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生产教育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8217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教育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教育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序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保护公司的持续高速发展,现编印了“石家庄合佳保健品有限公司员工安全手册”。全体员工人手一册,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 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术,遵守规章制度,是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这次编印的“员工安全手册”采取问答的形式,集“安全教育”、“安全急救知识”、“事故管理”、“石家庄合佳保健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于一册,内容实用,简单易懂,是全体员工学习掌握安全知识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目录 第一章 安全教育……………………(1) 第二章 安全基础知识………………(3) 第三章 安全防范知识……………(18) 一、 防火防爆…………………(18) 二、 电气知识…………………(25) 三、 工业卫生…………………(31) 四、 压力容器…………………(45) 五、 特种作业…………………(47) 六、 设 备…………………(53) 七、 劳动保护…………………(54) 第四章 急救知识……………………(55) 第五章 事故管理……………………(63) 附录1 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8) 附录2 公司奖罚细则……………(111) 第一章 安全教育 1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班组)教育。 2.全员安全教育 是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定期安全教育。目的是全面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不断增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技术素质。 3.安全教育分为几种 (1)三级(公司、车间、班组)安全教育 (2)日常安全教育 (3)调岗安全教育 (4)复工安全教育 (5)“五新”安全教育 (6)特种作业安全技术教育 4.三级安全教育的基本要求 (1)车间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分配岗位后,由组长或包教的师傅进行教育。 (2)三级安全教育要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成绩填入职工安全档案和三级安全教育台帐 5.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 (1)介绍本班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 (2)介绍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可用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去剖析讲解; (3)讲解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进行遵章守纪教育; (4)介绍班组安全活动内容及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 (5)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6)讲解本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及急救方法; (7)经三级教育后,要留存考试卷,考试成绩要记入职工教育档案;教育人、被教育人要分别在职工教育档案签名;职工安全档案有受教育人交车间安全员保管。 第二章 安全基础知识 6.安全是指能够预知某个过程的危险因素,以及为消除这方面的危险因素儿采取的手段、技术、方法。 7.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8. “三违” 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9. “三同时”原则 即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0. “三同步”原则 企业在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进行机构改革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相应的与之间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运作投产。 11. “三责任”制 是对企业生产领导提出的工作要求,即企业多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向上级负责,向职工负责,向职工负责”。 12. “三不伤害”活动 即对职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全员安全教育活动。 13“.三落实”活动 即企业生产班组的每周安全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14.三定四不准 “三定”指各级检查组织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逐项分析研究,编制隐患整改计划,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做到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 “四不准”指凡是班组能整改的不推工段,工段能整改的不推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推上级部门。 15. “三点控制” 即对生产现场“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要进行强化控制管理,进行挂牌制,表明其危险或危害的的性质、类型、定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警示人员。 16. “四查五整顿”活动 “四查”是:查领导、查思想、查隐患、查制度,“五整顿”是:整顿劳动纪律、整顿操作纪律、整顿工艺纪律、整顿工作纪律、整顿施工纪律。 17“.四全”安全管理方法 全员—从公司领导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实习人员)都要管安全; 全面—从生产、经营、基建、科研到后勤服务的各单位、部门都要抓安全; 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各项环节都要自始至终的做安全工作; 全天候—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管什么天气,不论什么环境,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安全。 总之,“四全”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18.六同时(六同步) 是指工厂、车间、班组在计划、布置、承包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承包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9.定制管理 为了保障生产,在车间或岗位现场,从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其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作等的位置要规范,文明管理,要进行科学物流设计。 20.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生产领导者,如下指挥或管理做法都是违章指挥: 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更改安全工艺和操作规程;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无“做公证”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越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进行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21.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主要是针对现场的操作工人,如下行为都是违章作业的不良现象: 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总之,违反了劳动生产岗位安全规章好制度的作业行为都是违章作业表现。 22.违反劳动纪律 不同行业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条例,都对劳动纪律作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如果在生产工作中违反了有关劳动纪律的规定,并导致不良后果,就会受到应有的处罚。例如: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烟区吸烟、动火;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警告、安全标示等不得任意拆除和随意挪动等等。 