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政治选择题专项训练(九)
1.同学三年,小明是眼看着“豆芽”如何变成“沙发土豆”的,因为“豆芽”每天有超过3个小时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而且边玩边吃,不断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零食。从“豆芽”到“沙发土豆”的变化过程说明( )
①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是平衡或静止状态的打破 ④量变是平衡或静止状态的保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全年经济增速为7%左右,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2014年的7.4%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近200万枚的五铢钱、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还有编钟、铁编磬和车马坑,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年8月12日,在成绵高速绵阳往成都方向处,一辆货车发生侧翻,车上20多吨梨子散落一地,引起附近村民疯抢。哄抢者真的缺少这些物资吗?并非如此,一是占便宜的心态,二是凑热闹的本能,有好处为什么不去捞点儿?这是国人的常规心态,即便是我们早已是衣食无忧。这说明( )
①尽管客观上生活富足,但意识容易指导人们作出破坏社会的行为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从众心理支配下的人的行为是错误的④要完善上层建筑来化解社会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面对二孩政策全面放开,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反应各异。有人把它总结为:60后抱头,70后犹豫,80后痛苦,90后无所谓,00后容我想想。他(她)们的不同反应表明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会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中国的名言警句和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④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合作研究了“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课题,通过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统计研究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心胸狭隘、损人利己的人,而后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到2倍。从而得出结论: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由此可见
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目的性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9.“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
①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2015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给刘贵芳的回信中,肯定了刘贵芳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的义举,指出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是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勉励刘贵芳创办的养老院走出新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总理的回信告诫我们( )
①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前提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复函》,同意在上海市等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寻求出国内贸易流通的新体制。这一做法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要坚持由普遍到特殊,再由特殊到普遍的工作方法
C.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D.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敢于承认矛盾,解决矛盾
13.无论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还是实现中国梦,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党的建设,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反腐倡廉,都需要全体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地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实际工作。这是因为( )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事情办好
③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实验期”。这意味着“十三五”时期( )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②应该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③总体上仍然处于渐进的量变阶段 ④要果断抓住时机实现质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2015年8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工作。依据决定要求,我国将在全国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这一决定的理论依据是(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发展起重要作用
③变革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17.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被作为一种代步工具,骑自行车还能“骑”出健康,“骑”出个性和时尚。人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并不“丢份儿”,反而是体现车主够年轻、够健康、够自信的时尚标签。它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国藩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纪鸿、曾广钧、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没有一个败家子。其中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 )
①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5G是超越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一个无缝的升级。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0.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2.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2016年2月12日,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次发现科学意义重大,因为引力波可以直接与宇宙大爆炸连接。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由此可见( )
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④人类总有一天可以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这意味着扶贫工作要( )
①从扶贫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扶贫措施 ②抓住时机,促成扶贫工作的精准飞跃
③具体分析造成扶贫对象贫困的具体原因 ④将扶贫力度与贫困户的自立自强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业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功劳不小。然而,我国还不能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巨额补贴,必须集中有限财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这说明(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农业补贴对粮食丰产起决定作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国情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有差异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农业补贴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长叹,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从哲学角度看,“成与败”的转化警示我们
①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到勤俭和戒奢②明辨是非,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③加快改革,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高二第二学期政治选择题专项训练(十)
1.“沁虽主于一身,而实管科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现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现唯心主义现点 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2014年10月8日,全球多地现月全食景观,这也是今年中国民众唯一一次可以观察的月全食。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现在都能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
C.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4.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
①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在真正诗的作品里,思想不是以教条方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构成充溢在作品里的作品灵魂,像光充溢在水晶体里一般。”优秀的文艺作品,凭借文艺诉诸形象、唤起感受、直抵心灵的审美特质,让思想获得了有力的表达和传播。这表明( )
①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②人的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艺术创作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对象世界的观念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下列成语能够正确反映人类意识产生的逻辑进程的一组是( )
①水滴石穿 ②谈虎色变 ③惊弓之鸟 ④春暖花开
A.①一④一②一③ B.④一①一②一③ C.④一①一③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
7.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引力波。上世纪90年代,探测需要的技术条件逐渐趋于成熟,并于1999年建成“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终于在2015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过程反映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改造世界是认识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5年10月1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回答下列问题。
8.有人担心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可能使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而在一年多的运营实践中,滴滴专车平台通过对汽车、乘客资源的灵活匹配,出行便捷、高效,也让数百万司机获得了工作机会。这表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具有创造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人的认识与认识对象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对于网约车不允许共享私家车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不以盈利为目的、双方共同分担出行成本的合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交通部门会鼓励它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的态度表明(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②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④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在中国古代意象系统中,“柳”是一种具有特定美学意义的意象。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出现这些对“柳”的认识的原因是( )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材料说明
①两岸同胞应不断丰富彼此的联系形式 ②两岸同胞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③两岸矛盾的消除将使两岸关系更加紧密 ④两岸同胞之间的联系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人体的协调和平衡这一理论( )
①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②体现了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相加
③表明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统帅作用 ④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在北京农业嘉年华上得到展示。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成果说明( )
①人能够根据事物的属性加以利用 ②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摆脱规律的制约 ④创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的发展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体现的哲理是( )
①价值选择促使人们清醒认识和正视历史 ②认识历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价值观对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有积极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②矛盾是事情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和法治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③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殊性,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作用各不相同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既要深化改革又要依法治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李克强总理在2015奶奶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5年9月,时隔11年,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在女排世界杯赛中荣膺冠军。比赛中,女排姑娘技术上打的漂亮,精神上更令人动容,她们在困境中不服输的那股劲儿,是很多中国人熟悉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启示我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
A.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侧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C.要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前提 D.要有不服输的精神,没有条件也要成功
19.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长叹,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从哲学角度看,“成与败”的转化警示我们( )
①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到勤俭和戒奢②明辨是非,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③加快改革,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梦幻般的发展屡屡震撼世界。在一些人心目当中,中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而就在前不久,作为美国政策制定重要依据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提出,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
①登高望远,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彰显决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从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到“蛟龙”潜海刷新中国深度,“嫦娥”飞天标注中国高度,再到经济总量突破60万亿元的“中国奇迹”,当代中国的每一次跨越,无不凝结着广大劳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无不昭示着中国梦的美好前景。这生动地体现(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③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智能手机的功能已超出了其单纯的通讯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聊天、玩游戏、刷微博、购物……给我们带来快乐与便利,但,人们也在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说明( )
A.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D.新事物成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24.浙商的灵活如浙江的水,舒缓有溪,低吁浅唱;陡峭有瀑,虎啸龙吟。浙商如水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浙商具有勃勃生机,是因为( )
①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②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③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濒临太平洋,台风影响的频繁程度位居全国第四位。台风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给福建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对台风研究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
③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尊重和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