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案
盖中四中 张连赏
课 题
《陋室铭》
课型
讲读课
总课时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
3、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4、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方法点拨 导学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
2、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当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生齐备这首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陋室铭》 。
二、新课讲授: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检测: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 。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 案牍( )
3、诵读,展示自我:
朗读指导 :
(1)、铭是韵文,韵脚要读的清晰响亮。
(2)、前四句读后要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有点美感。
(4)、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美景,虚写的文 字应读的轻一点,才有韵味。
(5)、“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 /不 在 高, 有 仙/ 则 名。
水 /不 在深, 有 龙/ 则 灵。
斯 是/ 陋室, 惟 吾/德 馨。
苔 痕/上阶/绿, 草 色/入帘/青。
谈 笑/有/鸿儒, 往 来/无/白丁。
可 以/调/素琴, 阅 /金 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4、自学课文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 》 :
解释红色的字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5、翻译句子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疏通文意(看谁翻译的更好)
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四人一小组互译课文,翻译时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用法。遇到疑难,组内解决
不了,做好标记,讨论结束后在班级内提出疑问。
问题引导写再学习:
1、 作者如何引出陋室的?
2、 陋室,陋室,真的陋吗?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
3、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5、 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6、 主题思想
课堂小结:
陋 室 铭(文体)
刘禹锡(唐,梦得)
自然环境优美
斯是陋室,唯吾德 来往人物不俗 何陋之有
生活情趣高雅
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类比 托物言志 类比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导学案的中考链接试题
附:《导学案》
《陋室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目标1和2
难点:学习目标3 并体会本文语言优美,音调铿锵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
1、释题并简介作者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 案牍( )
3、 自学课文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译课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
A、 理解加点词词义
(1) 有龙则灵 (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
(4) 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
4、 翻译句子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思考、交流、提升。
1、 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4、 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 “托物言志”的写法的?
三、过关检测:
1、用文中原句填空。
(1)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
(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自然的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
中考链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选文的作者是( )代 ( ) 。(2分)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4.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