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绿乔木
1. 沙冷杉(沙松) Abies holophylla Maxim.
科属 松科 冷杉属
形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淡褐色,不开裂,老则浅纵裂,灰褐色或暗褐色;枝条平展,树冠广塔形。叶线形,扁平,长2—4厘米,宽1.5—2.5毫米,先端锐尖或渐尖。球果圆柱形,长6—14厘米,径3.5—4厘米,近无梗,成熟时淡黄褐色或淡褐色;种子倒三角形,长8—9毫米。花期4—5月;种子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宁安、东宁一带;吉林(长白山区)、辽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习性 半阴性树种,耐阴性强,喜侧方蔽阴,但在全光下也能生长发育良好;浅根性;较耐寒;抗病虫害及抗污染力强;不耐高温及干燥环境,喜土层较厚而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仅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山地,生于河谷或河岸平坦地上,常单株散生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内。
用途 宜列植或片植,可在建筑物背侧及其它林冠庇荫下载植。在公园和庭院里可培植成树丛或孤植。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一年生枝无毛;叶先端锐尖或渐尖…………………………………………沙冷杉 A.holophylla
1. 一年生枝密被淡褐色短柔毛;叶先端有凹缺或两裂………………………臭冷杉 A.nephrolepis
2. 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Nakai
科属 松科 云杉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裂成不规则长片状脱落;树冠尖塔形。叶四棱状线形,长1.2—2.2厘米,宽约1.5毫米,先端尖。球果卵状圆柱形或长卵状圆柱形,长5—8厘米,径2.5—3.5厘米,成熟时绿黄褐色至褐色;种子暗褐色,倒卵圆形,长约4毫米。花期5—6月;种子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及张广才岭等山区;吉林、辽宁、内蒙。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习性 稍阴性树种,但在全光下生长良好,喜生于湿润土壤,多见于河岸、沟谷或溪流旁,常与臭冷杉、落叶松、红松混交;适应性强,抗污染力强;浅根性,易风倒。
用途 树姿优美,可孤植、列植或成丛栽植,为常用造园树种。
3. 白扦云杉(白扦) 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
科属 松科 云杉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约60厘米;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大枝近平展,树冠塔形;一年生枝黄褐色。叶四棱状线形,微弯曲,长1.3—3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尖或钝,横断面四棱形,四面有白色气孔线。球果熟时黄褐色,长圆状柱形,长6—9厘米,径2.5—3.5厘米;种子倒卵圆形,长约3.5毫米。花期5月;种子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分布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河北、内蒙。
习性 较喜光,稍耐阴,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稍酸性土壤,浅根性,生长较慢。在原产地,分布在海拔1600—2700米的亚高山森林地带,与其他针叶树种及少量阔叶树种混交。
用途 树形端正,枝叶茂密,叶色白灰,最适宜孤植、丛植。用于造园配植。
4. 青扦云杉(青扦) Picea wilsonii Mast.
