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房屋建筑学复习大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4134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复习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房屋建筑学复习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 1.、建筑分类 (1)使用性质:民用建筑: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分为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和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两类 (2)按主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①木结构建筑②砖木结构建筑③砖混结构建筑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⑤钢结构建筑 (3)按结构形式:①砌体结构建筑②框架结构建筑③特种结构建筑 (4)按建筑层数: 对于公共建筑: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低于24m为单层或多层建筑。 对于居住建筑: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10—12层称为小高层)。高度超过100m均为超高层建筑。 2、建筑的等级 主要从耐久性能、耐火性能、使用重要性: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一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建筑设计的程序和设计阶段(了解:P13-15) 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物的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为M=100mm,同时还采用分模数和扩大模数。 建筑的组成: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 第三章 1、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按使用功能可以归纳为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通过交通联系的部分将主要使用空间和辅助使用空间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2、民用建筑房间只设一个门的条件:当室内人数少于50人、房间面积不大于60m²时,可以只设一个门。 3、建筑组合的方式: 平面组合:(1)走廊式组合(通过走廊联系各使用房间的组合方式,特点是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 (2)单元式组合(以竖向交通联系各使用房间,特点是功能分区明确、单元之间相对独立、组合布局灵活。) (3)套间式组合(将各使用房间相互串联贯通,以保证建筑物中各使用部分的连续性的组合方式。特点是交通部分和使用部分结合起来设计、平面紧凑、面积使用率高。) (4)大厅式组合(常以大厅为主,辅以其他辅助房间。) 空间组合:(1)高层加裙房(2)错层(3)跃层 4、房间的净高和层高: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5、房间窗高与进深的关系:单面采光的房间,通常窗高大于进深的一半,双面采光的房间窗高大于进深的1/4. 6、民用建筑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楼层面积不超过200m²并且楼层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以只布置一个疏散楼梯。 7、交通联系空间按位置分由哪三部分所组成,每部分又包括哪些内容? (1)水平交通空间(走道) (2)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3)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8、走道宽度应如何确定? 走道必须满足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的要求。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除了按交通要求设计外,还要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过道中通过人数的多少决定。(住宅过道考虑搬运家具,最小宽度应为1100-1200mm) 第四章 1、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 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1、 构件的标注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或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如开间、柱距、进深、跨度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建筑设备的定位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是构件的称谓尺寸。 (2)构造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撑长度。 (3)实际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成的尺寸,实际尺寸与标志尺寸之间的差数(即误差)必须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与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1)影响因素:①荷载因素的影响②环境因素的影响③技术因素的影响④建筑标准的影响 (2)构造设计原则①坚固实用②技术先进③经济合理④美观大方。 