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六合小学:赵国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系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用字母表数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里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有所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所以,作为本单元的开端,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的学生生活背景调查及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等,结合课标及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能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如:在扑克牌中的字母、师生的年龄等,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的习题,并且都是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教学过程大致有四个环节。
一是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用扑克牌中的字母表示数引出课题,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能体验探索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是层层递进,探索新知。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一)摆正方形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二)数列游戏(加减法),教师出示两个数列缺少的数用字母表示的,学生独立总结出字母可以表示不知道的数。(三)购物问题(乘除法),出示大米的单价,让学生当购物员买大米,再求总价,让学生又一次感知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三是巩固练习,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四是总结延伸,在新课总结后,介绍了用字母表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价值,体会数学创造的无穷力量。最后出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让学生感受用字母不但可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防止思维定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