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著阅读专题西游记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王堃一、教材分析目前语文书上节选了“美猴王”,也就是节选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一回。四大名著各自的主要元素是西游记的浪漫,红楼梦的世情,水浒传的忠义和三国演义的演义,时至今日影响深远,尤其在通俗文学上尤为显著,比如港台通俗武侠小说。也正因为影响深远,西游记被多次翻拍成话剧,戏剧,动画和影视作品,但无论多么优秀的次生作品,都对原著有所误读,无法完全还原原著的魅力。根据目前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领,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对于每一本名著,都应该是全文阅读,即完整而把握细节的读完一本书。西游记是一本小说,通过九九八十一难等一系类故事,把稍显扁平的人物形象
2、一一体现。分析人物形象对学生理解小说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另外,苏教版语文书的名著专题,强调了“推荐”和“阅读”两个要点。这意味着首先要良好的导读作为开端,长期阅读完成对整本书的阅读。把有限的课堂用来作名著的具体分析赏析,首先时间不够,其次对学生的思维局限很大。所以课堂上的导读就格外重要如何适当地为学生打开一扇门。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对西游记有各种渠道的了解,但完整阅读过的同学并不多。者带来了主要利弊各一:利在于对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利于以此为基础回归课文,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弊端在于因为日常接触过多和西游记相关的内容,且西游记的衍生非常繁多,容易给同学们带来错误印象,比如电视剧
3、中沙和尚武器是月牙铲,原著中其实是降魔宝杖,这样的认识误区比较多、比较细,难以完全指正和纠正。另外,同学们对小说要素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物形象也能大概评价,这有助于评价书中典型人物。同学们课堂积极性也不高,需要注意提问的难度以及最后阶段的总结升华,能让同学完全消化。三、教学目标1、对西游记进行全文阅读,了解书中各个情节的细节片段。2、明确书中主要的人物形象,甚至明白全书典型人物八十一难前后的性格特点的变化差异。四、教学重点1、经过导读,完成全文阅读。2、从朗读和赏析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3、通过对比阅读,明白随剧情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五、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明白随剧情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六、
4、主要教学工具多媒体展示PPT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我国自古以来,就和外国交流密切,比如西汉时期建立起来的“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至今日,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陆续施行。唐朝也有著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千古传唱的唐玄奘一路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西游记以其事迹为原型而著,并以此为基础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道理。1、根据手抄报内容和小说要素,回顾西游记,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简要概括一下西游记。2、以手抄报、课内外知识常识和教材为基础,首先回顾一下小说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师徒四人的来历,再说一说孙悟空几个称号的来历
5、明确:(1)孙悟空,吸收日月精华的通灵顽石,遇风吹而化为石猴,后来拜师菩提,学习七十二变、筋斗云等广大神通,又大闹天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2)唐僧,本来是如来坐下二弟子,名叫“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被贬下凡转世为人,大唐年间受到观音启发和皇帝嘱托,发下宏愿,去西天取经。(3)猪悟能,又叫做猪八戒,本是天庭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触犯天规,被贬下凡尘投胎时不慎坠入畜生道,故而形态似猪。(4)沙僧,法号悟净,是玉帝的卷帘大将,因打坏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下凡于流沙河中,吃了不少取经人。师徒四人皆受观音点化加入取经队伍。美猴王: 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有一老猴提出石猴名字不
6、好,改名“美猴王”,孙悟空开心的答应了。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此期间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弼马温:大闹东海龙宫,销毁生死簿 ,被天庭第一次招安时封的官职。齐天大圣:被封为弼马温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孙行者:唐僧所取的称呼,被唐僧揭去符咒,救出五行山。后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斗战胜佛:取经任务功德圆满后,被如来所封。3、接下来回答问题,并分别品读几段文字。(1)以孙悟空为例,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段落一: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
