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9037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河东小学:赵秀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有关连乘、连除、行程问题等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根据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灵活地解答多种知识相结合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解答综合应用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目标。 1、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 2、创设情境,多媒体呈现:说出下面每道题里的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1)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20米,3小时织布多少米? (2)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60米,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3)王叔叔从家到果园上班,每分行223米,12分到达。王叔叔家到果园大约多少米? (4)张老师4分839m,估算一下每分大约跑多少米? (5)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81箱桃,每箱能卖196元。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 (6)2011年我国水力发电平均每月可达517亿千瓦时,全年水力发电大约是多少亿千瓦时? 二、概括梳理,形成系统。 1.组织探究。 说说下列各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 (一)连乘问题:  1、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2、及时练习: 位师傅调试一批电脑,如果每人每天调试75台,那么11天刚好调试完。这批电脑有多少台? (二)连除问题: 1、洗衣机厂3个车间18天共生产972台洗衣机,平均每个车间每天生产多少台? 2、及时练习: 红星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共有960名学生,平均每个有班多少名学生? (三)行程问题: 3、 某市旅行社准备组团到北京旅游。他们收集了下面一些信息: 列车发车时间 6:00 列车到达时间 23:00 列车平均运行速度 108千米/时 该市至北京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学习探究 1. 认真审题,从图表中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2. 根据问题说一说本题的数量关系,思考解决本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独立列式解决。 4. 小组内交流方法。 5、课堂小结: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 从条件或问题入手,理清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检查验证。 三、灵活应用,拓展内化 1、学校图书室买来548本书,如果发给12个班,每班发多少本?还剩几本? 2、 张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还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3、小丹平常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是16分,家到学校960m,家到少年宫630m,现在是下午2时20分,照平常的速度,下午2时30分前能从家赶到少年宫吗? 四、课堂练习: 1. 兴隆果园上午运出西瓜120筐,每筐重25千克,下午运出800千克,全天运出西瓜多少千克? 2 . 甲乙两地相距432km,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时行驶96km,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在9时内能从甲地赶到乙地吗? 五、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什么样的解题方法你感觉比较熟练? 2、 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河东小学:赵秀艺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使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揭示课题,提出目标。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作铺垫;(2)概括梳理,形成系统。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提高。(3)强化练习,形成技能。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连除、行程、乘除问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4)灵活运用,拓展内化。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组织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5)回顾总结,体验价值。 [反思] 一、紧抓解题思路,培养解题能力 本节课虽是一节复习课,但是对于解题思路的叙述我一点都没有懈怠,依然不折不扣的狠抓不懈。教学中采用主要信息摘录法,随着学生叙述的解题思路,逐步出现关系图,可以让全班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哪两个信息是有关系的,并且明白有怎样的关系。不仅关注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说理,而且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引导全体学生去思考、感悟不同的方法,体会殊途同归的道理。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奠定基础,培养学生逐步学会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采用题组练习,加强横向联系 本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并非就题论题,而是加强了题组之间的比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同时因为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练习方式及教学思路与“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转换角度的反复训练中,凸现数量关系的分析。并且加强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运用互逆关系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到一些验算的方法,这一点也是这节练习课学生的收获。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让学生解决起来更有兴趣 ,更重要的是不但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更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新授行程问题的时候,尝试用新基础的理念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现在把实践后的反思和感受记录下来。 不足之处: 一、本来想让学生全面铺开,让学生自主建构,但是鉴于对学生知识准备的估计不足,还有课堂调节的方式不够完美,没有完全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集中体现在“收得快”上不能超越课堂,无行之中受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束缚,在课堂上不敢放大手脚,而没有真正的进行“开放教学”。 二、细节处理不到位。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部分讲解不够到位,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出现了个别的偏差, 三、教学思维的迁移不够。 说到教学效果,我们不得不关注教学思维的迁移,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生活.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基本上可以运用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有关公式、算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也存在少部分同学还停留在课本当中,这和我们的新课程理念是有一定的偏差的。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