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及分析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表达的情感真挚强烈。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借助阅读,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能力,能通过阅读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本文作者通过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展现人物的伟大精神,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因此,我将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阅读--品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记录、浏览、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加深对总理的了解。
2、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与生活简朴。
2、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人格的伟大。
3、培养学生勤俭朴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去感受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感受作者强烈的感情。
教学策略、手段:自主阅读--品读感悟——开放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周总理照片)同学们,照片中这位刚毅消瘦、和蔼可亲的老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深深怀念着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么,他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诗人何其芳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拿起课本,大声朗读《一夜的工作》。注意,读的时候,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集中表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句子是什么?
引出中心句: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指名读——齐读)
教师适当地点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课文也就是围绕这句话,写了总理工作的劳苦与生活的简朴的。(板书:生活简朴 工作劳苦)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师:作者是怎样描述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呢?
请同学再默读一遍课文:分组学习,小黑板出示要求:
1、请一二组同学用横线划出描写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三四组同学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
2、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书,有的轻读,有的默读,边读边画有关的句子。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
全班交流:
交流之一: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读句子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哪些词语感受到那是简朴的一夜?
1、这是怎样的简单?为什么要在简单的前面加上“极其”?能不能换用别的词,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总理极其简单的办公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办公室。学生齐读。
2、你注意到了“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想知道那曾经是谁住过的地方吗?这座房子以前的主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载丰。
你们不妨想一想,他的房子里曾经会有些什么东西?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可能会有些什么东西?
3、师:这座曾经金碧辉煌、豪华气派的房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看见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一个、两张、一盏,说明了简单到再也不能简单的地步,表现了总理办公室陈设简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然而,这“极其简单”的背后,我们又分明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涌动,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极其不简单?
5、师:是的,总理的品质,总理的为人,总理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极其不简单。所以,当你感受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别样的感情来。
交流之二: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1、自由读,从哪些词最能体会出总理生活的简朴?(抓住“一小碟、并不多、数得清”来分析)
2、带着这份感受,齐读这句话。
交流之三: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转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使总理的形象、品质更加高大,突出他的平易近人、生活严谨的作风)
交流之四: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1、师:来,我们一起再经历一回感动,从这个地方开始:“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①师:请问,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这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②看插图,理解劳苦。再读这个句子,从哪些动词可以体会到总理工作认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根据学情结合理解“厚厚的一叠文件、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认真几个方面理解总理的劳苦。)
2、师:是啊,同学们,总理这样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心走进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
3、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夜很静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却依然坐在那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审阅着他的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师:夜很静很静,我们只听到了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总理揉了揉疲倦的眼睛,又拿出了一份文件审阅起来,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师:东方发白,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拿出了今天晚上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齐读,同上)
设计思路:这里安排了一个连续三次的引读且一遍比一遍感情强烈。
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夜很静,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到东方发白。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配上悦耳动听的乐曲。这种将音乐、文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随情入境。通过这一板块中的局部分析阅读,学生不仅把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重难点,还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深切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四、综合提升,抒发情感。
看图激情,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1、导语:刚才我们目睹了总理的一夜工作,请同学们看图。啊!这就是何其芳当时见到的总理,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那时总理还那么年轻,他手执毛笔工作多么认真啊。从他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疲倦。为了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他从来就没觉得劳苦,他似乎早已习惯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这一感人的一幕,怎能不让作者感动,请听何其芳叔叔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出示句子:
(1)我对自己说:......
(2)我对全世界说:......
2、请同学们读,师生评议,练习朗读
(1)读出对总理由衷敬佩。
(2)读出作者的幸福与自豪。
3、请同学们轮读、竞读,指导背诵。
五、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1、假如你们也在场,有记者来采访你,你会跟他们说什么呢?是写什么呢?
2、学生自己表达,自由抒写。
六、总结全文,回顾收获。
课文通过写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收集周总理生前事迹的图片、故事。
板书设计
14、一夜的工作
时间长
任务重 工作劳苦
很认真 生活简朴
一夜的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反思
学习完《一夜的工作》一课,细细反思,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2、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回想这一节课,也有一些不足:
1、整堂课学生读的时间多,但读的形式单一,朗读时感情没有充分表达出来。
2、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举手发言的不多,教师在整堂课教学中激情不够。
作者:张云
职称:小教一级
工作单位:红土坡中心学校中心完小
通讯地址:红土坡中心学校中心完小
联系电话:1363878293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