科属 松科 云杉属
形态 乔木,高达50米,胸径达1.3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脱落;枝条近平展,树冠尖塔形;一年生小枝淡黄绿色或淡黄灰色,无毛。叶四棱状线形,较短,通常长0.8—1.3厘米,宽1.2—1.7毫米,先端尖,横切面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球果卵状圆柱形或圆柱状长卵圆形,成熟后黄褐色或淡褐色,长5—8厘米,径2.5—4厘米;种子倒卵圆形,长3—4毫米。花期4月;种子在10月成熟。
分布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青海等省。
习性 稍阴性树种,耐全光,适应性强,为我国云杉属中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在土壤湿润、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地带生长良好。在原产地生长在较高海拔的山坡,常成纯林或其他针叶树、阔叶树种混交成林。
用途 枝叶繁密,树形优美,叶色蓝灰为常用庭园及街路绿化树种。可孤植、对植、列植或丛植。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叶横断面四棱形或微扁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
2. 叶先端尖,横断面微扁四棱形…………………………………………红皮云杉 P. koraiensis
2. 叶先端钝或钝尖,横断面四棱形。
3. 小枝黄褐色有密或疏毛;叶枕较长,叶较长,长1.3—3厘米………………白扦 P. meyeri
3. 小枝淡黄绿色或淡黄灰色,无毛,稀偶有短毛;叶枕短,叶较短,长0.8—1.3厘米……
…………………………………………………………………………………青扦 P. wilsonii
1.叶横断面扁平,仅下面有气孔线………………………………………………鱼鳞云杉 P. jezoensis
5.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科属 松科 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36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呈不规则长方鳞状片脱落,裂片脱落的内皮为红褐色;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老则柱形平顶。叶5针一束,长6—12厘米,深绿色,横断面近三角形;叶鞘早脱落。球果大,卵状圆锥形,长9—20厘米,径6—10厘米,梗长1—1.5厘米,黄褐色或微带灰绿色;种子大,无翅,倒卵状三角形,微扁,长1.2—1.5厘米,径7—10毫米。花期6月;种子次年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山区;吉林、辽宁。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中部山区)也有分布。
习性 半阳性树种,幼时耐蔽阴;喜湿润气候,大气湿度在0.7以上生长较好;浅根性,易风倒;常生于排水良好、湿润山坡上,土层深厚肥沃处,生长旺盛。耐寒;常与针阔叶树种构成混交林。
用途 红松高大壮丽,宜作风景林及庭园培植用。
6.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Linn. var. mongolica Litv.
科属 松科 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厚,树干下部灰褐色至黑褐色,深纵裂,呈不规则鳞状块片脱落。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褐色至褐黄色,裂成薄片脱落,内侧金黄色;枝条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则呈圆顶或平顶;叶2针一束,较硬,常扭曲,长4—9厘米,径1.5—2毫米,横断面半圆形,微扁;叶鞘宿存。先端尖。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3—6厘米,径2—3厘米,成熟时淡褐灰色;中部种鳞的鳞盾肥厚隆起,多反曲,种子黑褐色,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长4.5—5.5毫米。花期5—6月;种子次年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山区(450—900米之间)、小兴安岭北部的瑷珲、嘉荫、汤旺河等地;内蒙。蒙古、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习性 阳性树种,耐寒,耐干旱,深根性,能适应较干燥的山脊及向阳山坡,以及较干旱的沙地及石砾沙土地区,多成纯林或与兴安落叶松混生。
用途 沈阳以北至西北等城市作防护林及绿化培植用。
7. 赤松 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
科属 松科 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叶2针一束,长5—12厘米,径约1毫米,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断面半圆形。球果成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后不久脱落,卵圆状或卵状圆锥形,长3—5.5厘米,径2.5—4.5厘米,有短梗;种鳞薄,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鳞脐背生,平或微凸,有短刺,稀无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毫米。花期4—5月;种子在次年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宁安至东宁一带;吉林、辽宁中部至南部、山东、江苏东北部。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习性 阳性树种,耐贫瘠土壤,深根性,抗风力较强,能生于岩石裸露的低海拔山坡或顶部。
用途 树形美观,适于作观赏造园树种。
8. 长白松(长白赤松、美人松) Pinus sylvestriformis (Takenouchi) T.Wcng ex Cheng
