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技术施工工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2717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技术施工工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技术施工工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密肋梁空心楼盖施工工法 工艺原理 2.1密肋梁空心楼盖的基本构造 2.1.1密肋梁空心楼盖是箱形截面的密肋楼盖,由预制组合构件“组合板”与后浇肋梁连接成梁板合一的整体。组合板由预制高强度钢筋混凝土顶板、轻质材料侧壁和预制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底板组成。肋梁采用普通混凝土现浇而成,与组合板结合成整体楼盖。 2.1.2密肋梁空心楼盖体系具有底部平整、大空腔蜂窝构造、空间受力的特性。密肋梁空心楼盖不属于现浇空心板楼盖,它的基本受力单元是大翼缘箱形肋梁。组合板是由复合混凝土制作的中空箱体,箱体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同时又起到肋梁模板的作用。 密肋梁空心楼盖平面示意图 密肋梁空心楼盖剖面形式 组合板示意图 组合模具示意图 组合板钢筋与肋梁筋连接 组合模具钢筋与肋梁筋连接 2.2组合板的基本形式 2.2.1组合板的高度在250~1400mm内任意调整,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2.2.2组合板的平面尺寸系列(mm):1000×1000,1000×700,1000×500,1000×300,700×700,700×500,700×300,500×500,500×300等。 2.2.3组合板侧壁为薄壁,厚度为8mm。 2.2.4组合板顶板、底板厚度可按结构不同部位进行调整,顶板最小厚度为40mm,底板不考虑受力时最小厚度为30mm,考虑受力时不小于40mm。 施工步骤示意图 1.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 组合板构件制作 组合板构件运输 组合板进场验收 铺底板模板 模板验收 放组合板位置线 粘贴密封胶条 安装组合板底板 肋梁钢筋下料 调整底板钢筋 绑扎肋梁钢筋 钢筋隐蔽验收 安装组合板侧壁 暗盒顶板钢筋绑扎 安装组合板顶板 组合板安装验收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 底模板拆除 图3.1 组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3.2操作要点 3.2.2混凝土组合板密肋梁空心楼盖施工 1、施工准备 1)组合板预制构件进场检验: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书、试验报告。检查组合板的表面质量,检查有无裂缝、缺损,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设计图纸核对组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2)检查墙体或柱标高及轴线。墙体或柱的钢筋直径、型号、位置、连接、构造等项目。 2、组合板构件的吊装。 1)组合板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应使用塔吊等起重设备进行吊装。起重设备最大幅度的起重荷载应不小于10KN。 2)使用组合板构件专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装。将短钢管置于板底,钢管距板外边100mm,用吊环将钢管套住,垂直起吊。开始起吊、落地时应缓慢进行,并派专人指挥。 3)组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堆放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组合板应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每块叠合板在板的四角应放置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板的堆放高度宜不大于九层。 3、铺设底板模板 1)底模板满堂铺设。 2)密肋梁空心楼盖的跨度大于6m时,模板需要起拱。如图纸无明确规定时,起拱高度按短跨尺寸的1/1000~3/1000考虑。 3)模板支设完成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板分项工程验收。 4、放组合板位置线 在已验收合格的底模板上,根据施工图纸的轴线尺寸,弹出肋梁边线(即组合板外边的位置线),以保证组合板准确就位。弹线前须复核工程轴线总尺寸,确认无误后方可弹线。组合板暗箱位置应用红漆做出特殊标记,防止错放箱体。 5、粘贴密封胶条 在底模板上,按照已弹好的肋梁边线(组合板外边线)向内侧偏移10mm粘贴20mm×5mm(宽×厚)规格的海绵单面胶条。胶条应距离组合板外边线尺寸一致,并与模板粘贴牢固。胶条可密闭模板与底箱之间的缝隙,防止组合板的底板与模板之间产生漏浆。组合板粘贴胶条示意图见图3.2.2-2。 图3.2.2-1组合板粘贴胶条示意图 6、安装组合板底板 1)仔细对照箱型布置图纸,按照组合板位置线进行底板布置。底板之间的间距由设计要求的肋梁宽度确定,组合板是受力构件,位置不同,箱体的厚度配筋也不同,要严格按照箱型布置图进行摆放,防止错放箱型。 2)摆放组合板底板时,应按设计要求区分明箱、暗箱。 3)就位时,应使组合板对准所划定的组合板位置线,慢降到位,稳定落实。箱底外边线应与肋梁边线吻合。 4)摆放组合板底板时,应保证模板上的海绵胶条粘贴牢固,且位置正确。作业人员应注意对密封胶条的保护,不得破坏胶条。 5)组合板与底模板之间应结合紧密,严禁漏浆。 7、调整底板钢筋 按照图纸要求,调整底板预留锚固钢筋的位置和形状,锚固筋应横平竖直,弯钩朝上。 8、绑扎肋梁钢筋 1)钢筋绑扎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及钢筋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双向密肋楼板的钢筋应由设计明确纵向和横向底筋的上下位置,以免因底筋互相编织而无法施工。 2)底板预留锚固钢筋锚入肋梁混凝土即可。 3)肋梁箍筋弯折半径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箍筋弯弧内径满足规范规定最小半径即可,不应随意加大半径,以防肋梁主筋位移。 4)肋梁主筋及箍筋下料时须注意图纸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一般要求是:侧向保护层10mm,上下保护层厚25mm。 