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平四篮球(八年级)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篮球活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学会与掌握学练的方式。
2、学生基本了解篮球运动基本技战术知识和简单竞赛规则,较熟练地掌握体前变方向换手运球动作,改进与提高运球、传球、投篮的基本技术动作,在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与安全意识。
3、通过学与练,了解和掌握篮球技术多种练习的方法,发展速度和灵敏性,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4、在篮球活动中逐步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内容
行进间传接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方向换手运球
学时
6
课时
教学
内容
课时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
关注点
1
复习行进间传接球
1、85%以上能熟练掌握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行进间传接球的动作,进一步体会行进间传接球动作的合理性对提高战术运用的重要性。
2、学习乐于练习,大胆尝试和运用基本技术,在群体中合作交流,在比赛中勇于展示。
3、发扬竞争合作精神和树立自尊自信的品质。
重点:跨步接
球、迈步传球、
手腕协调用力
难点:控制传接
的时机与传球
的准确性
1、在教师带领下自主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练习
3、根据学习能力和对技术掌握程度,学生组合进行拓展性分层练习
4、素质练习:运、传球接力比赛
5、总结与评价、布置作业
培养竞争合作精神和自尊自信的品质
2
行进间运球
1、学生能积极参与篮球活动,能复述行进间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球的落点与反弹高度等要点。
2、学生行进间运球时能控制好球的落地与反弹高度,能做到快速运球15米以上不丢球。
3、学生间能互相鼓励,进行协作练习,提高合作竞赛,增强集体荣誉感。
重点:控制球的落点与反弹高度
难点:跑动中对球的控制
1、快、慢速运球对比自主学练
2、在辅助线的帮助下,进行运球的强化练习
第一步:沿膝高线运球
第二步:沿肘高线运球
第三步:沿肩高线运球
3、行进间运球接力游戏
4、行进间运球四角接力游戏
培养骨干学生,培养合作与竞争精神
3
学习体前变方向换手运球
1、了解篮球变方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2、初步掌握变方向运球的练习方法,75%以上能做出跨步、转体、侧肩动作协调连贯的变方向运球动作,进一步提高控球能力。
3、通过学与练方式,发展协调、灵敏等素质。
4、培养自学自练、自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迅速跨
步、转身护球、
换手运球
难点:快速变向与换手运球的时机
1、篮球变向游戏活动
2、在教师指挥下进行集体模仿练习
3、学生分组自主练习:
A:走动中体前换手运球
B:慢跑中体前换手运球
C:跑动中绕障碍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D:挑战自我,攻防练习
4、集体纠错与提高练习
5、游戏接力比赛
6、反馈与评价
7、布置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4
复习变方向运球和传接球
1、通过情境教学,巩固所学技术,能够灵活运用变方向运球和传接球。
2、进行合作性与拓展性学习,提高变方向运球的能力,张扬个性。
3、积极参与,大胆运用技术,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检与喜悦。
重点:降低身体
重心、加快换手
运球的节奏
难点:变向的速
度与控制球的
能力
1、在教师带领下集体练习变方向运球和传接球练习
2、设置情景,分组自主练习:
A:变方向运球—传接球
B:传接球-变向运球-投篮
C:两人组合练习:运球、传接球、投篮练习
D:三对三教学比赛:运球、传球、投篮
3、小组交流与交换练习
4、观看小组比赛
5、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逐步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
5
综合练习和教学比赛
1、通过综合练习提高篮球基本动作灵活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促进体能发展。
2、通过分组分层次比赛,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
3、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尊重对手,服从裁判。
4、在教学比赛中了解篮球简单规则,学会欣赏篮球比赛。
重点:动作衔接
连惯、到位
难点:动作的准
确性与合理性
1、欣赏NBA比赛精彩画面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过的篮球技术进行综合性练习
3、设置练习层次,学生自由组合,灵活运用技术参加篮球比赛
4、了解裁判判决的简单手势与判决方法,遵守篮球规则
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力求让每位学生受益
6
体前变方向换手运球技评
1、充分展示运动能力,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学会与掌握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在愉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明白自身技术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重点:运球的节
奏、变向的动作
难点:变向运球
动作连惯、控制
运球的能力
1、学生对照考评标准进行自我预测
2、分组考评:同组观看,其他组自由练习
3、师生共同总结与评定:表扬与分析
4、布置作业:篮球个人锻炼方案或计划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教会学生掌握自我评价方式
单元评价内容
(一)、达标评价:
1、内容:运球15m×4。
2、标准:
(男生)A≤17″,17″<B≤22″,22″<C≤25″, D >25″
(女生)A≤21″,21″<B≤31″,31″<C≤35″, D >35″
3、方式:骨干学生协助教师考评
(二)技术评价:
1、内容:体前变方向换手运球(男生);运球与变向运球(女生)。
2、标准:
(男生)A:重心降低、转体探肩,换手变向后加速; B:中心降低,换手变向运球; C:换手变向运球; D绕过障碍物运球。
(女生)A:变向明显、变向换手运球; B能换手变向运球,15m×2往返运球不丢球; C连续运球15m;D连续运球5m。
3、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考评。
(三)过程评价:
1、内容:出勤、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进步幅度、合作精神等。
2、标准:略
3、方式:小组考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