第五章 1、.何谓基础的埋深?其确定原则是什么? 基础的埋深是指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确定原则如下: (1) 建筑的特点:高层建筑一般有地下室,地基打桩处理,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高度的1/15左右,而多层建筑则要考虑地基土的情况、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2) 地基土的好坏:土质好而承载力高的土层可以浅埋,土质差而承载力低的土层应该深埋。一般应尽可能浅埋,但通常不浅于500mm。 (3) 地下水位的影响:一般应将 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亦将基础埋置在最低地下水一下不少于200mm的深度,同时考虑施工时基坑的排水和坑壁支护等因素。 (4) 冻结深度的影响:一般应将基础的灰土垫层部分放在冻结深度一下不小于200mm处。 (5) 相邻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2、基础的主要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砖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3、 什么是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1) 刚性基础:(刚性角度)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无筋扩展基础) 2)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扩展基础) 4、 怎样确定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会直接侵入地下室。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只受到土层中潮气的影响时,一般只做防潮处理。 当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水不仅可以侵入地下室,而且地下室外墙和底板还分别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和浮力作用,这时必须采取防水处理。 第六章 1、标准砖的尺寸,砌体厚度和砖长的关系 标准砖尺寸:240mm×115mm×53mm. 2、.绘制建筑墙体大样 3、砖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式: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横纵墙)承重体系、局部框架承重体系。 4、过梁:表示放在门、窗或预留洞口等等洞口上有一根横梁,称作“过梁”。 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钢过梁、木过梁等。 5、墙体加固的方法:壁柱(墙墩、扶壁)、门垛、构造柱、圈梁等做法。 6、何谓变形缝?有哪三种形式?有何区别? 当房屋受到温度变化及相邻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引起的相互碰撞等不利的外界因素影响时,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变形、开裂等破坏,为避免房屋遭到这样的破坏,常把房屋人为地分成几个独立单元,保证它们各自变形时互不干扰,这些单元之间的缝隙就是变形缝。 三种形式:(1)温度伸缩缝:(热胀冷缩)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地基不必断开。宽度一般为20-30mm。 (2)沉降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屋顶、楼板、墙体以及基础必须全部断开。宽度一般为30-70mm。 (3)抗震缝:基础可断可不断。宽度一般为50-70mm。 7、墙面装修的作用和基本类型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保护墙体免受外界影响,保护结构、改善墙体热工性能。 按位置不同分为内墙面和外墙面装修。外墙面装修按材料和做法分为抹灰类、涂料类、贴面类、板材类等;内墙面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等。 第七章 1、楼板层和地面层的组成 楼板层:由面层、楼板(结构层)、顶棚三部分组成。 地面层;由面层、结构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铺设层等)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 ①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板②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③钢筋混凝土密肋(搁栅、小梁)楼板④梁、板式(肋梁)楼板⑤井式楼板 3、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搁置长度 分为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三种。 (1) 平板式:宽度有400mm、500mm、600mm、800mm几种形式。跨度即为板的长度,较小,在1500-2000mm范围内,厚度通常不小于60mm。 (2) 槽形板:板宽大于等于400mm,板高120-300mm,:跨度3-7.2米,板厚30-35。 (3) 空心板:板宽分别有400mm、500mm、600mm、800mm等尺寸,跨度可达到6.0m、6.6m、7.2m等,板的厚度等于板跨的1/20-1/25,且依砖厚。 3、 叠合楼板: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叠合而成的整体装配式楼板。跨度一般为4-6m,经济跨宽为5.4m,最大可达9m;预应力薄板的厚度通常为60-70mm,板宽1.1-1.8m,板间留缝10-20mm。