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庄浪县紫荆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050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浪县紫荆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庄浪县紫荆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浪县紫荆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一历史 命题人:杨广平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 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座位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保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政策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嬴政的个人能力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3.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制度(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行省制,使行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B.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的原材料和商品销售市场 C.清政府政治腐败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6.《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7.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这场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9.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井冈山道路 1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一国两制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2.从“文革”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民主法制建设 C.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制 D.阶级斗争必须常抓不懈 13.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日关系的改善 15.“在我们中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阐述上面这段话的主人公及场合,最有可能是( ) A.1950年1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B.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C.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D.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16.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 )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军事制度 C.两种社会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 17.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一个雅典公民不会碰到的事情是( )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被流放国外10年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18.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十二铜表法》 19.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公民法的颁布 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民法大全》的编纂 20.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奴隶制的逐渐衰落 B.版图的不断扩展 C.自由民的日趋增多 D.法理的不断完善 21.下列有关英国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B、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其成员是各部大臣 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D、内阁成员是由国王提名任命的 22.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3.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君主立宪制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 D.总统制 24.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奥郎德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掌握国家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的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 25.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指( ) A.资本主义发展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D.民族解放运动时代 26.列宁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重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 A.英.法.美 B.英.法.德 C.法.美.德 D.英.美.德 27.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7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28.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④十月革命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9.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欧洲共同体 两级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 两级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30.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31、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32、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盟成立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④欧元正式启用(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3.2008年10月9日,流落缅甸65载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湖南桃源县的老家,他激动万分,老泪纵横。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4. 2007年9月19日,由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被第62届联大拒绝列入本届联大会议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2008年3月22日,陈水扁当局处心积虑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以“公投”之名行“台独”之实的阴险图谋遭致失败。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得到国际法的充分确认 ②台独势力违背了“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在台湾基本实现 ④台独势力违背了台湾同胞与整个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36.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独势力 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 37.曾经在“文革”中受到错误批判和打击的原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1979年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的深刻教训是( ) A.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D.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38.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 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 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 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9.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40.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其中第41题12分,第42题10分,第43题16分, 第44题12分,共50分。) 41. (12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中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化”指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2分)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3)根据材料三概述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3分)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5分) 42. (10分)近年来钓鱼岛事件再次引发了中日之间摩擦与博弈,严重影响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摘自某条约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 来,……战真未可逆料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 惨害所及,。……此朕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945年《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 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扣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l)据材料一判断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一场战争的产物?(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日本对外宣战的理由。(3分) (3)材料三中推动日本深刻反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日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有何重要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材料二: “我要求在今晚利用电视台的这段时间,是为了宣布我们为了建立世界持久和平而作的努力中的一件大事。……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何种外交政策?(2分) (2)材料二中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中美恢复和改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4分)试分析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三段材料,概括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谈一下自己的认识。(4分) 44 (12分).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