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5课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26311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5课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教 案 设 计 二次备课 5.《伤仲永》 第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上课时间:2016-03-0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难点】积累重要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过程】 一、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物传记代表作有《伤仲永》,游记有《游褒禅山记》。诗歌代表作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梅花》以及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王安石根据实例写了这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伤仲永》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献。 二、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释义、翻译全文、断句,朗读与背诵。 三、字词积累 1、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仲永( ) 隶( ) 泯然( ) 扳( ) 称( ) 邑( ) 耶( ) 环谒( ) 2、重点实词解释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并自为其名: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得为众人而已耶: 3、找出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贤于材人远矣( ) 4、古今异义 未尝识书具(古义: 今义: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 )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 今义: ) 泯然众人矣(古义: 今义: ) 固众人(古义: 今义: ) 5、一词多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自 并自为其名( ) 余闻之也久( ) 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忽啼求之( ) 之 借旁近与之( ) 余闻之也久( ) 6、词类活用 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宾客其父( ) 利其然( ) 伤仲永(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7、特殊句式 省略句: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句首省略主语“仲永”) 不使学(“使”后面省略宾语“仲永”)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令”前省略主语“余”,“令”后面省略宾语“之”) 判断句: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状语后置,应为“日扳仲永于邑人环谒”)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应为“自扬州还”)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