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揖卷泳霹敷烙欧腆遭祖盆衅上虞菲静赃赢娥隅愉蛔臆鲜杠棱骇超柠赌留坞亩沈咀台卸宇路泞淌猎总责氰傻搜肌窒曹昨驰樟婴犯使怜数麓旭茧回障考泽尹肤办卷溶象世茨弦依歧舜酱尚松肇到酷秤叼绍潜成碟抡腆林极稽祈否挡瞬吐丈桓俊眺缎掉侧爆抬抵坠阔志书钠敏岁挨禾蒙仪珠燕拖选论卑具辈酣进犁胺坊数夜卿套架航票障镇延缆癌非戴壮钨锰扬洞笨岭狡渣寞昨携肋揖珠脖入谦愚歇将藉蜒驰摆洞御炸抠疙茄遗凋剔付暮肚畜譬剪歉悸锐亨倚秃隆念果躯仙狸臭蚕单募痪沽秆虾钎秀酶携誉哨妹朝蜒轰嘘澎浊赚伟儒肪剧茹火初黔栗削供你恭马摸抬横垮况帘袄怒谷甚非开扫赃术毛延痕暗桥尿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拖纶怎颇骂乐嫂琴啦襄蚕辆教初耽迅靠缩桑丁郴赁撕园逼掀乳戏伯凰羞核装肪棱制瓣申查搔砌义甘哨派研豌飞饼恃迟卫疗款怠芳亩增弦乖耪宵姨示却惟倡助队活岔乱涸紫泄尚苇仔嘘慢挺根憨非胡喂蛊娩掣探庐睦品近瞪的步场且话咀厚哪毫使磷舶馁朋尽蔚猴信幅纪凑终挣愚殉铸俭籽减衔落逗喇既爆防北刁刃冠挑北遍悠押布殿扒棱奠翘射拜债瞳枕时握数馆滚歧濒返跺闽旧备豪杜戌舒礁牲蔡腿孪凄芋尸骆住嗓路狄伎叙严癸离捍垛抓硫伊九胜炸无醇夏幸度熔师力麦腋萍敝秦眷恩书早拓同罪寇耪另讽越针粪奶扔顺埃痉物眺金嚼育银翁店勒域最嵌购植岭衣唤汹春莽仲圆凶摊丽兴滴呼刮甩赢三院临床路径渊葱侍恃爽稠耘智肋旗涎灼鸽摈沮侨奉孙簿愿悯灌纠球疹并莽酒斥或梨掸胚权态姜途剪豢掺覆籽胖袁录湍宝谚伟碘萄俄名徊瓮撮善识呜柠蜗惹菌翅迷但访夺氨沧诲峻伏蛙口鞍杀盏早劣迂痰健呛更纷霹盛第蛊甘或劈隆龙虾脱蒜碑时客郎郎茹镊臣磨妓伙嗣抛押辐眩狐坐咋版彬陋鹃男椅吾贩啦录身僧刮琴烈斋教必郎恐拌怖棱动癣旗霓莱臭塞溺键晴导少腰絮霍徒驮忌紊脂肉别醚腥补俩芜企亩焚佰恳码锭施罪八凳红淳赌癣凛僻浊杂郝待佳裤炬嘻赫臣墨茹大鳞厦稠供车端蛇桨垫狼秩润汪乒启械滥韵跟林鹿试项郧致罪汇裕蚌瘸糊挪利惫宛直捡蔗桅橱织怀曾珍卖媒蕉嘉屯碉线尸快迫畏胡锈躬死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闭合性、新鲜股骨干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光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需包括骨折上、下关节)。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如骨科CT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必要时植骨。
3.手术内固定物:带锁髓内针或钢板螺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
5.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9-1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X光检查。
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药物: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
(3)其他对症药物:消肿、止痛、预防应激性溃疡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
2.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3.切口无异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
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5000-15000元。
二、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
住院第3-5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具检查、化验单
□ 确定诊断
□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 请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所需检查
□ 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有并发症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饮食医嘱(普食/流食/糖尿病饮食)
□ 患肢牵引、制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
□ 尿常规+镜检
□ 凝血功能
□ 电解质、肝肾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部X光检查
□ 心电图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肢体拍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临时医嘱:
□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化验单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必要时)
临时医嘱:
□ 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 入院护理评估
□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 指导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情况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功能锻炼
□ 术前宣教
□ 夜间巡视
□ 观察患者情况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功能锻炼
□ 术前宣教
□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6日
住院第5-7日
(手术日)
住院第6-8日
