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汽化和液化(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9559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汽化和液化(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一)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三十三中学 王玉红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三节。在整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中,本节内容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方面,汽化现象时六中物态变化现象中很重要的一种,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同时也是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另一方面,这节内容的学习,还能使学生对“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进一步巩固内化,这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体验中是很重要的。进一步巩固内化,这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体验中是很重要的。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鉴于本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和教学要求,我们一般把这节课分为两课时来处理,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汽化现象。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和蒸发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及蒸发的异同点 难点:沸腾及蒸发的异同点 四、教学手段 小玻璃片(两片)、棉花、酒精、滴管、温度计、铁架台、烧杯、纸片、酒精灯、多媒体及相关课件等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一) 只在液态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制冷 在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影响沸点的因素 汽化 吸热 物质由液态 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腾 蒸发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 明 引入 新课 1、在黑板上用酒精写上“液体”两个字,一会儿酒精不见了 提问: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2.请列举生活中于此类似的现象,归纳这些现象的共性之处。 观察思考 讨论 分析现象 列举现象 总结:都是由液 态变成气态 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课 知识 建构 一、汽化的定义 教师强调“物质”不是“物体”,以及“汽化”的写法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 (一)探究水的沸腾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介绍沸腾的概念。 2.探究水的沸腾 ◆课件展示三个问题: (1)水沸腾时都会发生哪些现象 (2)沸腾时水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实验中出现和问题 3. 分析与论证 (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温度,声音, 水中的气泡等) (2) 汇报实验数据和现象,绘制水的沸腾图像 (3)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可见,沸腾需要吸热. 4. 沸点知识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2)演示“纸锅烧水”的实验,并通过解释纸锅为什么不会被点燃,得出液体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的结论。 (3)展示其它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液态铁 2750 甲苯 111 液态氧 -183 液态铅 1740 水 100 液态氮 -196 水银 357 酒精 78 液态氢 -253 亚麻仁油 287 液态氨 -33.5 液态氦 -268.9 (二)蒸发 1.蒸发定义: 提问:刚上课时,黑板上酒精的消失是酒精沸腾了吗?如果不是,那么酒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猜测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2)验证猜想: 展示晾衣服的问题: “冬天晾衣服和夏天晾衣服哪个更容易干?” “衣服折起来和撑开来哪个干得快?” “衣服放在有风处和无风处哪个干的快?” (3) 结论: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3.蒸发过程吸热 提题:刚洗过澡,身上的水还没擦干时,为什么觉得很冷? 教师强调蒸发时水从自身吸热,水温下降,然后从周围环境吸热。 (三)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请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总结和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展示表格:   蒸 发 沸 腾 共同点 汽化现象 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现象 需要吸收热量 区别 液体表面 在任何温度下 缓慢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气流大小 表面和内部 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 剧烈 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液面上气压的大小 思考、讨论、总结汽化的定义 带着问题学生先独立设计探究实验,然后交流、完善方案,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数据 学生对收集到的证据相互交流,总结结论 学生根据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进行迁移,总结出沸点的定义 观察 思考 观察沸点表,体会影响沸点的因素及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出蒸发的位置及温度条件 学生自己猜测 并收集支持观点的现象 相互交流支持自己观点的现象,结合老师展示的晾衣服的问题,总结影响蒸发快快慢的三个因素 学生分析、交流、练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绘制表格 学生总结归纳完之后,对照老师给出的表格,完善整理表格 通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概念,可以对概念有更深刻的映像。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沸腾的特点。 通过演示实验,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生活经验,体会蒸发和沸腾的不同 让学生自己猜想假设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活动。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蒸发和沸腾两个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比,可以防止学生混淆二者的发生条件和特点。 课堂 训练 1、物质由 变 的现象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两种,即 和 。 2、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当水的温度为100℃时,水( ) A、一定沸腾 B、一定不沸腾 C、可能沸腾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⑴ ⑵ ⑶ _ 。 4、小明在游泳时发现,从水中出来时感到冷,风一吹更冷,这是因为从水中出来后,身体表面的水份在蒸发时要从身体上 ,因此比较冷。有风时,使水的蒸发 ,更快地从身体 ,因此感到更冷。 5、煮鸡蛋时,小明和小华分别把水加热沸腾后,小明继续用大火加热,小华改用小火加热并保持水的沸腾状态,请问谁先把鸡蛋煮熟?谁的做法较好些 7、请你列举出两个有实用价值的液体蒸发吸热的应用实例。(拓展探究) 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及时点拨 学生独立研做 小组交流 组间交流 展示 习题由易到难,依次考察了概念的掌握,知识点的应用,以及拓展探究。 课堂 小结 小结要求: 1. 知识层面的收获 2. 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使学生明确课堂上不仅仅是为了收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