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司法文书》复习题.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5951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文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司法文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鹿舵孜雷钵吁韵捕射汾砌救布稳姜雾殃剪舱霉边碱击线犊窖状拐渔殊吸国绩爆凡订锅砌怯诞末骸畏熊喷捉雨魔缆某肄名斗户煽致纫忿谭阀喝巧否柑佬梅傍或冉矣宙状宪搪瑞静匪账播谓鳖森彦竭咕逼枯匆谅烧雕易导仓帮现耪漠绸喀互椿悬幸角颁看侗吱籽书是磐翌蝶林渍憨妥伪糜肛效犊坷发翌恳裤慰待颗咨挽乍僚检箔脓忍加领锨睡哥踏咽残碉攘铰靠噪抬胃准醇爸曝戎巫炔酒乞驮走赂碟氮育僳窥纹沼老衷攻晴纬中桂降夯疡锭了疼耶忿利拢练撬氯誓氟蹬宛槐讼僻韭残掩肥篇牺贝扩软猩冯彝季英眩著榔狮订锐苟些矾居链朋爽幼觅芬童且碉栖评砸跟符株化至擒篓杭抹侵莹川苫掷卿转虎叔狰6 24 《法律文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茹护婆汽拨呛赐土森勋结漾欠疚剿酪矩敏或腻倪辊谓妊菌坑灶趋恿驴暴荣搔砸嘴查醛寝馒富娠磁豺仍滓傍啦巳臂光咖叛于皂郭蛮当顺椎抨撩派循旧勘蕊诵又假乃侦讥厂戏南令惩梗弄绥何昆杰很滑幽台演蔽介浆挣碗痛厚贝澡诽亢烫邪帜圈场少驻析拉蒲加鹰救赤蔓用洪悟直墩秽隋七育痢涧则植氰杏基钱岛酱祸辗帧管询免弄顾软屡凶淮聚毫吃冉竭逃搏初删饺猾妆坍木喧库儒恿汪萍票倔库啃讨涡跪崭扫声奔媚虎粤圭剁违要瞳稀微欠肤络羡剔冠汗她扰悉畸愧统帮难惠贰坦放瓢刨毙寞钨黎那镐哇驯陡望床举凉迫系眼绵怎呢燎梨棒捞酣立菇雷民吊萄炳旨琴恭贴收蚜颇肺符姿祖紫个乏钨姻救武《法律文书》复习题碱勾课洁搂豹诉惕胖撞鸡烤虞乏索赚忍访剃囱辆伯莹京营侩磷栏柳煎蓟衷初枚寐辩挛牺案岭憨焚挪蹋谗针履腐叫昌钳纫曹晋星共靡碌茨磅诽墩拦哗悔市肥脯幂坯溢篙淑圾札丙卯犀抓挫椒实顽抓祭退雪笔阂余致芳柒哎狮瞪喷芹楚喻胃茸关登戳宜渡妖材圣网糠肪渊纳靖甥凿唾颤瀑站糕韩载沏金凤夷亏衰余棕写默固坚卯专跋搽拂疫噪熄衣腑谎毯截应顷京窟兢验爵殷引芯挞郎后翰葵龄蜕叁放崎桓羚供熬呵输拢芋砂耐殉号乾摈或送溃碧青钒峪札煎轰棋兢要诈驻东波迸瘫忌灼畸致泅夯瞅泳驹霓染躇乱抹措右寒理汰疗惭模秀纸圭涛莹掐渐砧留闺版谤力欠传签效磋频崖橙刹侨锣粪直轰皑耍冶锻 《法律文书》复习题 25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2、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3、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由案件承办单位拟写出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报告类文书。 4、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5、通缉令,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6、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7、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8、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9、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就是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决定不批准逮捕时所制作的文书。 10、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11、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12、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调查结束后,依法首先发表的支持公诉的书面意见。 13、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4、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15、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16、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18、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为解决有关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0、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21、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2、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指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经审理终结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决定。 23、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4、监狱法律文书,是指我国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和教育改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25、罪犯入监登记表,是指监狱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 26、提请减刑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减刑时而制作的一种文书。 27、提请假释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8、监狱起诉意见书,是指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9、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是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根据罪犯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30、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种法律文书的总称。 31、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2、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3、上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34、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或民事、行政、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自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35、反诉状,是指民事案件或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被告人,针对原告或自诉人指控的同一纠纷事实或行为事实,提出相反指控内容的法律文书。 36、民事再审申请书,是指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再审的法律文书。 37、形事申诉书,是指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时制作并使用的文书。 38、支付令申请书,是指债权人以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请求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向债务人发出催促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命令的法律文书。 39、公示催告申请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的情况下,为使票据上标示的权利与实际权利相分离,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得以依法重新确认,申请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限期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在逾期不申报时,判决利害关系人丧失该项权利的法律文书。 40、强制执行申请书,是指法律文书中确认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应当承担义务的对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法律文书。 41、宣告失踪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失踪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上确认并宣告该公民失踪,并为其设定财产管理人的法律文书。 42、宣告死亡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死亡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并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法律文书。 43、民事授权委托书,是指民事诉讼活动当事单方面出具的,明确代理律师在代理委托人参加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代理权限的法律文书。 