科属 松科 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40厘米,稀达1米;树干通直,平滑,基部稍粗糙,棕褐色,带黄色,龟裂,下中部以上树皮黄色至金黄色,裂成鳞状薄片剥落;1年生枝淡褐色或淡黄褐色,无白粉。叶2针一束,长5—8厘米,稍粗硬,径1—1.5毫米。球果卵状圆锥形,长4—5厘米,径3—4.5厘米;种鳞背部深紫褐色,鳞盾斜方形或不规则4—5角形,淡褐灰色,强隆起成角脊状,稀微隆起或近平坦,球果基部种鳞之鳞盾隆起部分向下弯,横脊不明显或微明显,鳞脐深褐色,疣状突起,具易落的短刺;种子长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约4毫米,连翘长约2厘米。花期4——5月;种子在次年9月成熟。
分布 产于吉林长白山北坡海拔800—1600米,在二道白河及以上林中组成小片纯林,数量不多;在海拔1600米则与红松、长白鱼鳞云杉等混生成林。
习性 幼树生长速度和落叶松相近,比红松快,5年生以前生长较慢,5年生后生长迅速。抗寒性强,在-40℃低温下,未受冻害。
用途 树干通直、干皮美观、树冠苍翠,宜做庭园观赏树。可孤植、丛植或群植。
9. 油松(东北黑松)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科属 松科 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鳞块状开裂,裂片较厚,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呈平顶;小枝较粗,褐黄色,无毛,幼时微有白粉。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径约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横断面半圆形;叶鞘宿存。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厘米,有短梗,向下弯曲,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常宿存树上数年之久;中部种鳞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背生,凸起有刺尖;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长6—8毫米,径4—5毫米。花期4—5月;种子在次年9月成熟。
分布 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四川等省(区),为我国特有种。
习性 为喜光深根性树种,耐干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用途 树形优美,适于孤植、丛植,亦可混交种植,又是荒山造林树种。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叶5针一束,叶鞘早落;叶断面近三角形;小枝有毛………………………红松 P. koraiensis
1. 叶2针一束,叶鞘宿存;叶断面半圆形;小枝无毛。
2. 一年生小枝有白粉或稍有白粉;当年生小球果直立或稍倾斜;球果鳞盾扁平,横脊微隆
起………………………………………………………………………………赤松 P. densiflora
2. 一年生小枝无白粉。
3. 针叶较短,长5—9厘米;球果种鳞鳞盾明显隆起,有锐脊……………………………………
………………………………………………………樟子松 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3. 针叶较长,达10—15厘米;球果种鳞鳞盾肥厚,鳞脐有刺尖………油松 P. tabulaeformis
10. 杜松(崩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科属 柏科 刺柏属
形态 小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裂片呈窄条薄片状,易剥落;老枝暗灰褐色;树冠圆锥塔形,侧枝斜上或平展。叶三叶轮生,刺状,长7—15毫米,宽约1毫米。果为浆果状球果或椭圆形,不开裂,球形,径6—8毫米,熟时紫褐色至兰黑色,常被白粉,含种子1—3;种子卵形,褐色,坚硬,上部有三棱。花期6月;种子10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南部宁安(镜泊湖附近);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强阳性树种,稍耐阴,耐干旱,不耐盐碱,忌水湿,喜生于山顶,或向阳潮湿沙质山坡、干燥的沙砾地和岩缝间都能生长,但生长较慢。
用途 庭园树、亦可作风景树和行道树。宜孤植、对植、列植、丛植。
11. 东北红豆杉(紫杉、赤柏松)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
科属 红豆杉科 红豆杉属
形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大枝平展或斜展,密生;当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2—3年生枝红褐色或黄褐色。叶排成不规则的2列,常呈“V”字形开展,线形,通常直,稀微呈镰状,长1.5—2.5厘米,宽1.5—2毫米。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黑褐色,长距2—3条钝纵棱脊。长约6毫米,外覆有上部开口的假种皮;假种皮成熟时肉质,鲜红色。花期5—6月;种子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张广才岭东南部及老爷岭山区、小兴安岭南部(绥棱);吉林(长白山)。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性耐阴,密林内也能生长;多散生,很少成纯林,常与其他针阔叶树种混生,最宜阴湿土壤肥沃的林内,生长缓慢。
用途 园林绿化的珍贵观赏树,可孤植、对植或丛植。
常绿灌木
12. 铺地柏(爬地柏) Sabina procumbens (Endl.) Iwata et Kusaka
科属 柏科 圆柏属
形态 匍匐灌木;树皮赤褐色;枝条沿地面扩展,几乎不见主干,小枝向上斜展。叶刺形,3叶轮生或交叉对生,长5—8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宽大,下延,先端尖,上面中脉两侧有2条气孔线,下面蓝绿色。雌雄异株。球果扁球形,径约8毫米,熟时紫黑色,上半部被白粉,有2—3粒种子。花期4—5月,种子次年9月成熟。
分布 原产日本,各地广为栽培。
习性 喜光,喜海滨气候,适应性强,能在干燥的沙地上生长良好,喜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低湿地,耐寒,萌蘖力强。
用途 园林中配植于岩石园用作悬崖式造园或植草坪角隅,或用为遮掩材料,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在庭园,成片配置更觉葱郁丰满。
13. 砂地柏(叉子圆柏、新疆圆柏) Sabina vulgaris Ant.
