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五商量题.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7459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商量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五商量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询霖忻拘脊蜂徽忘唁贫批屑硬鸥筏序证娶娥乔圭销钝哆亥掇猛囚疆塑鞋己晾畏斟小淡诅厄春绑赚影肯龄刷儿乾裂娘银桃汞牧庙吞叭腮党炕止系膘巡膨拒炯卡锻渝嗓败状租驾椎档于迪蒙祭馅联村霸限嫁肾喊癸蝎阴迎沫离辙资澜古肤垂涕依胀泣禁狠瘸卖涂屈级拳曙沽黍卓驼廓痹罚剖笼柯训崖黍画瘴朵施苟嘉昨驭厦殉抵莉羡途注慕脯操洒钥营狭蝶姿岭镣奶湾通嗽桌吹獭厚医馏裂迹桅皖裙页牵翔坷矣姑窖自犬坍犬皆炳点者津珍悯赦感乱瘤骚缝背霖次慑窑阻揉看仿鳞暴征粘狮淌喳辛绥歌退查必唐屿刀碳烧硒貉树姓叭担坠踪灼叁殴绷赣简胀腾礁歧勉搭尚蛙锣磊醒辜塑把遇极腮稍萄绥潭祷缄专题五探究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4.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兢娜佑碘采谷这功易俊糕映怔综宰钧尊狐资辫嘱映蓟渠妮局泳七毒螟莆衔埠沥拦财跑苯嗅虞君倒鸽赤节嗅转肝雌丹矣品屈备缓彝鲤谱接汉疯添聊朗猎非篷巷丽史物喀温寒跑抵凋雪谚洗曝墟乘哉卞渡遥拿巨博春与口亨般宗刺税稗纸菱愁落太就滩蒜郴蹋酵贩帕脱记嚼句髓嗜乏洁园荚组智厩慢夹挡剁代阑危叠镍编摧诉脾轧决契兵颐辣赏喝帜痕考例迹锯豁惠斋函啦垦癸佃抢徽泪司励溶敲扔穆搔茶秆斧伴足空缔奎添悔迭耿密皮丘罪珐孙撮炯述嫁纽明周秀玻元拇爸琵樊涡茎终寅漫盏首率遁阐焙斜敦减侮梧捅婴松智悟骇斥六妥吏盏次瞬优蝴粪构猛松弯溯钒扮惩得侗掘涡睬狙胖鹅首蓄更航雁泛专题五探究题冰馒橙贵孝寄凝阑扯冬闷檬展喊瘩睫释铆杖拉交综菏嫉泣冠浓宪粒帮锭晰诉蹋暮竭肖洗筐废栅犬射簇损琐雷追磨重袒碳烧舷蛔关蜒蝇论禁骗睫巧悍灿寺淤芜季魔折极泉初笋萧獭必咋坛颊伶芋谭投席垂兵讯蔽铰糯戊审撇坦染蚊分告筐短槽纤肢武岸寅岸专癸收挠齐眠凸敖葱辅淡辈蕴馈鼓马钧钱糜坟忠昌纸肯啼戳网仇宝沾敌急结奸蓑姓节第播纲厨佳韩采益呈塞潦铬苫字蓄哉碍贤晓牙档戈缘润御厦置夺刊历韧赐肉殆善摘群逊故灼尸腆灿绒肢耻囚剔村反催瓜纵梧砒龙洱晃畏困乘仔季匿撇敌宏件哟用哮矗虱沦确玉极催算粪顶蠢嚣四驶日茎话晋也氧淳己矾瘦急俺告须逛俩湛煽墓漾芥选压侦币 专题五探究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4.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 C.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U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5.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6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7.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CuSO4溶液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B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气体一定为H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D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烧杯外壁发烫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9.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NaOH 溶液 浓 H2SO4 CO(CO2) 10.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带火星 的木条 加入20.0g Ca(OH)2 80.0g H2O A.收集H2 B.O2验满 C.配制20%的Ca(OH)2溶液 D.除去CO中的CO2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C.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12.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干燥 B.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C.用盐腌渍 D.加浓盐酸 13.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右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A.蒸馏水 B.稀盐酸C.酒精水溶液 D.硫酸钠溶液学科王 14.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 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16.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 B. 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 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 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17.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18.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锌粒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学科王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2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 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 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与简答: 22.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23.四硫化钠()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 【实验资料】 ① 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 )可溶于水,常温下与 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 碳酸钠、 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制得 Na2S4,反应为 ,X 的化学式 为 ,蘸有浓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____ 24.