5)钢筋绑扎完成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9、铺设线管 1)铺完组合板底板、绑完肋梁后,开始铺设穿线管、安装线盒。穿线管安装以顺肋梁方向为主,跨底板为辅;线盒安装按设计位置在底板割孔,安装完毕用混凝土浇实稳固。 2)组合板侧壁安装完,由安装线管人员负责线管与侧壁交叉处的割孔工作,并安装就位。 10、安装组合板侧壁 1) 在组合板底板上安装组合板侧壁,侧壁应安装在底箱的外槽上。侧壁尺寸应与组合板尺寸相符。 2) 组合板总高度≥500mm时,需要对侧壁进行拉接,提高侧壁抵抗侧向压力的能力。 图3.2.2-5侧壁拉接剖面图 11、安装组合板顶板 1)对照箱型布置图纸,进行顶板安装,不得错放箱型。 2)将组合板顶板预留钢筋应横平竖直,弯钩朝下。 12、混凝土浇筑 1)组合板安装完成,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组合板安装进行验收。 2)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对组合板壁板、箱顶侧壁、箱底侧壁进行洒水湿润,防止现浇混凝土失水,影响混凝土强度。 3)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配制,骨料选用粒径为5~20mm的石子和中砂,并根据季节温差选用不同类型的减水剂。 4)混凝土浇捣应垂直于主龙骨方向进行;肋梁部位采用Φ30mm或≯50mm插人式振捣器振捣,严禁使用振捣器振捣组合板的侧壁,防止组合板因混凝土振捣产生位移。 5)混凝土浇筑完成要防止混凝土水分过早蒸发,早期宜采用塑料薄膜等覆盖的养护方法,并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 13、底模板拆除 1)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4.3模板拆除的规定。 2)底摸拆除前须提出拆模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3)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5)拆除底板模板时,应避免钢架杆等重物对组合板的撞击。 14、板底清理 1)将组合板板底粘贴的海绵单面胶条(双面胶带)清除干净。 2)清理组合板底部与板底肋梁之间渗漏的混凝土砂浆,保证混凝土边角顺直,棱角分明。 3.3注意事项 3.3.1为保证海绵胶条粘贴牢固,底模板应在海绵胶贴粘贴完成后,方可涂刷脱模剂。 3.3.2海绵胶条应与模板粘贴牢固且位置正确,确保模板不漏浆。 3.3.3组合板明箱、暗箱位置正确,不得错放箱型。 3.3.4组合板预留钢筋与肋梁主筋的锚固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 3.3.5不得在板上任意凿洞,板上如需要打洞,应用机械钻孔,并按设计要求做相应的加固处理。 2. 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采用的主要材料与机具(见表1) 表1 主要材料、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组合板底板 设计尺寸 M2 图纸 组合板结构 2 组合板顶板 设计尺寸 M2 图纸 组合板结构 3 组合板侧壁 8~12mm M2 图纸 组合板结构 4 海绵单面胶条 20mm×10mm M 防止漏浆 5 双面胶带 15mm×5mm M 防止漏浆 6 塔吊 QTZ-315 台 1 组合板吊装 7 混凝土输送泵 HB-60 台 1 灌注混凝土 8 钢筋弯曲机 GJ7-40 台 1 钢筋加工 9 钢筋切断机 GT-40 台 1 钢筋加工 10 钢筋调直机 Gj4-14/4 台 1 钢筋加工 11 插入式振动器 Φ30mm 台 3 混凝土振捣 12 经纬仪 J2 台 1 箱底放线 13 墨斗 个 2 箱底放线 14 钢筋撬棍 Φ20mm 根 4 调整箱底位置 5.3组合板安装质量标准 5.3.1主控项目 1、组合板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组合板钢筋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组合板应严格按照箱型布置图进行摆放,严禁错放箱型。 5.3.2一般项目 1、密肋梁空心楼盖的跨度大于6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需按短跨尺寸的1/400考虑。 2、密封胶条应距离组合板外边线尺寸一致,并与模板粘贴牢固,严禁漏浆。 3、组合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2)。 组合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2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相邻两箱体表面高低差 5 钢尺检查 2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3 箱体高度 +6,-3 钢尺检查 4、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组合板楼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3)。 组合板楼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3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5 2m直尺和塞尺量 2 底面平整度 ±4 2m直尺和塞尺量 3 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钢尺 4 下表面标高 ±4 水准仪或钢尺 3. 安全质量控制 6.2组合板模板支柱应安装在平整、坚实的底面上,一般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用楔子楔紧。 6.3当支柱使用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用直角扣件和钢管将支柱互相连接牢固(当采用碗扣架时,每隔1.2m设置水平拉杆)。 6.4各种组合板应按不同型号存放整齐,高度符合安全要求。 6.6组合板侧壁安装时应轻拿轻放,不得使用重物敲击。 4. 其他注意事项 8.1浇筑混凝土必须用小直径振动棒震捣,严禁振动棒直接贴在组合板侧壁上震捣。 8.2拆除模板的顺序应从跨中心开始,逐步往四周柱子方向拆除。 8.3现场存放过程中,严禁把架管等堆放在组合板上,防止压坏企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