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频考点训练13.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19003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考点训练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频考点训练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训练(十三)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广东省揭阳市高考模拟)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学校周围严禁开设网吧,但我市一些中小学校附近,网吧几乎“泛滥成灾”,学校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B.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倒胃口。 C.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上,那些相对直白的,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那些无法直译的,又为什么非要照猫画虎地搞出一些中国人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翻译来呢? D.前不久,台湾《壹周刊》报道了前领导人陈水扁密汇新台币3亿元出境洗钱的事件,人们纷纷街谈巷议这一空前的丑闻。 解析 A.重复累赘。三令五申:再三命令和告诫。B.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适用对象不当。C.照猫画虎:照着样子模仿,这里比喻僵死的直译。D.街谈巷议:指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名词性质,后不能加宾语。 答案 C 2.(2014·江西省抚州五校5月联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解析 A.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B.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成分残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答案 D 3.(2014·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三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预料的变化,明星的概念大大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 ②一方面,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 ③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了体育明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 ④一方面,从明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 ⑤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 ⑥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 A.⑤①④②⑥③    B.⑤④⑥②①③ C.②①⑤④⑥③ D.④⑥②①⑤③ 解析 ⑤应该是承接着②①的,讲“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这个内容的,不能放在第一句,所以排除了A、B;②中的“一方面,更关键之点是”中的“更”字提示我们,这应该讲的是另一方面,所以②不能放在④前,这样也排除了C;而且⑥是承④的“周期更短,速度更快”,①是对②的举例,⑤是对②①进一步的阐释,③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选D。 答案 D 4.(2014·广东省深圳市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②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自己撰写墓志铭,他认为:“最好的人生格言就是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 ③当代新兴的“三行墓志铭”深受大学生热捧。他们或以此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感恩生命,体现“向死而生”的价值追求,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哀思和传递感动。 ④“三行墓志铭”既可写给自己、亡故亲友,也可写给历史人物及偶像。 ⑤“三行墓志铭”共三行,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可以是励志体,例如:“这里长眠着/一个普通的人/但他活得像自己——致自己”;可以是调侃体,如“我/从此/不再失眠——致自己”;可以是概括体,如“你走了/却把流浪的一生/烙在了我们深深的回忆中——致三毛”。 (1)请给“三行墓志铭”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自己或某一位逝去的名人写一则“三行墓志铭”,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唐山市摸底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_______________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答案 (1)三行墓志铭是当代新兴的用三行文字给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以表达哀思和传递感动的一种悼念性文体。 (2)示例:①哭着来/哭笑不得地长大/笑着走(致自己)。②这个世界让我念念不忘/躺在这里/用余下的时间向记忆倒戈(致自己)。③这里长眠着/一个普通的人/但他活得像自己(致自己)。④踏歌而来/大笑而逝/吾魂同山阿(致自己)。⑤太阳的儿子/乘着梦想之马/以死亡祭奠新生(致海子)。⑥酒逢千杯知己少/我干了/你随意(致辛弃疾)。⑦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致聂耳)(1)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2)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3)心理问题 5.(2014·浙江温州八校联考)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召见”改为“邀请”。 (2)“于百忙之中抽身”改为“有幸”。 (3)“惊闻”改为“欣闻”。 (4)“大快人心”改为“倍感高兴”。 (5)“鼎力”改为“大力”。“死难者:300000”表达效果好。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等,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慑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答出2点即可) 5.(2014·甘肃省嘉峪关一中六模)某校举行20年校庆大典,特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该校友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即兴演讲,不料,才开讲了几句,台下就一片哗然。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多次接到母校的召见函,总因各种事务缠身未能成行。今天,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惊闻母校20年庆典,能与同学们一起为母校过生日,大快人心。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些经验或教训。同学们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河南省豫南五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阮郎归 梅词 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 ①儿家:我家。 6.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在句中指代梅花,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7.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 8.(2014·贵州省六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五) 9.唐·刘禹锡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北宋·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北宋·苏轼 记承天诗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2.《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风景自在人心 2014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什么是瞬息?瞬息是流星,是昙花,是短暂的。什么是永恒?永恒是星子,是奔涌的河流,是昼夜不息,无论我们看见与否都始终存在着。但其实永恒是由无数个瞬息汇成,永恒也正是由一个个瞬息来体现。 自古便有无数皇帝迷恋丹药痴迷于永恒。中外都有“神创论”和“不死说”,其实也不过是人对永恒的一种寄托,一种对短暂的抗拒、畏怕。人们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短暂的抗拒仿佛从始至终都那么清晰。但其实,无论是瞬息还是永恒,风景自在人心。 众所周知,人们都爱看流星,也都对飘落在衣襟上转瞬即逝的小雪花赞美不已,但它们的生命于山川、江河、云阳亦是瞬息。我们都相信自然规律是有道理的。身为转瞬即逝的流星,它在划过夜空的时候,恰恰也衬出了星子的永恒;我们的存在,这一个个短暂的生命也恰好证明了自然的永恒。就像那蟪蛄、蚍蜉与冥灵、大椿,不也正因生命的短暂或永恒而拥有了神秘、撩人心弦的力量! 永恒与瞬息不仅相辅相成,它们还是相依相偎的亲密伴侣。试想,如果夜空中万年、亿年都只有一片一样的星辰;试想,土地上只有那几千年巍然屹立的山和只知不舍昼夜奔流的河,大椿也只是一棵不死的树啊!那将是多么孤独、多么可悲的世界!是的,永恒若少了瞬息,迎来的将是万劫不复!正是瞬息拥抱了永恒,永恒才有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两种不同的风景,两种不同的领悟。人的心境不同,窗外的风景便截然不同。 于是,永恒在我们的指缝、青丝间穿过;月光月月、天天穿过闺窗;指瘦发白,粉黛渐渐失了颜色……就像这句话:生活中看得见的事物是短暂的,看不见的事物才是永恒的。时间就是那透明的、难以捉摸的无形,我们这些生命则是顺着它流淌的小舟,最终都将会和着这无声的“叮咚”归到那永恒中去。那时我们的精神就成了无形,洞悉瞬息,在任何生命都不知如何逆行的河上,轻推着小舟将瞬息揉进了永恒,就像那流星的光辉,永远地停留在天际……此刻,我仿佛在舟篷中感到了熹微的晨光。啊!不知东方之既白。 阅卷组点评: 文章构思新颖,采用递进式结构,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诠释了人生中的瞬息与永恒。开篇简洁,直截了当地提出“什么是瞬息?什么是永恒?”这两个问题。中间采用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事物——雪花、山川、江河、云阳、星子、蟪蛄、蚍蜉、冥灵、大椿——充分说理,深入阐述瞬息与永恒的辩证关系:每一个瞬间的精彩都构成了人生永恒的风景。最后,考生强调面对如梭的日子,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时间终将流逝,但生命应该溯流而上,让流星的光辉永远停留在天际。 核心亮点: 构思新颖 说理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