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方法;
2.能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复习和对比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验证方法,进一步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多种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得出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和探究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正唯物主义教。
2.培养理科学习中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相关实验的探究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2.归纳实验室制备一般气体的规律。
3.实验室制备气体的知识整合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四、教具准备
学生用表格及相关题目一份
实验活动所需的药品:稀盐酸 大理石稀硫酸 碳酸钠 浓盐酸
仪器: 集气瓶 试管 锥形瓶 平底烧瓶 长颈漏斗 导管(单孔,双孔)铁架台 注射器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你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用途吗?
那你想知道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的吗?
积极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以下的相关知识,看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同学们填写表格相关内容,然后思考问题(附表格见后)
“温故而知新”
通过复习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教师只是在这里引导好学生即可。
先请同学们填写表格中关于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部分。
【提问】1.通过复习你们觉得根据什么可以进行发生装置的选择?(学生用资料问题1)
2.有谁能告诉其他同学装置D可以用在什么情况?
【对同学的回答表示肯定和鼓励】
请同学们接着填写表格中关于氧气的气体性质及收集装置的选择。
【提问】3.你们觉得根据什么可以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学生用资料问题2)
【对学生的回答做积极评价】
请同学们完成剩下的关于氧气的表格并思考根据什么来确定气体的检验方法。
【对学生的回答做完善和强调】
学生在表格提示下完成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物质状态,反应条件及发生装置的选择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回忆氧气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收集方法并完成表格。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根据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
回忆旧知,思考问题。
【得出结论】
“发现新知”
积极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激励其不断进取,体会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是学生等一会总结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的关键!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理科学习中需要的基本技能。
【进入新课,提问】:通过复习有谁能告诉我们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是哪些?
(板书思路)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下提供的和已有的二氧化碳的相关信息完成其余表格。(学生用资料问题3)
【走下去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学生】
【师生共同交流填写结果】
(强调:可以通过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来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来比较气体的密度
验满可以用两种方法:燃着的木条在瓶口,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在瓶口。
验证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不用燃着的木条)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根据信息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体现合作学习】
通过交流拓展自己的思路。
通过表格和问题的有序设计,让知识水到渠成。(学生的问题不一定一样,但只要有道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给出的信息有一些并不完整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
让学生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收集二氧化碳的生活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学生在填写表格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密度判断,验满,验证方法等,一定要作适当引导。
对重点易错的知识一定要强调并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训练。
【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教材P页,把上面的仪器从前面开始标上1,2,……序号,然后和同学讨论可以组装出哪些发生装置?比较这些装置的优缺点。(配合展示实物)
【提问】在使用装置B,C时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的顺序是怎样的?酸液应该加到什么位置?(理由?) (学生用资料问题4)
【思考,讨论,得出不同的发生装置】
【思考,讨论,交流】
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学会分析比较装置的优缺点。
通过引导把这个比较难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理解,应用。
【能力提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发现我们的装置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控制反应的进程,同学们看看我这里有一个装置它能控制发应的进程,看了它的工作原理,下来后你能想一些其他的装置吗?(学生用资料问题5)
【布置练习】
【下去和其它同学讨论交流得到能力的
六、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收集以及验纯,效果良好。
七、教学反思
本课题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交流的深度够。感
觉自己还不是很好地让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
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我
仍然觉得让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验探究,
亲生体会实验的快乐,
让化学
实验探究学习真正走入学生心里,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和爱上化学很重
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仍旧避免不了灌输式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