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淄博二模)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咨信网zixin.com.cn" /> ‍1.(2013·淄博二模)"/>
收藏 分销(赏)

模块五第16讲演练·高中历史专题冲关.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18185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五第16讲演练·高中历史专题冲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块五第16讲演练·高中历史专题冲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0" style="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span>1.(2013·淄博二模)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 (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 (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第(1)问,材料的核心“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体现了材料的“主张”;结合演说的时间,可以判断该演说主要针对一战后国际关系问题,即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的问题。第(2)问结合史实可知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威尔逊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联盟约,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30年代国联盟约多次被德国日本破坏,二战中国联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 答案:(1)主张:建立单一的强大的国家集团。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 (2)史实:巴黎和会上各国接受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制定国联盟约,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威尔逊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联盟约,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30年代国联盟约多次为德国、日本所破坏,二战中国联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 2.(2013·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 材料二 “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 ——王立柱《&lt;非战公约&gt;历史定位的转变》 &nbsp;(1)据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nbsp;(2)据材料二指出,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非战公约》的局限性。第(2)问第一小问“态度”的变化,从材料可以看出是由轻视到认可;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以及和平思想不断增强的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2)由轻视到认同。《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战的灾难使和平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3.(2013·德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特勒并没有制定征服世界或关于别的任何事情的计划。他认为,别人会提供机会,并且他会抓住它们。……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别处寻找那个提供机会的人,这个机会希特勒会利用的,而那个人也就这样给走向战争以第一推动。显而易见,尼维尔·张伯伦是这一地位的候选人。 材料二 希特勒撬门溜进来啦! 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坐位上仅剩下的一个 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 (1)提供“机会”给希特勒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结合史实分析漫画反映了英国政策的什么变化及其原因。 解析:第(1)问,由材料看是张伯伦给了希特勒机会,所以是慕尼黑阴谋。分析“影响”时从提供机会和利用机会以及世界形势分析。第(2)问回答“变化”时注意突出“变”字,“原因”分别从德国和英国的角度考虑。 答案:(1)事件:慕尼黑阴谋。 影响: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高了希特勒的威望;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变化:由绥靖政策到积极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 原因: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暴露;维持大陆均势;保护自身利益。 4.(2013·临沂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丘吉尔在其所著《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书中关于二战中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论述:大西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在陆战、海战和空战中所发生的每一次战斗。之所以不能忘怀,是由于这些战斗所造成的历史性后果。 (1)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些侵略史实?你如何看待漫画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程来看,你是否同意材料二关于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评价?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从图片中“中国大陆”“太平洋”可以获得信息;第二小问从漫画看出日军一只脚深陷中国大陆之中,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第(2)问材料观点是大西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可以任选一观点。“同意”可以从大西洋战场是抗击德、意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以及诺曼底登陆的意义来回答。“不同意”可以从苏德战场的地位及其作用来回答。 答案:(1)日本先后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历史漫画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但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能作为研究该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可以作为研究作者对该事件看法的第一手材料。 (2)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 答案1:同意。大西洋战场是抗击德、意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诺曼底登陆使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2:不同意。苏德战场是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或答出亚洲太平洋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也可) 5.(2013·烟台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多年前中、美两国出兵朝鲜半岛这个“危险的大国竞技场”的原因。 (2)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3)历史总是让人惦记,60多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不太平静,尤其是朝核危机。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世界的紧张局势。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和条件下,针对材料中“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这个问题,请论述一下你的看法。 解析:第(1)问美国出兵的原因从社会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利益和美国推行的霸权政策等方面回答;中国出兵的原因需要从国家安全、社会形态等方面作答。第(2)问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注意考虑朝鲜战争起因、过程、结果的特点和世界格局的关系。第(3)问应注意结合当今世界形势,当今世界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对于朝鲜核试验,既要从时代主流分析,又要注意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答案:(1)美国:从意识形态领域看,它仇视社会主义;从经济利益方面看,它要维护本国在东亚的利益;从全球霸权政策看,控制朝鲜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新中国政权;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与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2)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3)一方面,今天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变换。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联合国等维和国际组织在国际冲突等问题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历史遗留问题等又严重威胁着朝鲜半岛的和平。 &nbsp;因此,朝鲜半岛的和平道路艰难而曲折。 6.(2013·吉林市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 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这时冷战已经开始。但这次战争中,美国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 材料三 “我左手持枪,右手拿橄榄枝,巴勒斯坦人追求和平,但请不要逼我用枪。” ——巴勒斯坦国第一任总统阿拉法特 (1)根据材料一回答,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 (2)根据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各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认识巴以冲突? 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和泪”是指巴以冲突带来的危害。“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因素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问“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分别从对埃及、对中东、对英法、对美苏等角度回答。第(3)问“认识”是开放性习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血和泪”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2)对埃及:维护民族利益,扫清殖民残余;对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呈现高潮;对英法:国际地位削弱;对美苏:开始中东角逐,成为冷战新战场。 (3)和平的政治途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全面、公正、合理调解;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 由于自主命题省市选考内容考查形式多样,本模块特设部分选择题,供其选用。 7.(2012·重庆文综)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保证不得与之合并;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故①④正确,②错误。英美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③错误。 8.(2012·天津文综)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1940年”“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可知,美国准备从军事上为遭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为此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因此答案选B。 9.(2012·重庆文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  )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     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 &nbsp; 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二战中的主要史实。苏联趁德军入侵波兰之机,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故A正确。 10.(2013·宁波二模)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②双方以北纬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③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 ④双方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以北纬38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所以答案为B。大韩民国成立于1948年8月,朝鲜成立于1948年9月。 11.(2013·宁波十校联考)下列有关中东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B.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由于美苏参战导致英法在埃及的殖民统治被推翻 C.“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利用“闪电战”抢占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D.1982年以军入侵叙利亚,向驻扎在那里的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解析:选C 20世纪80年代初,阿以各方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即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故A项不正确;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美苏并未参战,故B项不正确;1982年6月6日,以军侵入黎巴嫩,向驻扎在那里的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故D项不正确。C项叙述符合史实。 12.《联合国宪章》规定:“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表明联合国(  ) A.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 C.片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 D.早期为美国所操纵 解析:选B 注意题干强调的是维护“人权”,而不是和平与安全。</p><!--非战公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