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
——《西游记》教学设计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小吕寨中学 王豪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语言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的解读、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指导学生精读作品,即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培养学生深读名著的思考意识,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分析:
这是河大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名著推荐阅读篇目,《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电视上也演过好几个版本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在熟悉名著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理解名著,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设计理念:
名著导读课关键就在老师的“导”,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在“导”上做文章,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师只起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并终生受益。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以以重要人物的解读和片段的赏析带动学生对整部小说的阅读;通过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对《西游记》应该非常熟悉。可是他们大多只是对人物基本了解,对故事情节大体熟悉,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等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什么?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二、阅读展示:
竞赛西游知多少
1、唐僧前世是( A )
A、金蝉佛师 B、唐玄奘 C、乌巢禅师
2、沙僧的法名是( C )
A、悟能 B、悟空 C、悟净
3、在《西游记》第一集《惊天地美猴王中》孙悟空是从哪里出生的?( A )
A、仙石 B、花果山 C、炼丹炉
4、唐僧在刚收收孙悟空为徒弟时,送他了什么礼物? ( A )
A、鞋和裤子 B、虎皮衣 C、金箍圈
5、真假孙悟空中假的是什么猴? ( A )
A、六耳猕猴 B、石猴 C、猿猴
6、在无底洞中他们发现了哪两个人的牌位?( B )
A、二郎神和玉帝B、哪咤和李靖C、如来佛和观音
7、孙悟空被封为( B )
A、净坛使者 B、斗战胜佛 C、金身罗汉
8、如来佛有真经多少部?( A )
A、三十五部 B、三十六部 C、三十部
9、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C )
A、唐僧 B、如来 C、菩提祖师
10、唐僧在哪收了猪八戒?( A )
A、高老庄 B、流沙河 C、五行山
11、请问天竺国的假公主是由什么精变的? ( B )
A、蜘蛛精 B、玉兔精 C、蝎子精
12、唐僧原名( A )
A、陈玄奘 B、唐玄奘 C、唐太宗
13、孙悟空被压在哪?( A )
A、五行山 B、五指山 C、无影洞
14、西游记里唐僧和猪八戒喝了女儿国什么河的水怀孕的?( A )
A、子母河 B、母子河 C、西凉河
15、《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第一个变的是什么人?( C )
A 、 老婆婆 B、老公公 C、村姑
16、 盘丝洞里面有多少只蜘蛛精? ( C )
A、九只 B、五只 C、七只
三、整体感知,大话西游:
1、关于作者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3、关于人物
⑴、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
⑵、大大小小的妖精你能说出几个?
4、你认为《西游记》中的哪些情节好呢?
附情节名称:美猴王出世、龙宫寻宝、大闹天宫、大战二郎神、如来镇悟空、悟空拜师、 聚合取经队、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 、黑松林遇妖、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大战黄袍怪、猪八戒巡山、 莲花洞降妖、比丘国救小孩、计盗紫金铃、火云洞斗妖、收服红孩儿、乌鸡国除害、 八戒哭师父、车迟国斗法、收服青牛怪、女儿国奇遇、真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大战牛魔王、捉拿金鱼精、大战黄眉怪、 碧波潭夺宝、 狮驼洞降魔、盘丝洞斗妖、三探无底洞、天竺国收徒、大闹玄英洞、西天见佛祖、取经回大唐。
四、探究人物,深度解读人物
1、我的最爱——人物形象大家谈
《西游记》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2、根据情节具体分析四位师徒形象。
唐僧:
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跟斗跌下白马。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形象: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
孙悟空: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形象:理想英雄:敢于斗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积极乐观
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猪八戒: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
猪八戒气不忿,在旁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 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得念咒哩。”
形象:本性憨厚纯朴,呆得可爱;能吃苦,关键时刻能发挥重大作用。
好吃懒做,迷恋女色,使乖弄巧,搬弄是非,贪图安逸,好占便宜。
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
沙和尚: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较起来,第三位徒弟沙和尚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那么在整个故事上如果没有了沙和尚行不行?
明确:不行,因为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就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了他,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了。所以沙和尚是不能缺少的一位人物。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形象:恩怨分明,坚持原则;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不善言辞 缺乏个性。
道德的典范,是粘合剂,调和剂。
四、感悟人生
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1、个人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2、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五、主题
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 ;
修心,故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妖魔鬼怪,其实也就是人类各种欲念的化身。贪婪、懒惰、软弱、甚至愚昧,其实都是人类一直需要修正的一些特质。 3、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1、放飞想象: 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孙悟空他有时管不住自己,一会儿不知跑哪儿去了!
2、生活链接
唐僧师徒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在我们生命的日子里,其实也是一样,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无舟之渡,无桥之岸,那么,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磨难”呢?
七、布置作业
从下列话题中选一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阅读体会 。
(1)如何看待孙悟空的本领大小?
(2)孙悟空很具有战斗性,为什么要对师傅唐僧俯首帖耳?
(3)唐僧为什么要历尽千难万险到西天取经?
(4)你如何看待猪八戒?
(5)师徒四人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
八、内容小结
《西游记》的内涵非常的丰富,需要我们同学在课后去认真阅读、仔细揣摩。
让我们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愉快之旅,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解读中。
附板书:
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
——《西游记》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 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