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6.1加权平均数教学设计
砚山县民族中学:范云娥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权平均数意义,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
2.会根据不同的权重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权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及计算.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学习方法: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问题1: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我校青年学生风貌,校团委决定将举办“元旦”文艺汇演,我校将选拔一名晚会的主持人,将从仪表形象和语言能力两方面进行选拔,择优录取,有意者请速到校团委报名.
校团委
最后有两位学生表现都很优秀,谁能被录用?
仪表形象
语言能力
小红
90分
80分
小丽
80分
90分
试一试:教师要求学生模仿上题计算下面问题:小青在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第1次测验得89分,第二次测验得78分,第3次测验得85分,期中考试得90分,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图所显示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的权重,那么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多少分?
二、新课
1、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由不同的职位需求导致的两项成绩的不同重要性,引入“权”的概念,导入课题.
2、例题探索
问题2:某公司对应聘者A、B、C进行面试,并按三个方面给应聘者打分,最后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你是公司总裁,你会录用哪一个应聘者?
三位应聘者的面试成绩
满分
A
B
C
专业知识
20
14
18
17
工作经验
20
18
16
16
仪表形象
20
12
11
14
(1)如果公司录用A,三个方面的权重如何设置? 合理吗?请计算说明.
(2)如果公司录用B,三个方面的权重如何设置? 合理吗?请计算说明.
(3)如果公司录用C,三个方面的权重如何设置? 合理吗?请计算说明.
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权”这个概念的?
2、如何计算加权平均数?
3、你能说一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吗?
归纳: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而,在计算这组数据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 ”.
三、加权平均数:若X1、X2、…Xn这n个数据的权分别是f1、f2、…fn,
则 = .
其中f1、f2、fk…、叫做权.“权”含有所占分量轻重之意,fk越大,表明xk这个数据越多,“权重”就越重.
四、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1)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如公务员考试等单位的招聘、学校的卫生、纪律等检查、先进集体、个人的评比等等)
(2)国民幸福指数等
五、小结
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课本141页 习题6.2第5、6题及本节的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加权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3、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