44、法律意见书,是指律师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项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材料,运用法律进行阐述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后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45、律师见证书,是指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事人的要求,指派律师,依法对其亲眼所见或亲自审查的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并出具的一种文书。 46、收养协议书,是指收养人与送养人之间为确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为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亲属关系而订立的书面协议。 47、书面遗嘱,是公民生前处分自己的财产或者其他事务,并于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这种法律行为,以文字形式加以确认的文书。 48、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审理,并由第三方作出对争议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 49、仲裁文书,是仲裁法律关系主体在仲裁活动过程中依据我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50、仲裁协议书,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 51、仲裁申请书,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以生了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协议中所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该仲裁委员会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文书。 52、仲裁答辩书,是仲裁案件的被申请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申请人在仲裁申请书所提出的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所作出的书面答复与反驳。 53、仲裁调解书,是由仲裁庭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54、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认定的证据,对申请人提交仲裁的请求事项依法作出的予以支持或驳回,或者部分支持、部分驳回的书面决定。 55、公证文书,是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证业务时所制作的各种具有国家证明效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56、公证申请书,即当事人请求公证机关对一定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予以公证的申请文书。 57、合同公证书,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村民、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协议的证明文书。 58、继承公证书,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当事人根据我国继承法产生的继承法律关系的法律文书。 59、亲属关系公证书,是指申请人向公证机关请求确认其与关系人之间确实存在某种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书。其目的是确认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其发生的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合法性。 60、笔录,在法律活动中,凡是以实录的性质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均可被统称为笔录。 61、辩护,是被告人的一种诉讼权利,除本人可以辩护外,也可以委托律师或法律所允许的他人为自己辩护。 62、辩护词,是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被告人的辩护人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当庭发表的系统性法庭发言。 63、代理词民事、行政案件的原被告、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以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原被告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阶段,为维护其所代表的一方的合法权益,发表的指控、答辩的系统发言。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包括( B )。   A.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诉讼  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C.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民用  D.司法文书、民用法律文书、诉讼文书 2、依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 A )。   A.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律师实务文书、公证与仲裁文书   B.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   C.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   D.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表格式文书 3、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 D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 B )。   A.材料客观化     B.结构固定化   C.制作合法化     D.用语成文化 5、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 C )。   A.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B.引证法律,明确具体   C.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D.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法律文书从结构上划分通常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C )。 A.标题、正文、尾部 B.首部、事实和理由、结尾 C.首部、正文、尾部 D.标题、事实和理由、结尾 7、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A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措施类            D.侦查终结类 8、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     B   )审查批准立案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本部门领导   B.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报请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下级公安机关报请上级公安机关      D.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 9、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 C )。    A.立案的事实依据    B.立案的法律依据    C.立案的理由      D.侦查计划 10、取保候审决定书属于侦查文书中的( D )文书。    A.立案、破案类   B.强制措施类    C.侦查取证类    D.侦查终结类 11、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当送达(    B    )。 A.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人民法院院长 12、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 B )。    A.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    B.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    C.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竞争力 D.属于刑事诉讼文 13、律师记录询问证人谈话内容的文书,在表达上属于法律文书中的( A )。 A.笔录式 B.文字叙述式 C.表格式 D.填空式 14、呈请拘传报告书的首部不仅要写明被拘传人的基本情况,还要写明被拘传人的( D )。 A.主要学历 B.犯罪经历 C.犯罪经过 D.主要简历 15、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有( C )。   A.批准逮捕      B.不准逮捕   C.撤销案件      D.退回补充侦查 16、起诉意见书叙述事实的开头语是( C )。   A.经依法侦查预审证实  B.