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头中心校
课堂改革阶段工作小结
在县局的统一指导下,我中心校的4-6年级于本学期全部进入导学案课改之中。历经暑假以来校长及教师等40余人次的县级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以及全体课改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现就我们的一些做法及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我们的认识
学案简言之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其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即以学案为载体,针对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最后巩固训练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二、我们的做法
1、“闭门造车不如外出取经”
我校教师年龄偏大,缺少教育教学理论支撑,在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初级阶段,仅仅靠关起门来校本教研不会有多大的收益,既然是“模仿”,不如走出去。所以课改伊始,我校就组织课改年级教师到长子“东方红小学”实地参加听课、观课、议课活动以及经验交流。回来后又趁热打铁,安排青年教师杨彦讲了一节语文课《桂花雨》,组织教师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参与教师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长子参观取经表示受益匪浅。在这次听课评课活动中,我校还对我校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个定位“课前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四环节)。”
2、购置硬件保障课改
我中心校在开学之初,就为每一位任课教师配备了8G的U盘,用来下载资料和备导学案之需。国庆长假过后,又根据教师的提议购置了数码多功能复印机及相应设备,基本上能买足我校课堂改革的需要。
3、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我们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才会有“公平”的感觉,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4、编写优质高效学案
学案的编写是实施学案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内容,以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般地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几个部分。学习过程按照“课前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四环节设计。
5、科学使用学案教学
第一学案教学并不否定传统教学的优秀成果。课堂依然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拔,但何时、何处、何知识点要点,分寸不当,就会流于形式,甚至功亏一篑。第二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讲解评析。同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成就感。在问题讨论圆满解决的前提下或在问题讨论时暴露出的新问题,是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讲解不在多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功夫,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第三练习巩固。基础训练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整体回答完成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基础训练的情况进行交流,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评判。然后进行能力训练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疑难问题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第四反思小结。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学案。
6、以活动推课改
结合我校的校本研训活动,课改年级教师,每人一节公开课。课前认真准备,课后深入剖析,既活跃了学校的教研气氛,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三、我们的成绩
在有选择地借鉴了部分兄弟学校的做法后,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临摹实践,然后着手导学案的听评课活动。从听课情况来看,四年级的两位教师赵保平和杨燕芬表现较好,整个环节基本上能达到导学案的要求。听课结束后,我们分两次进行了探讨,教师普遍反映,课改的好坏,及学生进入角色的快慢,一是取决于学生的基础,二是在于教师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平头完小来说,四年级共有10个学生,普遍基础还可以,其中还有两个学生性格开朗,好动好说,这为教师实施导学案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张开嘴、动起手’奠定了基础。其次加以教师的合理引导,还是能收到课改的效果。
四、我们的困惑
结合我校这一学期的摸索,比照长子东方红学校的经验做法,我们感觉在以下方面存在困惑。
困惑一、我们的小组活动,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的有多少,如何让学困生不掉队,是老师深为担忧的问题。
困惑二、教学效果不好评价。我校地处偏僻,近年来学生外流的占到一半以上,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尽管我们在实施课改时,要求教师彻底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课改,但仍然有很多不解。我校要求教师按照“课前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四个环节进行备课教学。而大多数教师只是网上下载学案,简单套入模式,在备课上无法进行评价。“有比较才有鉴别”。本来我校的规模就小,从实施课改以来,更是缺少了可比性,课改的优略更无从评价。
困惑三、本学期配备的教辅“两学两导、高效课堂”用现成的好不好,会不会把课改当成做作业。
困惑四、实施导学案教学,教师该如何驾驭课堂,时间又该如何分配,才能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困惑五、导学案的实施,有很大一部分的作业放在了课前,那么对于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老师应该怎样安排自学的时间和方式呢?
五、我们的方向。
正如县局领导的讲话,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课改,我们就要进一步地结合我校实际,以“课前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四环节)”为我校课改尝试模式,在县局的正确指导下,大刀阔斧,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努力改写我校教育的新篇章。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