科属 柏科 圆柏属
分布 匍匐灌木;枝平展或向上,小枝细,近圆柱形,径约1毫米。鳞形叶交叉对生,相互紧贴,斜方形或菱状卵形,先端钝或稍尖,长1—2毫米,下面有明显椭圆形腺体;刺形叶常生于幼龄树上,壮龄树或具少量刺形叶,排列紧密。球果不规则卵圆形或近球形,长7—9毫米,径约6—7毫米,熟时暗褐紫色,被白粉,多生于较长下弯的小枝顶端,具2—3种子;种子卵圆形,稍扁,具棱脊。花期4—5月;种子次年9月成熟。
分布 产内蒙古及西北各省(区),生于多石干燥山地阳坡及沙地上,为以上地区水土保持和固沙树种。
习性 极耐干旱,生于石山坡及沙地和林下。耐寒,生长势旺。
用途 可作园林绿化中的护坡、地被及固沙树种。亦可整形或作绿篱。
落叶乔木
14. 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 Henry
科属 松科 落叶松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暗灰色或灰褐色,片状剥落,脱落后呈紫红色;一年生枝淡褐红色,老枝灰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尖塔形。叶线形,扁平,长0.8—2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或微尖。球果有梗,梗长3—5毫米,弯曲,幼时带紫色,熟时褐色或淡褐色,卵形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4—2厘米;径1.2厘米,种子倒卵形,淡黄白色或白色,具褐色斑纹,长3—4毫米。径约2毫米。花期5月;种子9月成熟。
分布 黑龙江省尚志、海林、牡丹江、宁安;吉林。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习性 极端阳性树种,耐寒,浅根性,生长快,适应性强,能生于较干燥瘠薄的山坡,也能生于沼泽地,但以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PH值为5左右的沙质土壤上为最好。常与云杉、红松、水曲柳、白桦、紫椴等混交,也常在沼泽地上形成大面积纯林(黄花松甸子)。
用途 可于日照充分、风害较小处植之。宜与阔叶树混植或团丛式混合配置。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一年生小枝较粗,径在1.5毫米以上,常有白粉;球果有种鳞26枚以上,常超过40枚。
2. 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褐黄色;球果的种鳞先端不向外反曲……………………………………
…………………………………………………………………华北落叶松 L. prinpis-rupprechtii
2. 一年生枝淡红褐色;球果的种鳞先端向外反曲……………………日本落叶松 L. kaempferi
1. 一年生小枝较细,径不超过1.2毫米,稀达1.5毫米,无白粉,稀微有白粉;球果的种鳞
一般不超过26枚。
3. 一年生小枝淡红褐色或淡褐色,微有白粉;球果的种鳞背面有腺状疣和毛;种鳞圆状倒
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白落叶松 L. olgensis
3. 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或淡褐黄色,无白粉;球果的种鳞背面无腺状疣和毛。有光泽,五
角状卵形………………………………………………………………兴安落叶松 L. gmelini
15. 胡桃楸(核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科属 胡桃科 胡桃属
形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冠阔卵形;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光滑浅裂;枝条灰色,粗壮;叶痕猴脸形。奇数羽状复叶长达80厘米,小叶9—17,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6—18厘米,宽3—7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常歪斜,边缘细锯齿。果序长10—15厘米,常有5—7果实;假核果卵形或椭圆形,长3.5—7.5厘米,径3—5厘米,先端尖,外果皮绿色,有褐色腺毛,果核球形、卵形或长椭圆形,有8条纵棱,暗褐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分布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但在小兴安岭北坡只有零星分布;吉林和辽宁东部山区、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有分布。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不耐庇荫;深根性,根蘖性和萌芽力较强;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中下腹、沟谷或河岸腐殖多的湿润疏松土壤上,与其他树种混生或形成小片纯林;耐寒。
用途 庭荫树。宜孤植、丛植于绿地(草坪)或列植于路边。
16. 新疆杨 Populus alba Linn. var. pyramidalis Bge.