23.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要求认识安全与生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要求安全工作要是前做好,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事故的科学预测和分析;从本质安全入手,加强预防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24.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的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要求认识安全与生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的一的原则,“预防为主”要求安全工作要事前做好,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事故的科学预测和分析;从本质安全入手,强化预防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25.目前国家实行的安全工作体系 企业负责、国家监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26.安全管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 27.安全管理的手段 有法制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 28.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治伤亡事故的发生,是劳动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 29.安全生产的目的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大的目的就是保护劳动者咋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具体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展控制工伤的活动、减少或消灭工伤事故,保障劳动者地安全进行生产建设; (2) 积极开展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活动,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 搞好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有适当的休息时间,经常保持充沛的经历,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4) 针对妇女和未成年工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0.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要管安全点的原则。 3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 就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企业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32.工人安全生产职责 (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规作业,并制止他人的违规作业行为; (2)精心操作,严格按工艺已条件操作,坚持操作复核制度,原始记录整洁、准确、可靠;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班中严格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岗位不能消除的药及时向领导反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发生事故如实发硬,参加班组的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查明责任,提出防范; (4)严格执行持证上岗操作制度,遵守岗位操作法,有权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方法措施; (5)爱护和正确使用岗位设备、工具、防护器具和消防用具; (6)参加班组安全活动,积极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搞好作业现场卫生,环境要整洁,实现文明生产。 33.班组长(工段长)安全职责 (1)负责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公司、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决定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本班组职工的安全负责。 (2)负责对新工人(实习、代培、调换工种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岗位操作教育,指定带领师傅,在学习期间不准安排独立作业; (3)组织开好班前、班后会,做到咋布置、检查、总结总做的同时,必须同时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工作。布置安全工作必须有针对性,要具体、清楚,并有记录; (4)认真执行安全交接制度,班组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即使上报,认真落实班组安全计划措施,保证本班组一切设备(机电设备、安全卫生设施、防火工具、建筑物)处于安全良好状态; (5)组织落实“安全三保”(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公司),每周安排安全活动日的工作,有记录,把安全内容纳入经济承包工作中,并严格考核; (6)检查、指导防护用品、安全装置的正确使用,坚决制止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对违章违纪严重者有权令其立即停止工作,并向领导报告,严肃处理; (7)发生事故除立即组织抢救外,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重大事故要维护好现场,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8)领导班组人员做到工作场所及通道保持整洁,避免因物品凌乱而堵塞交通或阻碍操作导致引起事故。 34.安全合格班组的条件 (1)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2) 实行目标管理 (3)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 搞好文明生产; (5) 有正常的安全活动; (6) 生产任务完成好。 35.职工上班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上班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长发职工要把发辫放入帽中。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领带工作;上班前及班上不准饮酒; ⑵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没有工作任务不准到其他车间、岗位乱串; ⑶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出动危险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关车,不准无罩开车; ⑷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上班下班前必须切断应切断的电源、汽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等工作,交接双方人员在一起交接清楚,前班工人方准离开; ⑸操作工必须熟练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应定人操作,开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须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操作; ⑹各自安全防护装置、照明、检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⑺高处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工作前必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件; ⑻变电站、危险品库等要害部门,非本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⑼各种消防器材、工具应按消防规范设置齐全,不准随便动用。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⑽发生事故必须立即逐级上报、组织抢救和保护事故现场,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36.