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宁市第十五中学“2016年信息能力
提升工程”研修培总结
根据南教师培〔2016〕5号关于组织实施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的通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2014〕17号)和《关于印发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教师培〔2015〕3号)要求,自9月15日至11月15日,我校积极组织开展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工作,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筹备,制定培训目标:
本次研修培训要求高中部全体在职在编的教师和初中部尚未参加过“提升工程”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高。所以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前,负责人联系好各部门领导讨论,定下研修目标如下:
1.促进本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中学教师网络研修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网络平台,让教师学会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教师网络研修的模式与路径。
3.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打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自身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领导重视,建立领导组织机构:
为落实教育局培训任务的要求,落实培训任务和目标,有效组织我校老师参加研修培训。梁华山校长亲自指定何英副校长担任学校培训管理员,郑兴武书记负责工作监督,韦德良副主任负责宣传和工作开展一切事宜,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决定建立本次领导机构如下:
组长:梁华山(校长)
副组长:郑兴武(书记)
直接负责人(学校培训管理员):何英(副校长)
执行管理员:韦德良(科研副主任)
三、 克服困难,落实研修计划
因本次我校参加培训研修的人员达到98人之多,涉及到各个科目、各个年龄段、各个其他任务负责人等,再加上学校“教育均衡检查”工作、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教师上课等本职工作,可以说培训工作开展面临困难重重,时间又紧迫。有一部分老师就曾经公开抵制培训,认为这是一项无意义的付出。因此,学校特别召开两次全校教师会议,由梁华山校长主持,韦德良副主任宣讲解释培训的重要意义。过后,何英副校长又积极做了这些老师的思想工作,最终,所有老师都参加了培训研修。
组织工作重重困难,老师要完成本职工作等重重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最后,全体参训老师网上研修成绩都达到了合格以上,这是学校领导的组织能力体现,也是我校全体教师良好态度和观念的体现。
四、 任重道远,坚持学习
本次“提升工程”的培训,我校有一部分老师曾经提出要求网上培训时间延长,并不是因为他们担心时间不够无法完成培训任务,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收获了知识,有的老师已经运用到实践当中。韦德良副主任也将此意见向技术平台反映过,可惜平台没有反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后网培也许可以考虑一下:一是,任务内容不要太多,时间要充分;二是,对于教育教学实用的技术也深入讲解越好;三是,对于考核部分可以不那么多任务目标,因为老师他辛苦了。这些意见是综合了我校大部分老师的意见,仅希望相关部门参考。
总之,“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不是停留在宣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给所有职业者不断学习的任务,我校所有老师也将继续努力,在不断学习中完成自己光辉的职责。
南宁市第十五中学研修领导小组
2016年9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