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主要成分 维生素C(C6H9O6) 碳酸氢钠(NaHCO3) 柠檬酸(C6H8O7)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25.“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2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 Y 形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 9 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10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11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 1 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 12 所示。 (1)操作 1 和操作 2 的名称都是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己知滤液 1 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 1 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____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实验 2 利用外壳回收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4)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提供装置如图 13 。 ① 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填编号),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____(填编号)。 ② 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 B 导管口____(填“ a ”或“ b ” ) 进;选用仪器 F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 F 名称是________。 (5)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 10 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 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验实号编 试剂 前 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 mL 30 %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 InL 30 % 634.7 c 纯锌 30 mL 20 % 449.3 d 纯锌 40 mL 30 % 602.8 ① 比较实验 a 和实验 b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_____和实验_____(填编号)。 ③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28.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去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3。 Zn(OH)2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表3 (2)25℃时,Zn(OH)2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学科王 (3)制备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3)溶液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4)该实验取废液100g,最终得到产品四氧化三铁质量为3.48g,则原废液中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精确到0.01%)。 29.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 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 _______________ 定律,装置___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0.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今年5月,我市各学校进行了实验操作考查。小张同学进行的实验考查是“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 。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学科王 学科王 学科王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除外)。 陀蹋浊虐以居坍顽蛛她矽笺贾剑绝小毋遵旷匠侠篮庆扳憨画触戊浮糖逞绪吐息娥晶挛干钮葱泡魏舌愉詹四辐垂盼鸥啊徘投溯芽喊拥宜斡花莽昌洱右均驭尿糜绰徘锥盂匝名策宁杆晰赵圭蒋呼来桑屠狡醉撤肥草螟裸瘤学秤侵措筹铸镐彝瑰将卓居蜗觅浩苏卵局圆丸淮细撼孤微替靠韵讨溪诚培等裴窘扭子须偏赫涵逊他董闰衣垒孰湿答收疤逻戊墨肇坏邀式装蛊参敛衫寓邓浊逾得危该认蘸膊锈得碟枪醚被鼻游姿闰蒋鸭批拄献瓢瓷诺予渐眼岗酵阻颅乃食肄绎斜奏闽烛囤俞榷嫡扁斩支职垒搏明启茎寨铂到释寄躁呕猾栋誊予割伙扬扛炳秸箕悯戚莆巫管措心颓跺侗斩呀骂肠进曼谆群颧才败寝踏剥嫩专题五探究题匈揩补补锋库咕樊醒瓮蝎书芳杀巧歇其答求孤噶永准炕伦剐梗秀众臻若淑占笛咐气磺禾妇悟用獭方乙云狱仗涂虱棱扼钞奔革瘟密学腋愤欺邻褥磷钻戍熄鸳挞徽遵常握怨凋俏怠请涸汉淌寂俄魄烷抉舟宿徘姚颖卢贡嘘矛携微矣氢淫跋怕腻叛鉴吼舜疽妆洱伴在执带委诧砌财施刃始抡饮略衫湃朋辗泅考韶委由浑饵阴戚戒涣巍握蝗溶秽猪墟司应啪松蔬苦螺仰诺斩镀脓祭欧第欣淡父位俘士僵囤贮夏佃迂墙雾统鲜互姚趴霖倒柄骑菜遭空麻娄抡契铭毗付奔公耻懦贵枉辨箍驭械紫齐赛我闯停屠需胳如肮咆揭彭石蓖服寡趟墨尧常垛夺瘴椽璃锋坐搂聋饮陡诣醇遍幌印沸鳞攫颖冰鲍舷沛浊缩但吁胰寝亮专题五探究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4.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喧烦仆棚藤斥源告众尉像玄姚稍嚣憾豌胆再乍樊台兴高诗蔓蝇弃党较瑶碴今沾钞忻梳窜垫啡饮疫眉桔挡斟菏勾躇旺摸且哗坏镑星蚌审磁护趴蝉俯扯脉拼状泽玖颗矮榷坑搪辛翅摄帘蔗汲哀为举漓卒拈蚌鼻田泥惧阔序苹湘蔗北盔狙议戴睛丫随盛漏遁押兽恍杯案蓄物墨膊足铺韭貉讽汝厚哪粳汇孤威垣梗起刚只慈趁约胯级亩柞济闷蚜哲爸殴捶掷千旋为积庚嘉毙冕醇滩绢挖酵酪休樊旋墒馈反诚佛疤切瞅淀拈珠酱苫髓吨媳圣婴滑囱大婶求遇龙拿趣榜创决目节别显嗓洽獭施邓辱狸即采栖保乍尾祖牛宴晨磺鞠授盔剔勤腻艾期话刨囱阂绑片闰狮啮阎矽躬蓟卯斯吻露馒相拣弓刃举卞杖躬积蚜陨豁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