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一 ) 年级 ( 上 ) 期 (数学) 学科
备 课
主 题
比 大 小
中心
发言人
金
以
诺
参 加
人 员
王时香 刘玉萍 肖鹏程 李卫平 易晓琪 申文乐
备课时间
2014.9.14
备课地点
一教办
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
备课组意见
一、
教学
目标
(分析)
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同意
二、
学习
目标
(分析)
1. 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 通过小猴分水果的过程,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3.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意
三、
教学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突破办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课件演示等方式来突破难点。
同意
四、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同意
五、
教学
准备
动物水果教具学具、课件一套
同意
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
备课组意见
六、
教
学
过
程
一、生活引入,感知新知
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想去秋游吗?茂密的大森林里,三只可爱的小猴子共进午餐,正在分水果。(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共同观察)。都有哪些水果?各是什么呢?如果每只小猴吃一个桃、一个梨、一个香蕉,够分吗?
二、 学前检测,激发兴趣
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几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揭示课题。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哪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比大小》)
三、 新知自学:
探究一:
1、 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猴子和桃同样多。
(点击媒体演示: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
2、认识等号。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媒体出示:=)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 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探究二:
1、知道小于。
(媒体出示:猴子与梨图。)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
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
2、认识“<”。
师:猴子有3只,梨有4只,(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梨图,媒体出示:3,4)3比4小,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看看数学家用的是小于号。
(板书:3<4 ,读作:3小于4;师带领学生读。)
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
(2)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3)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
…… )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尖头小,对小数。
探究三:
1、 知道大于。
(媒体出示:猴子与香蕉图。)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猴子有3只,香蕉有2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
2、认识“>”。
师:猴子有3只,香蕉只有2根,3比2大,怎么表示3比2大呢?
师:数学家发明了大于号。(点击媒体出示:>。)
(教师板书:3>2 ;读作:3大于2;带领学生读。)
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
(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
(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 )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开口大,朝大数。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四、 组内探究、汇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认识了“>”“<”和“=”。
你们学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
1、 教师随机出示大于和小于的卡片,学生回答
2、 做17页 做一做
3、 比大小的游戏
(老师先拿出两个数字,请学生选符号填进去;然后学生小组合作)
4、口诀 大数在前用大于,
小数在前用小于,
相同数间用等于;
大大嘴巴朝大数,
尖尖嘴巴朝小数。
四、当堂检测:
1.完成导学案中的当堂检测
五、全课总结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和“=”)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帮小猴子解决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19页练习三第6、7题
及时的进行旧知的巩固,回忆,进而进行新知的探究学习。
让学生自学后进行小组探究,可以及时解决部分学生的疑惑,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巩固知识。
通过分为男生女生分工观察的形式观察分针时针的走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学习习惯。
铃声一响就进行限时整理桌面,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时间,让孩子珍惜分分秒秒。
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
备课组意见
七、
板
书
设
计
比 大 小
3 4 3 2
3=3 3<4 3>2
等于号 小于号 大于号
3等于3 3小于4 3大于2
板书简洁明了
八、
教
学
效
果
反
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上课时,我以秋游的故事引入课题,自然、形象的将学生带人到学习的状态中来,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指导学法,同时,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学生学会了用“>”“<”和“=”这些符号比较数的大小。不仅拥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还在实践中拥有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