科属 杨树科 杨属
形态 树冠窄圆柱形或尖塔形;树干端直,树皮灰白色或青灰色或淡绿色,老时褐色,光滑无沟裂;小枝灰绿色或近灰褐色,初时被绒毛,后变光滑。萌条和长枝叶掌状深裂,长8.5—15厘米,基部平截,短枝叶近圆形或椭圆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叶缘有粗缺齿,侧齿几对称,基部平截,下面绿色,几无毛,仅见雄株。
分布 我国系栽培,常植于北方各省,以新疆为普遍。分布在俄罗斯中亚、小亚细亚、巴尔干、欧洲等地,为中亚干旱地带重要树种。
习性 中湿性树种。喜光,抗大气干旱,抗风,抗烟尘,抗柳毒蛾,较耐盐碱,但在未经改良的盐碱地、沼泽地、粘土地等均生长不良。较耐寒,忌湿热的土壤环境。
用途 优美风景树,行道树及庭园绿化树种。
17. 银中杨 Populus alba L. × P. berolinensis Dipp
科属 杨柳科 杨属
形态 银中杨是以银白杨为母本,中东扬为父本的人工杂交杨树良种。乔木;树干通直;树冠广圆锥形;树皮光滑,灰绿色,披白粉,皮孔菱形,明显凸起。萌枝叶卵形,长9—12厘米,宽10—1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叶表绿色,叶背密生绒毛。短枝叶近圆形,长宽相近,4—9厘米,基部圆形,叶缘有波状齿,突尖,叶表绿色,叶背初期具白色绒毛,柄长为叶长1.5倍,雄性花序长5厘米,雄蕊5—7个。
分布 东北各地普遍栽培。
习性 生长迅速,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耐水湿,抗病力强,适应性强。
用途 银中杨树形美观、风格独特,又是雄性无性系不飞絮,是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绿化树种。
18.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
科属 杨柳科 柳属
形态 乔木,高达18米;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淡褐黄色、淡褐色或带紫色,无毛。叶狭披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微有毛,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5毫米,有短柔毛。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雌雄异株;雄花序短,长1.5—2厘米,花药红黄色;雌花序长达2—3厘米,腺体1。花期4月;果期5月。
分布 产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各地均有栽培。亚欧、美洲各国也有引种。
习性 适应性很强,喜光,不耐荫,耐水性很强,短期水淹不致死亡,也能生于干旱处。初期生长快,一般在河岸或水边生长更好。
用途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孤植或列植观赏,常构成美妙画意。植于河岸及湖池边更为理想。
19. 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
科属 杨柳科 柳属
形态 乔木,高达18米,胸径达80厘米;大枝斜上,树冠广圆;树皮暗灰黑色,有浅裂沟;枝细长,直立或斜展,浅褐黄色或带绿色,后变褐色。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或楔形,上面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带白色,有细腺锯齿缘;叶柄短,长5—8毫米,在上面有长柔毛。花序与叶同时开放;雌雄异株;雄花序圆柱形,长1.5—2.5厘米,粗约6毫米,花药黄色;雌花序较短,长约2厘米,径约4毫米,腺体2,背生和腹生。花期4月;果期5月。
分布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普遍栽培,甚至半野生;吉林、辽宁、华北平原、华东、西北黄土高原、西至甘肃、青海、南至滩河流域,为平原地区常见树种。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不耐庇荫,较耐寒,喜湿润,深根系,枝干韧性较大,不易风倒和风折;在土壤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长迅速,在粘土或低湿地,易烂根,引起枯梢而逐渐死亡。
用途 宜作行道树,固堤、护岸树种。可孤植、列植或片植。
20. 垂爆109柳
科属 杨柳科 柳属
形态 乔木;树干通直,分枝斜上,小枝下垂;树冠开阔,卵形。叶披针形,叶长8—13厘米,叶宽1.5—3厘米,叶柄上有2腺点。雄花序长2.8厘米,雄蕊2,花丝分离。
分布 东北普遍栽培。
习性 垂爆109柳平均苗高生长量比旱快柳高27.6%,比白皮柳高40.9%。适应性:垂爆109柳抗寒性强,可在极端最低气温-40℃无冻害;耐盐碱,可在土壤含盐碱量0.3%以下的土地条件下栽培,此外,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且耐水湿。