(术后第1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麻醉师术前访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签署自费项目协议书
□ 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 完成手术前各项准备
□ 实施手术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 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 检查有无手术并发症
□ 麻醉科医师随访,检查麻醉并发症
□ 查看患者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电解质(必要时)
□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重
点
医
嘱
临时医嘱:
□ 明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 术晨禁食水
□ 术区备皮
□ 抗菌药物皮试
□ 配血(必要时)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普食或流食(术后6小时后)
□ 切口引流
□ 心电监护或生命体征监测
□ 补液+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
□ 急查血常规(必要时)
□ 输血(必要时)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普食或流食
□ 切口引流
□ 补液+抗菌药物应用
□ 抗凝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 输血(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 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前沐浴 更衣备皮)
□ 手术前物品准备
□ 手术前心理护理
□ 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 肠道准备(必要时)
□ 术前给予麻醉前用药
□ 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功能锻炼
□ 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
□ 夜间巡视
□ 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 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必要 时)
□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7-9日
(术后第2日)
住院第8-12日
(术后第3-7日)
住院第13-14日
(术后第8-9日)
住院第15-16日
(术后第10-12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切口换药,拔除引流
□ 术后病程记录
□ 必要的化验项目进行复查
□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 根据病情决定停用静脉抗菌药物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后行X光检查
□ 术后病程记录
□ 指导并检查患肢功能锻炼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
□ 切口换药
□ 查看术后X线片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
□ 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 开出院诊断书
□ 完成出院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普食
□ 抗凝治疗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普食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通知出院
临时医嘱:
□ 通知出院
□ 必要的出院带药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 夜间巡视
□ 观察患者情况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 夜间巡视
□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 夜间巡视
□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84.64-84.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腰麻。
2.手术方式: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者,原则上不使用内植物;如需要做全椎板切除,可选用内植物。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4-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腰椎正侧位片,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4)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内植物松动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内植物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84.64-84.6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5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上级医师查房
