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起来
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 黄春香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由此我们知道课程标准对想象作文的重视。我们也知道,学生所学的知识主要是运用到实际中去,所谓学以致用,正是这个道理。为了配合新课标,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做到真正的放得开,展开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活”起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让学生的想象“活”起来,写好想象作文呢?
一、激发情感,唤起生活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么的一句话:“即使刚有一点知识的幼童都有他们的积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和偏好,唯据平时对于他们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的积蓄,写作的欲望便唤起了。”由于传统的作文训练题材大多拘泥于写人记事,而且题目少有创意,为学生提供的想象的空间很少,学生思维难免变得越来越狭隘、迟钝,积蓄逐渐变得越来越单调、枯竭。这就使得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积极性无从谈起,而且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更不用说展开合理的想象了。因此,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把作文课堂变成孩子们生活与实践的舞台,让孩子们的想象自由驰骋在无限广阔的空间,提高孩子们写作的欲望,无约束地展开写作。
二、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大量、广泛阅读富有想象色彩的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合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作为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以学生为主,把探索、发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让学生思维活跃、敏于发现。这样,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维也就在探究活动中潺潺而出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相应的指导,特别是文学、科普方面的作品,读文学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读科普类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严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在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的时候,,要求学生想象出其他珊蝴和鱼的的形态。这一教学设计,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再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一来,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写作训练作好铺垫。
三、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体验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一样。因此,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承认个体异差,重视个体体验的具体表现,不应以简单的对错去判断,而应欣赏其表达的独特性,鼓励诗意化语言的运用,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宗旨落到实处。对于想象作文也该一样。由于学生比较向往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而知识水平和作出文经验却有限,在写想象作文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作适当的评价。记得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要求学生写想象中的作文训练中,我是这样做的:我先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或就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每个同学发言一个观点以上。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虽然跃跃欲试,但都不敢发言,后来经过引导与鼓励,学生的胆子放开了,想象新颖而且有趣,也比较合理。我对学生的想象充分肯定后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积累写作材料。这样,学生不但能各抒己见,同学之间能互动学习,还能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提高想象作文的写作。
小学生是一个富于想象、童心满溢的个体,在想象作文的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待掘的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思维在想象作文中“活”起来,写出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