用途 该树种具有良好的速生性和较强的适应性,树姿优美,是营造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好树种。可用作行道树,庭园观赏树,宜孤植或列植。
21.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
科属 桦木科 桦木属
形态 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幼时暗赤褐色,老时白色,有白粉,光滑,纸状分层剥落;小枝红褐色,无毛,外被白色蜡质,具圆形皮孔及油腺点。叶三角状卵形或三角形、菱状三角形、菱状阔卵形,长3—9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或呈短尾状,基部截形或宽楔形,边缘不整齐重锯齿,侧脉5—8对;叶柄长1—2.5厘米,无毛。果序圆柱形,单生叶脉,下垂,长2.5—3厘米,径0.8—1厘米;小坚果。花期6月;果熟期7—8月。
分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吉林、辽宁、内蒙古、华北、西北、四川、云南和西藏东南亦产。朝鲜、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东部及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幼时耐庇阴;耐寒;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常生于平地及缓坡,在水分适中地带生长最好,在石质或沼泽化地段亦能生长;深根性。
用途 孤植、丛植,又可列植于道旁或成片栽值。树干修长,洁白可爱,引人注目,为北方特有造园树种。
22. 黑桦 Betula davurica Pall.
科属 桦木科 桦木属
形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50厘米;树冠圆阔;树皮幼时灰白色,老时淡紫褐色、褐灰色或暗灰色,龟裂小块状剥落;幼枝红褐色。叶卵形、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侧脉6—8对;叶柄长0.5—1.5厘米,具毛。果序单生于短枝上,圆柱形,直立或微下垂,长2—2.5厘米,径约1厘米;小坚果卵形,顶端有毛。花期5月;果熟期6—7月。
分布 集中产于大、小兴安岭,在张广才岭及完达山地也有少量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朝鲜、蒙古、俄罗斯及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阳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常生于阳向干燥山坡或丘陵山脊处,为蒙古栎林的伴树种,或单株散生在山坡下部或湿草地;树皮厚,抗火力强。
用途 本种可孤植或丛植,培植为庭荫树。亦是干旱山坡后山脊水土保持树种及用材树种。
23. 风桦(黄桦) Betula costata Trautv.
科属 桦木科 桦木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树皮淡黄色或黄褐色,纸状分层剥裂;小枝红褐色。叶椭圆状卵形、卵形或长卵形,长2—7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细重锯齿,侧脉9—16对;叶柄长0.8—2厘米。果序单生于短枝上,短圆柱形,下垂或直立;长1.5—2.2厘米,小坚果倒卵形,长约2.5毫米,花期5月;果熟期9月。
分布 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完达山和张广才岭山地;吉林长白山、辽东山地、河北、山东等地。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习性 较耐阴,适冷湿条件,多生于海拔较高、土层深厚湿润、土温较低的山地斜坡上。
用途 造园树种,其它树种混交成林;亦可孤植、丛于池畔、湖溪或草坪边缘。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侧脉8对以下。
2. 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稀菱状卵形,叶柄有毛;树皮暗灰色,龟裂,小块状剥裂…………
……………………………………………………………………………………黑桦 B. davurica
2. 叶三角状卵形、三角形、菱状三角形、菱状阔卵形,叶柄常无毛或疏毛;树皮白色,薄
层状剥裂……………………………………………………………………… 白桦 P. platypylla
1. 侧脉8对以上。
3. 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渐尖,侧脉8—12对,叶柄有毛………岳桦 B. ermanii
3. 叶椭圆状卵形至长卵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侧脉9—16对,叶柄无毛……风桦 B. costata
24. 蒙古栎(蒙古柞、柞树)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Turcz.