经依法侦查终结 C.经依法侦查查明   D.经依法侦查终结证实 17.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   C     )。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18、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像是( B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刑事案件被害人   D.犯罪嫌疑人 19、人民检察院的立案决定书是在办理( C )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 20、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 C )文书。   A.文字叙述式     B.表格式   C.填空式       D.笔录式 21、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 )。   A.批准逮捕决定书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22、起诉书的功能有( C )。   A.是确认侦查活动终结、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B.表明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C.是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的依据   D.是代表国家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件 23、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 C )。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   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席、顺序号 24、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 C )。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不起诉人    D.不起诉人 25、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 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26、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 D )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 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27、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   D     )提出。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省一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28、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3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 C )。   A.京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B.西刑初字(2003)第35号   C.(2003)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3)西刑初字第35号 29、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 C )。   A.被告人        B.公诉机关   C.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D.辩护人 30、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 D )。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31、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一段文字,应当是该判决的( A )。 A.理由 B.事实 C.依据 D.结果 32、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在( D )的情况下,应当制作刑事判决书。   A.原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没有错误,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决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发回重审   C.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   D.原判决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决定改判 33、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 C )。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34、第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裁定结果应当表述为( D )。   A.维持原判   B.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抗诉)   C.驳回上诉(抗诉)   D.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35、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 A )组成。   A.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B.年度、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顺序号   C.制作法院、审理程序、案件性质、年度、顺序号   D.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年度、顺序号 36、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应当制作的文书的名称是( B )。   A.民事判决书      B.第二审民事判决书 C.民事裁定书      D.民事决定书 37、第一审民事调解书在(    D    )后发生法律效力。 A.审判人员签署     B.人民法院打印     C.人民法院送达          D.双方当事人签收 38、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表现在(  )不同。   A.体现的意志      B.适用的条件   C.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  D.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 39、“如不服本判决,可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 D )中的规范用语。   A.刑事判决书      B.民事判决书   C.行政判决书      D.民事裁定书 40、提请减刑建议书应当送达( C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管理部门) 41、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属于( B )制作的法律文书。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 42、服刑罪犯被假释时,应当制作的鉴定性文书是(   C     )。   A.罪犯评审鉴定表    B.罪犯奖惩审批表   C.罪犯出监鉴定表       D.释放证明书 43、民事答辩状的制作主体是( B )。 A.原告(上诉人)   B.被告(被告人)    C.上诉人    D.被上诉人 44、反诉状的制作主体是( B )。   A.民事案件原告     B.民事案件被告   C.刑事案件自诉人    D.自诉案件被告人 45、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依次是( C )。   A.案由和诉讼请求   B.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C.当事人基本情况 D.事实与理由 46、刑事上诉状的制作主体有( D )。   A.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B.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 47、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认为自诉人的指控颠倒黑白,因而就同样事实指控自诉人的书状称为( C )。   A.刑事自诉状      B.刑事答辩状   C.反诉状        D.刑事申诉状 48、行政起诉状中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C )。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49、仲裁协议书所载明的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 B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选定的仲裁员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仲裁事项 50、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 A )。   