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17453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沉和浮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我们熟悉的水、冰、蜡烛这些物品在相同的体积下,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5、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6.(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7、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8、(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排水量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8.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浮力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6、(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7、(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8、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9、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0.马铃薯放在清水里会(沉),放入盐水中可能会(浮)。同体积的清水的质量比盐水的(小)。 11.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3.“沉浮子”能够沉浮自如,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简记为:轻大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1、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5、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在海水中要上浮些,在河水中会下沉些。 16..我们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的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17.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4.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6.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热的传递方式 1.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2.固体利用热传导方式变热。 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4.冬天,我们在外面晒太阳觉得暖和,这种热主要是以(热辐射)方式传递的。 5.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6.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 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5.下面哪种现象是液体冷胀原理造成的?(水管冻裂) 6.李华把开水倒进一水杯中,等水冷却后,液面(会下降一些) 气体的热胀冷缩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胀鼓,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凹进去。 固体的热胀冷缩 1.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 3.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 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4.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1.容易传递热的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递热的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4.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地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保温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_。  5.物体散热,要尽可能地增加热的传递,选用的散热材料应该是热的热的良导体。、 6.保温的原理是减缓热传递_的方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8.冬天穿棉服比较暖和的原因是:(能保温) 9.羽绒服中有很多空气,能减少身体的热由_对流方式散失。 10..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 11.加快热的传递,可以使物体散热_。 12.在液体和气体中,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 13.需要散热的物品有 暖气片 14.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 15.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 1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17.在大小一样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不锈钢杯)杯中的水凉得快些。 实验操作 1.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为了防止水加热后因体积膨胀而溢出来,所以水不能装得太满。 2.一火炉上有一茶壶,一个学生坐在火炉旁伸出手到暖,这里面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 热辐射至男孩子;   热传导至茶壶;   热对流至周围空气。 3、家里来了客人,我给客人倒了一杯热水,客人没喝,这杯水就慢慢就凉了,直到与室温相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热量从热的水中跑到了房间的空气中。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5. 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  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6.有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铁板、塑料、木头。用手分别触摸它们,感觉很凉的是(铁板)。这是因为(铁板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地把手上的热量带走)。 如果要制作一个食物低温保鲜盒,我会选择(塑料)材料。 问答题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 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因为被子不能产生热,只能保温,所以刚进被窝时是凉的,时间长了就热了。 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 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 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 6、 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 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变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 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  (简记为:①准备;②加热;③试过;④冷却;⑤试过)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说明了热总是从物体的较热一端传向较冷一端。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4、 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 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 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 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阻止身体的热量向外传出去,因此起到了保暖作用。 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 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 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时间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我知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但我感觉(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不高兴)的时候,时间过得慢。 5.平时我们觉得时间有快有慢,那是感觉在起作用 6.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7.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8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 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10.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11.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12.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 13.每个时是现在的_两_小时,从夜间十一时起算,_23_时至_凌晨 1__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_丑_时。午时三刻是正午前后。 日晷 1.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2.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3.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4.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水钟 1.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 2.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3.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4.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5.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6.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7.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8.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9.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要解决(水流速度) 摆钟 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2,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4.在一条细绳的下面挂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一个简易的  摆  。 5.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快慢是不一样的。 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7.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8.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幅)和(摆重)无关。 9.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0..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2.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的次数都是相同的。 13.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4.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5.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16.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17.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 18.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时间计量单位也变得更小更精细了,不仅用分、秒来计算,而且划分出千_秒、毫_秒、_微_秒、_纳_秒等更小的计量单位。 19.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蜡烛钟  、 水钟 、 沙漏 。 20.影响蜡烛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风、蜡烛芯的长短等。 21.滴漏是用 水 来计时的,沙漏则是用 沙 计时的。 问答题 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 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 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 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 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 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4、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5、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 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 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7.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1。看太阳和影子  2。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  3。沙漏  4。滴漏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