哪些行为属于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包括; ⑴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等; ⑵造成安全装置失败:如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了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⑶使用不安全设备:如面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⑷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如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等; ⑸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如易燃易爆场合擅自使用明火等; ⑹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焊接、清扫等; 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忽视其作用:如未带护目镜或面罩,未佩带安全带、安全帽等; (8)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着肥大衣服,操作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十戴手套等; 37.“三项制度”和“五项规定” 三项制度是指《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五项规定是指《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几项规定》,其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编制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3)安全生产教育; (4)安全生产定期检查 (5)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8.生产区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不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9)检查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接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4) 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39.操作工的六严格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严格执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40.安全检查的方法 一般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1)经常性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车间和班级干部及职工对安全工作场所进行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其目的十辨别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加以控制和整改,以防止事故发生; (2)定期检查:是企业主管部根据生产活动情况组织的全面安全检查,如季节性检查、季度检查、年中或全年检查等; (3)专业性检查:是根据设备和工艺特点进行的专业检查,如电气、电动葫芦、防火、防爆检查等‘ (4)群众性检查:是指发动群众普遍进行的安全检查。 41.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内容 查思想、查制度、查领导、查文明生产、查设备。 42.消防安全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3.消防安全的“四懂、四会” 即:懂本岗位在危险性,懂预防火灾措施,懂扑救火灾方法,懂逃生的方法。 44.国家标准安全标志的分类 它分为禁止标志(红色)、警告标志(黄色)、指令标志(蓝色)、提示标志(绿色)四类。 45.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含义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2)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4)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第三章 安全防范知识 一、防火防爆 46.火灾及其类型 火灾通常只违背人们的一致,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烧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种:(1)可燃气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3)固体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金属火灾。 47.物体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48.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 (1) 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 (2) 加强宣传教育与即使培训; (3) 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 (4) 认证落实防火责任制; (5) 配备好实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49.怎么报火警 报警时首先拨火警电话号119,向接警人讲清下了几项内容: (1) 敬请街道门牌号,单位、着火部位; (2) 讲清什么物品着火; (3) 讲清火势大小; (4) 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50.扑救火灾的方法 一般说有三种方法: (1) 隔离法:将可燃物与或隔离; (2) 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语空气隔离; 51.几种常见的灭火剂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有机筒和钢瓶两部分组成。机筒内盛有干粉,钢瓶内充以二氧化碳气体。使用好似,对着火焰,拔下保险销,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钢筒内,充有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并充填压氮气。使用时,先拔掉安全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在氮气压力作用下,“1211”药剂向外喷出。使用时,灭火器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喷射时人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左右扫射,快速向前推进,要防止回火复燃。 53.扑救电器火灾用什么灭火器效果好 电气火灾灭火器用“122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还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54.那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如下性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 碱金属的金属锂、钠、钾等,碱土金累的金属镁、铯等; (2) 碳化物的碳化钙、碳化钾、碳化钠等; (3) 氢化物类的氢化钠等; (4) 三酸(硫酸、硝酸、盐酸) (5) 轻与水和不溶解水的易燃液体; (6) 有机过氧化物图保险粉等; (7) 高压电气装备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情况下引起的火灾等。 55.审批“动火许可证”时的“五信五不信” (1)相信盲板不相信阀门; (2)相信自己坚持不相信别人介绍; (3)相信分析化验数据不相信感觉和嗅觉; (4)相信逐级签字不相信口头同意; (5)相信科学不相信经验主义。 56.现场“五不动火”管理 (1)置换不彻底不动火; (2)分析不合格不动火; (3)管道不加盲板不动火; (4)没有安全部门确认不动火; (5)没有防火器材及监护人不动火。 57.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设施,禁止动火。 58.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 (1)动火现场必须设专人负责监护动火,并准备足够有效地灭火器材和工具,清除周围易燃物; (2)动火区用坚固不燃的隔板与周围隔开,防止火花飞溅,传动装置要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必须设专人监护和挂警示牌; (3)凡在贮存、输送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的设备和管道容器上动火时,要进行置换清洗及堵上盲板等工作,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 (4)若动火中产生有毒和可燃气体,应设排风换气装置。对贮存易燃易爆物料设备容器表面的动火,要清除设备容器内物料,清洗干净,充满水或惰性气体。如有特殊情况,可按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59.对看火监护人的规定 (1)凡动火地点,一个动火证,至少有一名看火监护人; (2)看或监护人由申请动火单位指派岗位上有经验的人担任。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专人看火监护; (3)凡部分停产、部分生产或单位设备检修时动火,一个动火证,一个动火监护人; (4)凡全车间或全工段停产大修动火,要指派部分掌握全面情况的人看火监护; (5)看火监护人必须做到:检查动火手续是否健全和实现动火证指示的安全措施;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星、火花而引起的着火;对动火者负有抢救和监护的任务。 60.液体根据其闪点分为四级二类 第一类 第一级:闪点在28℃以下; 第二级:闪点在28.1—45℃; 第二类 第三级:闪点在45.1—120℃; 第四级:闪点在120℃以上。 