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2896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为半干旱地区。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也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

2、山冈底斯山。此线以东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即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或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则难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地势界线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形区界线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长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秦岭:汉江谷地与渭河平原大巴山:汉江谷地与四川盆地祁连山: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南岭: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内流区

3、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一月此线以北越向北方气温越低,越向南,气温越高。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水系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秦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南岭淮河水系与海河水系:黄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年太阳辐射量线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十分丰富,特别是青藏地区和新疆南部,太阳辐射

4、尤其丰富。这条线以东、以南地区太阳辐射弱。我国的人文地理界线1人口分界线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而此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绝大部分,但却是地广人稀。2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与旱地为主的耕地分界线秦岭淮河线3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在北方的分界线也可以以大兴安岭及长城为界,大兴安岭以东及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耕作业为主,大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秦岭一淮河一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黄土高原的南界;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