资源描述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7.背影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踌躇( )( ) 颓唐( ) 蹒跚( )( ) 琐屑( ) 狼藉( )
2.填字组词
___不单行 触目伤 情 于中 不能自 变卖 质
3.填空。
①《背影》选自《 》,作者 ,是散文家、 、 、民主战士。21教育网
②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1·cn·jy·com
③《背影》的语言平淡、质朴,却极为感人,是因为 。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21·世纪*教育网
1.以上两个语段作者( ),字佩弦,( )代( )家、学者、民主战士。
2.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记叙要素。(2分)
①时间:____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_____ 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4、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5.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6、第二段中两个“聪明”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7.写出插叙文段中的语句。
8.“甚是仔细”“ 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9.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10.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
(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1.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 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
14.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二)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选段内容加个小标题。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 )
3.选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 )( )( )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这些既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又可以看出父亲的______________心情抑郁。
4.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
5.写父亲的语言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
(2)“进去吧,里边没人。” ( )
6.选文从人物的 、 、 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选段中“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2·1·c·n·j·y
7.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8.画浪线的句子的正确含义是( )
A、“我”怕被别人看见自己流泪而羞愧。 B、“我”怕父亲因为“我”流泪而伤心。
C、“我”为自己这么大了还流泪而惭愧。 D、“我”担心父亲笑我意志不坚强。
9.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
10.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11.在你的记忆宝库中,是否也留存着上文一样精彩瞬间?是否也有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父亲或其他)定格?请用你的笔告诉我们吧,那一定是很感动人心的。
7.背影
参考答案:
一、1.chóu chú tuí pán shān xiè jí
2.祸 怀 郁 已 典
3.①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 诗人 学者②四 车站送别 开头结尾各一处 文章开头写背影,点题并设悬念,中间两次实写是表现父亲爱儿子之深之切,结尾再想起背影,既照应了开头,又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①篇头点题,引起下文。②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③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④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③写得真切,蕴含着真情实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一)1、朱自清 现 散文2、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 ②南京 旅馆到车站 ③父亲 ④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3、[因为他爱子情深,别人去他不放心。]4、[与中心关系不大,故略写。]5、[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6、[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反语。表明作者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7、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8、甚:很 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仔细的程度。 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9、父亲还是不放心 父亲一片爱子深情10、(1)言行守旧,不合时宜(2)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11、[D ]12、对往事的自责,对父亲的思念。
13、[例一:会。因为年轻气盛,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 例二:不会。既然读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14、[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二)答案:1、买橘送别或车站送别2、pán shá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年老体衰,身体肥胖,腿脚不灵便 攀、缩、倾 父爱 老境颓唐4、第一次 :感动得流泪 ;第二次 :离别伤感的泪。5(1) [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2) [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6、[外貌(衣着)、行动、语言;外貌 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艰难时世的充满慈爱的父亲。(意对即可)]7、[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8、B9[前一次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给我买橘子,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深沉关爱,所以详细地写。后一次是写我留恋父亲,可简单地写写。]www.21-cn-
10、[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11、 [提示:描写一个小镜头,表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