科属 壳斗科 栎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厘米;树冠卵圆形;树皮幼时暗灰褐色,老时暗灰色,深纵裂;幼枝紫褐色,老枝栗褐色,单叶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7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圆或短渐尖,自中部以下渐狭窄,基部耳形,边缘有波状钝齿牙;叶柄长2—8毫米。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2—2.3厘米;壳斗碗状,包围坚果1/3—1/2,壁厚。花期6月;果期9月。
分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和三江平原山地;吉林、辽宁东部山地。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东西伯利亚、蒙古东部、朝鲜北部和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耐侧方庇阴;喜温凉气候,但耐寒;深根性树种,能适应干旱瘠薄的土壤;萌芽力极强;垂直分布多在海拔350—600米之间的低山带向阳干燥山坡,树皮厚,抗火力强;抗污染力强;抗病虫害力强。
用途 可孤植、丛植或列植作庭荫树或行道树,又是厂区绿化树种。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小枝密被黄灰色星状绒毛,叶下面密被灰色柔毛和星状毛;壳斗苞片狭披针形,先端反曲,
长约5—8毫米………………………………………………………………………槲树 Q. dentata
1. 小枝无毛,叶下面无毛或仅沿脉有疏毛;壳斗苞片卵形或三角形,较小,长约4毫米,紧贴。
2. 叶缘通常8—9缺裂,侧脉7—11对;壳斗苞片具疣状突起………………蒙古栎 Q. mongolica
2. 叶缘通常5—7缺裂,侧脉5—7对;壳斗苞片扁平,无疣状突起……辽东栎 Q. liaotungensis
25. 春榆(白皮榆、白杆榆) Ulmus japonica (Rehd.) Sarg.
科属 榆科 榆属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树冠广卵圆形;树皮暗灰色,纵沟裂,表层剥落;小枝褐色。叶倒卵状椭圆形或广倒卵形,长4—12厘米,宽3—7.5厘米,先端突尖或近尾状尖,基部偏斜,上面绿色粗糙,疏生短硬毛,下面灰绿色,被短柔毛,边缘重锯齿;叶柄长6—8毫米,翅果倒卵形,长1.2—1.4厘米,宽0.8—1厘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渐狭;种子位于中上部,与缺口相连,无毛,成熟时种子棕色,果翅黄白色。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分布 黑龙江省各山地;吉林、辽宁、华北、华中及华东等省区也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阳性树种,常生于河岸,在排水良好冲积沙质土及有沙砾层的土上生长较良好,湿润之地发育亦旺盛,常与红松及臭松等构成混交林;根甚扩展,故抗风;树皮较厚,对山火抵抗力强。
用途 可孤植、丛植、列植作庭荫树或行道树;也可作绿篱。
26. 大果榆(黄榆) Ulmus macrocarpa Hance
科属 榆科 榆属
形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灰黑色,浅裂;当年生枝褐绿色或褐色,有粗毛,幼树小枝具对称扁平木栓质翅,老枝暗褐色,无毛。叶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0.5厘米,宽3—7厘米,中上部最宽,先端短尖至尾尖,基部渐狭,偏斜,上面暗绿色,密生短硬毛,下面绿色,密生短糙毛,边缘具重锯齿;叶柄长2—5毫米,密被糙毛。翅果宽倒卵状圆形或近圆形,长2.5—3.5厘米,宽2.2—2.5厘米,顶端微凹,基部稍偏斜或近圆形,两边及边缘密被长糙毛;种子位于翅果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分布 黑龙江省完达山、张广才岭所有山地及沙丘地带;吉林、辽宁、华北、西北、华东及华中各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深根性,耐干旱,稍耐盐硷,常生于山地、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肥沃、湿润的黑土上生长较快,在林区多生于林缘或河岸。
用途 可孤植或丛植、作庭荫树。
27. 榆树(白榆、家榆) Ulmus pumila Linn.
