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学科课时计划 主备人:高东玲 总序号_7_课题主题素材积累课型学法指导教师高东玲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事例素材的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独立进行事例素材积累,做到叙议结合,语言简洁。2、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重 点掌握积累事例素材的方法,能根据课文内容独立进行事例素材积累。难 点素材积累中能做到叙议结合,语言简洁。教学准备优秀作文片段、PPT课件教法学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活动一、导入:(2分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那么在一篇作文中“米”指的是什么呢? 对,就是事件,也是素材。只有充足的素材积累,才能让
2、你在作文中行云流水,如有神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怎样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让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二、方法探究:(13分钟)1、出示优秀作文片段:莫言,出身贫卑,坚持梦想不放弃,终获诺贝尔奖。几十年前,他只是一个为其他人读书的少年,却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打算着用这些得来的知识干一番伟业,失败过很多次却从未想过放弃,一遍遍地改稿,一次次地投稿,几十年如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台,创造了自己的神话。莫言纵使出身卑微却决不放弃,一点点的坚持,光芒在天地间闪耀。过渡语:这段突出莫言的什么精神?你发现这段文字包含哪些方面了吗?每一方面要注意什么?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1)精
3、神定位:紧扣作文主题,高度凝练。(2)事迹概括:语言简洁,叙议结合,突出精神。(3)议论评价:回扣主题,画龙点睛。三、实战演练:请从邓稼先、沥尽肝胆写春秋文章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进行素材积累。方法指导:先确定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质,再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最后用议论抒情的语言赞颂人物精神(150字左右)。感点定位:奉献、爱国、坚持1、 自主完成(10分钟)2、 小组交流修改(5分钟)3、 班级展示(10分钟)四、作业:修改完善自己的素材积累,整理在积累本上。教师讲述导语,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思考并回答,理解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教师出示语段,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明确素材积累的方法。教师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方法和时间。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语段课堂展示。教师巡视认真倾听教学后记1、 成功之处:学生能根据所给范例,明确人物素材积累的包含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建立从课文积累素材的意识。2、 不足之处:(1) 学生不能围绕所确定的人物精神进行叙事,中心不明确。(2) 叙事语言不简洁,不能做到叙议结合。(3) 语言平淡,缺少感染力。3、 改进措施:(1) 提供邓稼先、吴孟超的颁奖词,让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的运用,提高语言表现力。(2) 优秀习作展评,为学生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