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概念及意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9618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概念及意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概念及意义》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八年级数学《分式的概念及意义》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2.学情分析 通过对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 (2)难点: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识别方法,并能熟练解决有关问题。 (2)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方法 本着“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这一理念,本节课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的双边活动。”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设置了以下五个环节。 1.设问激疑,以旧探新,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活动一:教师先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分数。 (1)一段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则每份长是多少? (2)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7小时,从甲地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活动二: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看以下两个问题。 (1)一段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份,则每份长是多少?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总结:学生通过运算、比较,可以发现、是一种新的代数式。教师介绍这种新的代数式,我们称它为“分式”,从而引出课题“分式的意义”。 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联想,给出分式的概念。即 如果A,B都是整式,可以把“A÷B”表示成“”的形式。当B中含有字母时,把叫做分式。 (这样的安排可以刺激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能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的旧知识,将新知识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以组织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学到了新的知识。通过比较概括,是新旧知识相联系,通过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对分式的概念先有一个粗略的总体认识,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对反映新知识内容的文字、符号先有一个表层的认识。) 2.观察感知,启发引导,指导运用,巩固概念 活动一:在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以后,教师通过“要分数有意义,只要使分母不为零”让学生很自然得过渡到“要分式有意义,也只要使分母不为零”的思想。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给出: 例:当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学生根据之前的结论,得出只要分母,即时,这个分式有意义。 活动二:教师顺水推舟,再给出以下分式,让学生讨论,这时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1); (2); (3); (4) 活动三:讲到这里,教师又乘胜追击,问学生: 例:那么以上各分式,当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那么我们说只要分母为零时,这个分式就无意义。请学生给出每一题的正确结论。 总结:分式有意义,只要使分母不为零;分式无意义,只要使分母为零。 3、变式训练,讨论辨析,揭示内涵,深化概念 在掌握了如何求当未知数取什么值时,分式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以后,教师将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讲思维又将象每个跳动的音符一样活跃起来了。 活动:教师问学生:“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质方面还是肤浅的,很多学生只会考虑满足分子为零即可,所以教师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这时就有考虑问题较周到的学生通过(3)(4)两个题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找出了症结。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得对症下药,指出“分式的值为零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 总结: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4.反思小结,自主评价,培养能力,激励奋进 一节课已进入尾声,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有哪些?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归纳小结: (1)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概念:如果A,B都是整式,可以把“A÷B”表示成“”的形式。当B中含有字母时,把叫做分式 (3) 分式有意义,只要使分母不为零;分式无意义,只要使分母为零 (4)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5.分层作业 五.评价分析 1.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新的信息对学生来讲基本上是陌生的,零碎的和彼此孤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现、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就是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利用旧知探索新知,逐步深入,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将学生带入发现概念的最近发展区。 2.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误认为由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后,对新知识的理解就已经到位了,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旧知识间的深层联系和实质区别,去揭示这种内在的或隐藏的联系与区别,纠正其对概念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的理解,在头脑中获得新的痕迹。 3.小结部分通过师生共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建立逻辑性的稳固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体现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实施、调整等方面,从整体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梳理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评价自己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闪烁出的思维火花,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