7、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得出人物分析:本领高强,有勇有谋段落二:哪吒三太子又近前奏道:“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了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即便休兵来投;若不是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 得出人物分析:本领高强,狂妄自大段落三:行者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趁早儿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轮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 得出人
8、物分析:嫉恶如仇段落四:大圣(对如来)道:我本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段落五:“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得出人物分析:狂妄自大段落六: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
9、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什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得出人物分析:性格暴躁,冲动易怒段落七: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浩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 得出人物分析:性格耿直,冲动易怒段落八: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
10、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得出人物分析:野性难驯,肆意妄为段落九:行者道:“不敢,倒是一个计较。”菩萨说:“你这计较怎说?”行者道:“这盘上刻那凌虚子制,想这道人就叫做凌虚子。菩萨,你要依我时,可就变做这个道人,我把这丹吃了一粒,变上一粒,略大些儿。菩萨你就捧了这个盘儿两颗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
11、那妖一口吞之,老孙便于中取事,他若不肯献出佛衣,老孙将他肚肠,就也织将一件出来。” 得出人物分析:聪明机灵总结以上九个段落(西游记前期)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段落十:三人急回来,果然没了师父,连行李白马一并无踪。慌得个八戒两头乱跑,沙僧前后跟寻,孙大圣亦心焦性燥。正寻觅处,只见那路旁边斜着半截儿缰绳。他一把拿起,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叫道:“师父啊!我去时辞别人和马,回来只见这些绳!”正是那见鞍思俊马,滴泪想亲人。 得出人物分析:师徒情深段落十一: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
12、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三藏闻言,急躬身反对行者施礼道:“徒弟啊,此论极妙,极妙!” 得出人物分析:处事合理恰当段落十二:行者道:“今行至天竺国界,有一外郡,名凤仙郡。彼处三年不雨,民甚艰苦,老孙欲祈雨拯救。”得出人物分析:善良慈悲段落十三:行者道:“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得出人物分析:行侠仗义,伸张正义段落十四: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
13、全不思凡间之食。二老苦劝,没奈何,略见他意。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也道:“够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得出人物分析:节制欲望(2)思考,是哪些事情促使孙悟空在心性上有了巨大转变? 分析和对比后得出结论:九九八十一难之前的孙悟空:优点:神通广大、个性张扬、除恶务尽、聪明机灵。缺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急躁冲动、野性难驯。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的孙悟空:缺点变为优点:谦虚谨慎、低调仁慈、人情世故、伸张正义、师徒情深、节制欲望(3)唐僧三个徒弟神通广大,西天取经本应速去速回,为何一去十四年有余?明确:唐僧发愿要用自己的
14、脚走到西天,以表赤诚向佛之心。取经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历尽艰难险阻 ,体现对经书的重视。(4)师徒四人到雷音寺后,取得经书、修成正果,却因为只经历了八十难尚缺一难,在菩萨安排下又在通天河补上一难。这样的剧情安排,是不是仅仅用于增加剧情?我们可以看出九九八十一难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不仅仅是增加剧情。九九八十一难有象征意味,体现着功德圆满,也就是完成了历练。(5)前后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出所谓“历练”的成果,是内心的成长。也就是九九八十一难的深刻含义所在:人生的真谛从过程中获得。过程饱有诸多磨难,经历饥饿、色相、金钱、魔障等重重考验。 最终大彻大悟。(6)品味: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
15、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明确:人性上升到了神性,精神的升华。(7)巧妙地安排:佛家有“开悟”一说,正是印证如此,所以当我们回到人物本身的名字上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名字的奥妙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悟空,悟能和悟净。4、总结和启发v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给读者时,会给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感悟。v 四大名著这样的文学著作,要读通读懂,非一日之功可成,不断精读细读,才能有进一步的收获。v 今天仅仅通过孙悟空前后形象的对比,就已经打开一片巨大的天地。优秀的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等待同学们不断研习,继续挖掘。今天这一课,只是为你打开一扇门。九、家庭作业:用课堂上前后对比的方式,分析师徒四人另外三人(任选一人)的形象并进行进行对比,看看那他们的成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