科属 榆科 榆属
形态 大乔木,高达20米;树冠广卵圆形;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不剥落;当年生枝灰色或褐灰色,幼枝褐灰色。叶卵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近对称,侧脉明显,7—16对,边缘单锯齿,稀重锯齿;叶柄长2—8毫米,有短柔毛。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8—17毫米,宽8—15毫米,先端微缺,基部宽楔形至圆形;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缺口,熟后黄白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各地;吉林、辽宁、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朝鲜、俄罗斯、蒙古也有分布。
习性 喜光的深根性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喜生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但能耐干旱、瘠薄及盐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常生于草原、丘陵、平地、沙地、河堤两岸,但不生长在林内;“四旁”常有栽培。生长快、寿命长。
用途 作行道树、庭荫树,是“四旁”绿化、防护林和盐碱地绿化树种,亦可作绿篱。
28. 裂叶榆(大叶榆) 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
科属 榆科 榆属
形态 乔木,高达27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浅灰褐色,浅纵裂,裂片常翘起,呈薄片状剥落;幼枝黄褐色或带绿色,老枝褐色至红褐色。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3厘米,宽3.5—8.5厘米,先端常不规则3—7裂,渐尖或尾状尖,基部渐狭呈楔形,偏斜,上面暗绿色,散生短粗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边缘有较整齐的重锯齿;叶柄较短而粗,长2—5毫米,被密毛。翅果扁平,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不凹或稍凹入;种子位于中部或稍下。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分布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 多生于山中部以上排水良好的斜坡上,较耐干旱瘠薄,混生在林内,多为上层木,在原始林内多为中径木,蓄积不多。
用途 可孤植或丛植,作庭荫树,亦是用材树种。
同属常见树种分种检索表
1. 叶先端常3—7裂,稀有不裂;果核位于翅果的中下部……………………裂叶榆 U. laciniata
1. 叶先端不裂。
2. 果核(种子)位于翅果的上部或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成熟后棕色;叶面粗糙;树皮
暗灰色,纵沟裂,表皮剥落……………………………………………………春榆 U. japonica
2. 果核(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或近中部,上端不接近缺口,成熟后黄白色。
3. 叶卵形、椭圆状卵形或至卵状披针形,两面无毛或仅幼叶下面被稀疏短柔毛……………
…………………………………………………………………………………榆树 U. pumila
3. 叶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两面密生短硬(糙)毛……大果榆 U. macrocarpa
29. 毛山楂(毛山里红) Crataegus maximowiczii Schneid.
科属 蔷薇科 山楂属
形态 小乔木,高达7米,无刺或有刺;小枝圆柱状,嫩时有密灰白色柔毛,二年生枝近无毛,灰紫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有光泽,散生长圆形皮孔。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8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各有3—5浅裂,裂片有疏锯齿,上面散生短柔毛,下面有密灰白色长柔毛,沿叶脉较密;叶柄长1—2.5厘米,有疏柔毛。复伞房花序,多花,径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有灰白色柔毛,花梗长3—8毫米;花茎约1.2厘米;花瓣近圆形,径约5毫米,白色。果球形,径均8—10毫米,红色,幼时被柔毛,后脱落渐少,近无毛,萼片宿存,反折;小核3—5,两侧有凹痕。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林区;吉林、辽宁、内蒙古。朝鲜、俄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