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小数乘法解决问题(2)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3.通过回顾与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教学课时1课时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1. 同学们,你们都乘坐过出租车吧!你知道出租车是怎样收费的吗?(PPT课件演示。)2. 出租车
2、的收费标准是采用分段计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3.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一)阅读与理解1. 呈现情境,明确问题。(1)出示例9的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暂不出示收费标准。)(2)提问:这一情境中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出租车的收费标准。)(3)出示收费标准(PPT课件演示)。2. 读懂图文,摘录信息。(教师逐步板书或PPT课件适时演示。)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1)收费标准:3 km以内: 7元;超过3 km: 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2)行驶里程:6.3 km。3.
3、集体交流,理解标准。(PPT课件突出显示。)(1)“3 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出租车从起步到行驶3 km里程,应付的车费都是7元。)(2)你为什么认为“3 km以内7元”包括3 km呢?(因为“超过”3 km,每千米就要按1.5元收费。)(3)超过3 km后就要按每千米1.5元的标准收费,并且不足1 km按1 km计算。这里“不足1 km按1 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举例说明吗?(4)问题中行驶里程是6.3 km,根据收费标准,应按多少千米收费呢?(用“进一法”取整数,按7 km收费。)4. 教师归纳,概括要点。(PPT课件演示。)(1)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3 km以内
4、是一个收费标准,为一段;超过3 km又是一个收费标准,又为一段。(2)超过3 km部分,不足1 km要按1 km计算,也就是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二)分析与解答1.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答。(1)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也理解了这个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分两段计费的,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2)学生尝试解答。预设一:71.547613(元);预设二:1.5710.5(元),71.532.5(元),10.52.513(元)。2. 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PPT课件适时演示解答过程。)(1)预设一(分段计算):生:我是分两段计算的,前面3 k
5、m为一段,应付车费7元;后面4 km为一段,每千米1.5元,应付车费是1.546(元);再把两段应付的车费合起来就是13元。师(质疑):后面一段里程为什么是4 km,计算后面一段车费为什么用“1.54”?生:根据收费标准,6.3 km按7 km计算,前面一段是3 km,后面一段就是4 km,所以计算后面一段的车费就应该用“1.54”。(2)预设二(先假设再调整):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生:我是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答的,先假设总里程7 km都按每千米1.5元计算,结果是10.5元;而这样前面3 km的费用少算了71.532.5(元);再来调整,用10.5元加上少算的2.5元,所以应付车费1
6、3元。3. 引导学生积累解决分段计费实际问题的经验。(1)变换例题条件:如果行驶里程是8.4 km,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车费吗?如果行驶里程是9.8 km呢?(PPT课件演示。)(2)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3)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解答过程。)(三)回顾与反思1. 回顾。(1)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都具有什么特点?(2)这些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2. 反思用“分段计算”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PPT课件呈现。)(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71.5(总里程3)
7、。(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7元去加后段里程的车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收费标准,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7元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需要计算出后段里程的车费,再和7元相加,就求出了应付的车费。)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3. 反思用“先假设再调整”方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与方法。(1)呈现例题及变式题的解答过程。(PPT课件呈现。)(2)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揭示规律(PPT课件演示):应付车费1.5总里程2.5。(4)质疑:为什么总是用假设车费再加上2.5元?(引导学生说出:如果把所有里程都假设为每千米1.5元,那么前段里程3 km的车费就只算了4.5元,少算了2
8、.5元。所以,算出假设车费后,再加上2.5元才是应付的车费。)4. 教师归纳。(1)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发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找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PPT课件演示。)(2)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对解答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从中发现所蕴含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5. 拓展(制作、应用出租车价格表)。(1)这节课,我们用两种方法解决了乘出租车付费的实际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制作价格表的方法来解决乘出租车付费的问题。(2)你能完成下面的出租车价格表吗? (PPT课件出示价格表。)(3)学生完成出租车价格表。(教材第
9、16页。)(4)思考: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行驶里程与出租车费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PPT课件呈现。)(5)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PPT课件呈现。)妈妈坐出租车行驶了7.2 km,应付车费多少钱?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下车后付了16元车费,他至少乘坐了多少千米?至多呢?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升(一)基本应用练习四第7题。(1)理解题意:你怎样理解“合影价格表”中的信息?问题“一共需付多少钱”是分哪两段计费?(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二)拓展应用1. 练习四第8题。(1)理解题意:这道题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什
10、么问题?它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集体交流:通话时间8分29秒应该按几分钟计算?你是怎样解答的? 2. 练习四第9题。(1)理解题意:这道题里有几种收费标准?解答这道题除了考虑分段计费外,还要区分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第(1)问的?第(2)问呢?(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1.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1.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6题。2. 家庭作业。(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