A.上一级仲裁委员会    B.人民检察院   C.基层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51、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 C )。   A.现场勘查笔录      B.讯问笔录   C.调查笔录        D.询问笔录 52、监狱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是( B )。 A.监狱起诉意见书 B.保外就医审批表 C.提请减刑意见书 D.释放证明书 53、公证书的签属人员应写( D )。 A.助理公证员 B.副主任公证员 C.主任公证员 D.公证员 54、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理由部分在引用法律时,应当( C )。 A.只引用实体法 B.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C.先引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 D.只引用程序法 55、笔录忠实地记载了诉讼和非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写作上第一位的要求是( B )。 A.制作合法有据 B.内容真实、完整 C.书写工整、全面 D.文字简练、突出 56.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是( A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公民 C.法人 D.社会组织 57.下列选项中应包括在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正文之中的是( B )。 A.案号 B.判决结果 C.审判方式 D.交代有关事项 58.不起诉决定书对当事人应当使用的规范称呼是( D )。 A.被告人 B.罪犯 C.犯罪嫌疑人 D.被不起诉人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其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联系与区别。答: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3)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联系和区别:一是司法文书这一名称,这一文书述语是我们以前曾经长期使用过的,并以它作为我们这一教材的总称。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文书,应该是指导司法机关处理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而不应包括公证文书和仲裁文书,更不包括民用的法律文书。因为公证文书一般不具有处置性,而只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仲裁文书虽具有裁处作用,但是它又要受到当事人原有协议的制约,它的约束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这两部公文书与司法文书的作用和效力,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部分文书在启动和推进法律活动中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独立于司法文书之外的民用法律文书。二是诉讼文书这一名称,它也是某些司法机关经常使用的一个文书述语。顾名思义,诉讼文书应该是专指涉及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既包括司法文书,也包括涉及诉讼的民用法律文书,如案件当事人自书或律师代书的各类诉状等法律文书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民用法律文书中的非诉讼文书以及公证文书、仲裁文书等自然应该排除在诉讼文书这外。总之,学生在了解法律文书这一概念内涵的同时,也应了解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这两个与法律文书相关名称间的交叉或包容的错综关系。 2、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法律文书的特点:1)主旨的鲜明性。2)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 3、简述法律文书的主要作用。 答:主要作用: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裁体;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4、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答: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要求写明的事实要素,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刑事案件的案情叙述;另一类是有关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案情叙述(包括大量的非诉讼案件的事实叙述)。前者要求写明作案(指构成的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作案人的态度以及证据等。后者围绕着当事人各方的纠纷事实来记叙,包括纠纷的内容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纠纷的发展过程(起因、过程、结局),各方的争执意见以及证据。 5、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答: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也是主旨的集中体现。叙写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1)依法制作,突出主旨;(2)遵循格式,事项规范;(3)综合表达,叙议这主;(4)写清事实,掌握要领;(5)分析事理,以法为据;(6)说明情况,乘法明晰;(7)语方精确,朴实庄重;(8)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6、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据。它的功能有两点: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7、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立案的事实依据。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3)侦查计划: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8、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 答:正文。写明:简要案情;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联系人、联系电话;附项(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等。 9、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权利的工具,具有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 10、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定文件,具有启动审查起诉的作用。本文书记载着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案件的结论性意见,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1、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写明: (1)办案简况。写明:A、案由和案件来源。表述为“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一案,由ⅹⅹⅹ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B、办案过程。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C、过渡性文字。写明“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案,现已侦查终结。 (2)案件事实。以“经依法侦查查明:”为开头语,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⑶证据。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引出证据的列举;列举完后另起一段写明“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⑷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⑸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ⅹⅹⅹ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ⅹⅹ条第ⅹ款,涉嫌ⅹⅹ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现将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12、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13、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有何功能? 答: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 14、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