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858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敦煌市第二中学 周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瞭望、未餍、饕餮”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余光中,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 3.揣摩和理解诗歌中独特的意象。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交流探讨理解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如此珍贵,有谁会期盼死亡?可是生命之花总有凋谢的一天,试问,当你死时,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二、作家作品 (一)作家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 (二)代表作品 亲情诗 《珍珠项链》 《母难日》 爱情诗 《等你,在雨中》 还乡诗 《浪子回头》 咏人诗 《寻李白》 咏物诗 《白玉苦瓜》 感怀诗 《五陵少年》 怀乡诗 《乡愁》 《当我死时》 (三)写作背景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三、朗读品味 1. 学生齐读 2. 教师正音,配乐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学生代表读 5. 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爱国) 四、走进诗歌 (一)欣赏意象 1. 长江与黄河 (这里指的是祖国。) 2. 安魂曲 (安魂曲指的是长江、黄河的涛声。然而原本恐怖的死亡,在作者眼里却像睡觉一样,原本嘈杂的声响,在作者耳中却如安魂曲一样。可见对祖国爱之深,思之切。) 3. 床 (最纵容最宽阔的床。纵容是动词作形容词,宽阔是形容词,换句话说就是极其自由、舒坦,只有自己家里的床才能有这样的舒适,能消除路途劳顿满身疲惫。“最纵容最宽阔”写出了“我”梦想中的祖国母亲怀抱的安宁、温馨与宽容,呼应了第三句。) (二)品味语言 v 要求:同桌合作,共同品析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发挥各自朗读或赏析特长,一名同学朗读诗句,另一名同学赏析,其他同学补充。 1.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母亲——慈爱、仁爱、温柔) (“睡整张大陆”,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生前无法满足的情感,愿死后能加倍地补偿。) 2.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启下,引出游子早年漂泊异乡,望穿秋水,不得回归的痛苦的幻想。) 3.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4.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五、作品链接 (一)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六、作业:同学们,假如这位隔海峡翘首以望大陆的老人来到你面前,作为大陆的一员,想对他说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