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设 计 者
时 间 授课年级 四年级下册
章节名称
小数的加减法一
课 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让学生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投影仪、主题图、课件
教学策略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
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及二次备课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
新课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 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 3.00 =( ) 0.200 =( )
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根据是什么?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课件
复习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
新知
环
节
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 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 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加、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 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5) 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1.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4.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5.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达标
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完成做一做
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十七 1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练习十七 2
个性化
教学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复习学过的知识
谈话揭示课题
观察题目要求,提出问题
动手计算,探讨计算方法。
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 4 5 6. 4 5
+ 4. 2 9 - 4. 2 9
10. 7 4 2. 1 6
小 数 点 要 对 齐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