两种形式:(1)表面刻槽:槽直径50mm,深20mm,间距150mm;(2)板面上留出三角形结合钢筋 4、 钢衬板组合楼板:利用凹凸相间的压型薄钢板做衬板与现浇混泥土浇筑在一起支承在钢梁上构成整体型楼板。又称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5、 地面装修的基本类型:①整体地面(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②块料地面(砖石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陶瓷地砖、陶瓷锦砖)③人造软质地面(塑料地面、橡胶地面、涂料地面和涂布地面)④木地面(粘贴实铺地面、空架木地板) 第八章 1、楼梯的组成: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扶手栏杆三部分组成。 2、楼梯尺度(包括踏步尺寸、栏杆尺度、扶手高度、梯段与平台宽度、净空高度等) (1)踏步尺寸:一般情况下,踏步高度在140-175mm之间,较适宜的踏步宽度在300mm左右,不应窄于260mm。 (2)扶手尺寸:(从踏步前缘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栏杆扶手高度不宜小于900mm,室外楼梯扶手高度(消防楼梯)应不小于1100mm。幼儿园等建筑需要在500-600mm的高度再增设一道扶手。 (3)梯段与平台宽度 梯段尺度指梯宽和梯长。每股人流通常按550mm+(0-150)mm的宽度考虑,双人通行时为1000-1200mm。 平台宽度: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梯宽,保证同股人流正常通行;楼层平台一般比中间平台更宽一些,以便于人流分配与停留。 (4) 净空高度:包括梯段部位和平台部位,其中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平台中部的净高应不小于2000mm。 (5) 梯井:宽度在60-200mm范围为宜,供儿童使用时不应大于120mm。 3、踏步面层做法:应便于行走、耐磨、美观、防滑和易清洁。其做法与楼地面层装修基本相同。在踏步上设置防滑条的目的在于避免行人滑倒,并起到保护踏步阳角的作用。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马赛克及带防滑条缸砖等。 4、会设计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 第九章 1、平屋顶的排水坡度及找坡方法:屋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坡度通常<5%的称为平屋顶。找坡方法:材料找坡(屋顶结构层的屋顶板水平搁置,利用轻质材料垫置坡度,因而又叫垫置坡度。最薄不小于30mm,适宜坡度2%)、结构找坡(将屋顶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顶梁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因而又叫搁置坡度。跨度大于9m,坡度不小于3%) 2、绘制挑檐沟外排水及女儿墙外排水的檐口大样(P201-202) 3、什么是刚性防水屋面?什么是柔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利用刚性防水材料,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来防水的一种屋顶。(优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和维修较为方便;缺点:对温度和结构变形较为敏感,对屋顶基层变形的适应性较差,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容易产生裂缝而渗漏水。) 柔性防水屋面:在建筑物屋面上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离层的一种屋面。(优点:能适应温度、振动、不均匀沉降等变化,整体性好,不易渗漏;缺点:施工操作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 4、什么是泛水:指屋顶上沿所有垂直面所设的防水构造。 5、 绘制等高(不上人)屋面变形缝的构造(P211) 6、屋顶的保温层设置的位置: (1)保温层设在防水层的上面 (2)保温层与结构层融为一体 (3)保温层设在防水层的下面 7、屋顶隔热的目的?采用的隔热方法有哪些? 目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热量对屋顶表面的直接作用。 方法:反射隔热降温屋顶、间层通风隔热降温屋顶、蓄水隔热降温屋顶、种植隔热降温屋顶。 第十一章 1、门与窗在建筑中的作用:门的作用主要是交通联系,并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窗主要起采光兼有通风的作用。它们均属于建筑的围护构件。同时门窗的形状、尺度、排列组合以及材料,对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立面效果影响很大。门窗还应有一定的保温、隔声、防雨、防火、防风沙等能力。 1、 门的基本尺寸(指门洞的高度、宽度) 门的高度:一般民用建筑门洞的高度不宜小于2100mm。如设有亮子,亮子的高度一般为300-600mm,门洞的高度则为门扇高加亮子高,再加门框与墙间的构造缝隙尺寸,即门洞高度一般为2400-3000mm。公共建筑的大门可根据美观需求适当提高。 门的宽度:(门扇的宽度+两侧门框的构造+构造缝隙尺寸)单扇门为700-1000mm,双扇门为1200-1800mm。宽度在2100mm以上时,可设三扇门、四扇门或双扇带固定扇的门。次要门的宽度可窄些,一般为700-800mm(卫生间为700-750mm)。 2、 窗的类型及开启方式 (1) 根据材料不同:木窗、钢窗、铝合金窗及塑钢窗 (2) 根据开启方式不同:平开窗、悬窗(上、中、下)、立转窗、推拉窗(水平、垂直)、固定窗。 3、 木窗框与墙体的构造处理:窗框与窗体间应严密塞实,以满足防风、挡雨、保温、隔声等要求。一般情况下,洞口边缘可采用平口,用砂浆或油膏嵌缝。为保证嵌缝牢度,在窗框外侧开槽,俗称背槽,并做防腐处理嵌灰口。为提高防风保温性能,可在窗框侧面做贴脸或做进一步改进,设置筒子板和贴脸。另一种构造措施是在洞口侧边做错口,缝内填弹性密闭材料,以增强密闭效果,但是增加了建筑构造的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