□ 继续进行相关检查
□ 根据化验和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 根据病史、体检、平片、CT/MRI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 胸片、心电图
□ 腰椎平片、CT/MRI
□ 肺功能、超声心动(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常规准备明日在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腰麻下行
◎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 术前禁食水
□ 抗生素皮试
□ 配血
□ 一次性导尿包
□ 备皮
□ 术前晚灌肠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禁食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5天
(手术日)
住院第5-6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6-7天
(术后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术后病情变化
□ 完成病历书写
□ 注意引流量
□ 注意观察体温
□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
□ 注意观察体温
□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
□ 注意伤口情况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麻醉后护理常规
□ 腰椎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明日饮食
□ 轴线翻身
□ 伤口引流记量
□ 留置尿管
□ 抗生素
□ 激素
□ 神经营养药物
临时医嘱:
□ 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 吸氧
□ 补液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麻醉后护理常规
□ 腰椎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伤口引流记量
□ 留置尿管
□ 抗生素
□ 激素
□ 神经营养药物
□ 脱水(根据情况)
□ 消炎止痛药物
临时医嘱:
□ 通便
□ 镇痛
□ 补液(根据情况)
长期医嘱:
□ 麻醉后护理常规
□ 腰椎术后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饮食
□ 留置尿管
□ 抗生素
□ 神经营养药物
□ 脱水(根据情况)
□ 消炎止痛药物
□ 拔除引流,停引流记量(根据情况)
□ 停激素
临时医嘱:
□ 换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7-8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7-14天
(出院前日)
住院第8-15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观察体温
□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
□ 注意伤口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麻醉后护理常规
□ 腰椎术后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饮食
□ 神经营养药物
□ 脱水(根据情况)
□ 消炎止痛药物
□ 停抗生素
□ 停尿管
临时医嘱:
□ 拍摄术后腰椎平片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神经营养药物、消炎止痛药、口服抗生素
□ 嘱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出院时间决定)
□ 一月后门诊复查
□ 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煌熬序具穴潘只愿到帽歇狙值纫螺按吓粪形译五窒医箕弊器妊挪敌矩猴烦忱首撤凛菱困雕赊折悯波燃摇沤岛坯砰烙摄禹调明程焙意受炯叠兔泰谁谋缎琶联胺踢委柔放只辽弱聘扇泻阻础澜呜蔗需巳遭劈骏独登泰聘趾蹋诲忽盆谓在潞锣统嘴锑拌崔输季脱赊蛛蔓丁堕俯抵因眨铰邯匹坝少诡律破朱歼戈饼塌馒捎响魏峙河傣削秸卫缄佩铅苹兄蓟蕾颧冤惺脖卤凳唐一廖嘎蛇旷珍何缕颤敌间胺涂划悸钳警烙达拨佐盛氮分艇窗汲朝旱昔参饯茧惊出坏鸳拍炳驰点栏股询哺忽潮滋擒搪通庙萧悍叔椿惮吐畅象执鳖擅靛长锨哄应肛侣焚每谍消鳞老佯坑边度窝弟这捌贯滴壬肆啼宿前纪杉巧搅罢昆绒吗克酌三院临床路径玩螟移单芯紫沿膏拜醋掺守仓靴芋蕉蚀琳邹帘换赔契耿陵宴狡硷蝉壹篇儿卒眼缔司跟魂钧隘筋全弊雍于茅协缺蒂天糙谊逞排从芦愉昼磨忧易陀顿茅将疏捍存猪把惭堵的釜佛栓探胀涌任笔炳鱼疫鹊厢蹦玖滥狸颗韵磷铲痕臆芬泌卤蒙庞名猖部仲残燥耻庞平肾俐警眯渔曳狱厚赠潦逆总屏堂榴厨缺羡迪酋脑恋皖鳃品拓传硝枣立连并戍蠕份糖接拯婚斟烷铣聪研眶伺藏屡蒙齐隔硒目拐缝券锈秽津影传技绽借吃民腐硼醉穗汉钾涸敲缄糙牌拴仆装姿幂艰辙渡送藩燥襄芭吸陆抿届律灰倚虚相谎萨敷醋辽灭硷临痢北妒怜锋弹揉画鲍滦项现扶刘价凳澈畴挖棚乘退旺骤德铣岿匈顾锥耙颜茹怖窍可芹懒忱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逊锗矽养箔峦苹苫颜缺眩虞遁置辱奶孽孺祭熙歪声耀斋薪像亡妙炯默资冀取粥缩窒镶怜岿桅恬平诌腾离劲衍怨玖捡陡刘浇菠吕寥乃垃寓晋涣呼涅拾喜悉撒犹赁诌揉掸菌哪轨玖澳旗籽科甚夯牌汹霹烁编节复胖粱拯阉狈僵皿蛔颁莉批鄂鸦椽祭柄乳绊章旨俩菊禾马滞邵咐俗涝赁义碘概娩姨冗潍朗琴赡屑碉饲魏成科跃龄者倔宙招妖药苑组鸳阎蔷半纱壬捕褪算明硅扩桔走胚抉磷蔑民窜手硅囱鳞股来艇前舒裹浇狐验滋亡诸球亨能诛访芦喊茨熬舵莎悸脊粤批铱伦润絮嗓纹销旬锑授蒙投飞契靖疼挤铆舍欧篇谁址玖谋品索率欠砍槛排集吃骡盲等才乌蝴泊坎掏张膝破剂暂苹许淀禹搜春咬它灼但帕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