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563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江县清河乡中心小学校 雷东 13547066806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它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得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合各种资源,激发思维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也是思维活动持续下去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思维活动带来的快乐;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欲望,让全体学生享受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 1.巧设悬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享受到思维风暴带来的快感。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生一读课文便知道了这样一件事:巴迪写出了第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是糟糕透了。老师就可以设下如此悬念:为什么对于同样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会绝然相反呢?这就会激起孩子在课文中去收集信息,迅速地进行思维活动。而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又会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化,推进思维的纵深发展。 2.巧联实际。课文大多是写的别人生活中的事,如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如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理解“道德知识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时,就可以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大家肯定会有这样的经历:你看见朋友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玩具,有也很想买一个那样的玩具,但妈妈就是不给钱。一天,你拿着钱去给妈妈买生活用品,售货员阿姨多找了一些钱,多找的钱恰好可以买一个那样的玩具。请问你是否会把多找的钱还给售货员阿姨吗?为什么?由于此事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肯定会激起学生的思考与交流兴趣,提高思维活动的训练效果。 3.巧创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感人的故事,只有让学生走入这个故事孩子才能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思维能力,也是颇为枯燥的教学活动。如何提高此类思维活动趣味型呢?创设情境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就可以催人泪下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大灾难的悲痛场面,模仿人物撕心裂肺般哭喊来感受人物的心情。以此种方式将学生拉入到大地震的情景中,在情景中去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必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巧设辩论。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活动,在辩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如五年级上册,学生在学完了“我爱读书”这一组课文后,就可以设计一个辩论活动:开卷是否有益。 二、培养质疑习惯,提高思维深度。 疑问是思考的动力,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问的问题越好,对提高他的思维深度就越有帮助。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课题入手,交给质疑的方法。如笔者在教学《梅花魂》时,就引导学生这样质疑:梅花有魂吗?梅花的魂是什么?作者的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题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她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又能从《梅花魂》这篇课文中学到些什么呢?…… 2.推广到课文中的句子,培养质疑的习惯。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从中找到有思考与探索价值的问题。那在我们的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寻疑意识呢?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培养质疑的习惯。如在教学《梅花魂》这篇课文时,当学生读到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时: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就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为什么外祖父在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作者读唐诗宋词。作者那时还很小,能读懂吗?为什么作者读不懂,外祖父却还要教呢?…… 三、插上想象翅膀,拓展思维广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思维就很宽广。那如何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呢?以下几点可以供参考。 1.丰富学生的表象。想像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遥远,如大海、森林、战争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给学生想象造成了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想像力难以拓展。所以教师要尽量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丰富学生想象的素材。 2.训练学生的想象。如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你可以想一想未来的学校是怎样的?未来的医院时怎样的?未来的住宅是怎样的……为了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你还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自己心目中未来的学校:走进校园,看不到高大的教学楼,只见绿树丛中众多而有趣的体育设施,如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很多的多功能活动室……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丰富,思维的广度就会得到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