61.爆炸的三个条件 (1)有适量的可燃物; (2)有足够浓度的助燃物; (3)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62.常见起爆火源形成过程 1) 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起爆火源形成过程有: 2) 电、气焊火花,包括直接动火和间接溅入; 3) 电火花,如适用不防爆电机和不防爆电器、电线礠火、继电器动作、电瓶车行驶等; 4) 工艺中产生或存在的,如反应热、压缩机运行中产生的高温、光照、蒸汽热源、高温车间等; 5) 各种明火,如伙房用火、摩擦长生火花、烟筒火花、取暖用火、无阻火器机动车辆的行驶等; 6) 静电作用 7) 可燃物蓄热自然因素等 63.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措施 (贯彻执行合理的岗位安全操作法:严格管理明火;避免摩擦碰撞;消除电气火花;导除静电;厂房通风;装阻电器;装泄压装置。 64.防范其他爆炸事故主要措施 (1)加强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和设备维护,消除跑、冒、滴、漏; (2)易燃易爆场所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加强治理。从设计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使用危险因素小的能源和原料; (3)严格控制各类火源。必须认真落实动火审批制度,要充分做好动火前对设备的置换、检测、现场清理等工作。对危险物品密布的环境,坚决不准动火。要勤检查,严格控制各类其它火源,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有关人员安全意识和自保意识。掌握抢救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护、救护器材; (5)岗位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有效使用。 65.扑救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危险品火灾的方法 可用泡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物质扑救。 66.爆炸危险区的划分 0级区域(简称0区):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 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一般的,严禁在0级区,1级区动火,必须动火时,必须先写动火申请,报公司生产部,批准后方可动火。 67.我公司防爆车间 有氨噻肟酸车间、三嗪环车间、AE—活性脂车间、一厂结晶岗位、液体原理库区等。 68.我公司主要易燃易爆品 甲醇、乙二胺、乙腈等等。 二、电气知识 69.什么是触电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点为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70.触电事故种类 从人体触及带电梯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 可分为: (1)单相触电:是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及一相电体; (2)两相触电:是人体两处同时及两相带电体; (3)跨步电压触电:是人体在接地体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造成的。当人的两脚站在呈现不同点位的地面上时,两脚之间承受电位差。若电力系统一相接地或电流自接地体向大地流散时,将在地面呈现不同的电位分布。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点向外的射线方向上,距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距接地点越远,跨步电压越小;距接地点20米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71.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违反安全操作规章,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3)缺乏电气安全知识,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 (4)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 (5)在高处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触电电并坠落; (6)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 (7)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 (8)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 (9)浴室电源受潮; (10)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 (11)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 (12)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 (13)人蛮干行为导致(包括盲目闯入电气设备遮拦室、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遇损坏落地用手捡拿电线等)。 72.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1)电气作业人员对安全必须高度负责,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安装电器发布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除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电气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绝缘手套、鞋、垫、夹钳、杆和验电笔等辅助安全工具; (2)加强全员的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放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电工作业,使用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3)针对发生触电事故高峰期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事故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以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多雨季节到来之前,要全面组织电气安全检查,对移动式电动工具要列入重点检查,要做好日常对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 73.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只要适当控制保护接地电阻大小,即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内。由于绝缘破或其它原因可能呈现的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74.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保护接零紧密连接,这种安全技术措施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为380/220伏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保护接零的基本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对地短路,把故障部分断开电流,消除触电危险。 75.接地和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其不同处是:其一、保护原理不同。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其二、使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其三、线路结构不同。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的装置也要有地线。 76.重要接地作用 指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连接,其安全作用表现为:降低安全设备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等。 77.电火花 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操作或故障情况下产生的瞬间放电现象。电火花瞬时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可使不燃物如金属熔化,在含爆炸性混合物危险场所,电火花可引起爆炸事故。78.电工作业时悬挂的两种骈枝牌—警告牌、指示牌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把手上应悬挂两种标示牌,一是“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另一个是“禁止合闸,线路上有人工作”。 79.一机一闸制 假设临时线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一个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