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 论
知识点1:单选题1—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2010年考题】
A.及时性 B.谨慎性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及时性制约相关性和可靠性。
2.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2007年考题】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选项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
3.下列各项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的是( )。
A.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200万元,取得A公司30%的表决权股份,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产生利得300万元;
B.乙公司持有其联营企业B公司30%的股份, B公司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上涨了100万元,乙公司应享有份额30万形成的利得;
C.丙公司与其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债权人同意豁免丙公司债务本金20万元,由此产生利得20万元;
D.丁公司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收到政府补助10万元形成的利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贷记营业外收入300万;B贷记其他资本公积30万;C债务重组利得记为营业外收入;D政府补助收入记为营业外收入。
知识点2:多选题1—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2007年考题】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选项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收入;选项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属于利得;选项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选项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是存货,则属于损益,如果是固定资产,则属于利得;选项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2.下列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中,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限值二者中较低者确定入账价值;
B.预收账款少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收到预收款时计入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C.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银行拥有追索权,商业汇票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银行,那么企业贴现时不得转销票据的账面价值;
D.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出售资产时不应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E.委托代销协议标明,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那么委托方交付商品时不确认收入。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A体现谨慎性;B体现重要性;C票据转移是形式,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是实质;D出售是形式,融资租赁则租回了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是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 E商品转移是形式,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是实质
3.下列各项体现了重要性要求的是( )。
A.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工具,尽管具有固定资产的某些特征,比如,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数量多单价低,在实务中通常确认为存货;
B.某贸易公司购入商品时发生运杂费500元,由于金额较小,该公司将其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C.甲公司2009年发生研发支出100万元,由于无法区分是研究支出还是开发支出,因此全部计入了当年的管理费用;
D.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
E.某企业将年初预付的全年报刊费,一次性计入当月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A工具单价低,不重要,因此,划分为低值易耗品简化处理,体现重要性;B由于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较小,采取计入当期损益的简化处理,体现重要性;C无法区分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不高估无形资产价值,体现谨慎性;D提供季报体现及时性;E预付报刊费不再待摊,一次性计入当月的费用,体现重要性。
4.下列各项符合谨慎性要求的是( )。
A.甲公司的一台大型生产设备,由于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同类设备,因此,甲公司将该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B. 甲公司被A公司起诉索赔,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败诉,期末法院判决仍未下达,甲为此确认一笔预计负债;
C.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通常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D.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E. 物价持续上涨的期间,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A加速折旧,加速减记资产价值,谨慎;B确认预计负债即不低估负债,谨慎;C退货期满再确认,不高估收入,谨慎;D孰低计量不高估资产,谨慎;E物价上涨,先进先出法高估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不谨慎。
5.下列各项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的是( )。
A.甲公司将自用的办公楼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开始日办公楼账面价值1000万,公允价值5000万,二者差额形成的利得4000万元;
B.乙公司将自用的仓库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开始日仓库账面价值1000万,公允价值600万,二者差额形成的损失400万元;
C.A公司持有一批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上期末确认减值损失100万元,本期末该批股票价值回升了20万元,由此产生的利得20万元;
D.B公司持有一批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上期末确认减值损失100万元,本期末该批债券价值回升了20万元,由此产生的利得20万元;
E.C公司持有一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改变持有意图,因此,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该批债券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二者差额形成的利得20万元;
『答案解析』A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因此,A该选,B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以,B不该选;C可供出售股票减值后价值回升贷记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债券减值后价值回升贷记资产减资损失,因此, C该选,D不该选; E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资本公积,E该选。
第二章 金融资产
知识点1:(一)—(十)
一、单项选择题
(一)甲公司20×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从其母公司处购入乙公司90%的股权,实际支付价款9 000万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45万元。合并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 000万元。甲公司取得乙公司90%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
(2)甲公司以发行500万股、每股面值为l元、每股市场价格为12元的本公司普通股作为对价取得丙公司25%的股权,发行过程中支付券商的佣金及手续费3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25%股权后,能够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
(3)甲公司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50万张,支付发行手续费25万元,实际取得价款4 975万元。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
(4)甲公司购入丁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25万张,实际支付价款2 485万元,另支付手续费15万元。丁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3%。甲公司不准备将持有的丁公司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尚未确定是否长期持有。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2个小题。【2010年考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发生的交易费用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发行公司债券时支付的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购买丁公司债券时支付的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购买乙公司股权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为购买丙公司股权发行普通股时支付的佣金及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选项发行公司债券支付的手续费计入应付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选项A错误;B选项购买丁公司债券不划分交易性金融资产,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只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买可供金融资产时支付的手续费应计入初始入账价值,选项B错误;C选项购买乙公司股权,属于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直接合并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正确;选项D为购买丙公司股权发行普通股时支付的佣金及手续费,与企业正常发行股票的交易费用处理相同,即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选项D错误。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行的公司债券按面值总额确认为负债
B.购买的丁公司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C.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日享有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量
D.为购买丙公司股权发行普通股的市场价格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选项发行的公司债券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认为负债,即按实际收到的发行价款确认为负债,选项A错误;B选项购买的丁公司债券应确认为可供金融资产,选项B错误;C选项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计量,选项C错误;D选项购买的丙公司股权,属于取得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支付的对价应视同销售,发行股票的市价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二)20×7年5月8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自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l20万股,支付价款96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万元。甲公司将其购入的乙公司股票分类为可供金融资产。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元,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将持续下跌。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6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2个小题。【2010年考题】
1.甲公司20X8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应当确认的减值损失是( ) 。
A.0
B.360万元
C.363万元
D.48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20×7年5月8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963
贷:银行存款 963
20×7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变动=120×9-963=117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7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7
20×8年12月31日
减值金额=120×9-120×5=48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63(差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7(转销余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80
注:资本公积的贷方余额(即累计涨价利得)也应该转销,而不仅仅只是转销借方余额(即累计跌价损失)。
2.甲公司20×9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回升应当确认的收益是( )。
A.0
B.120万元
C.363万元
D.48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20×9年12月31日价值回升=120×6-120×5=12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
可供出售股票价值回升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供出售债券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三)20×8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9年3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9年4月4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2个小题。【2009年新考题】
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是( )。
A.100万元 B.102万元 C.180万元 D.182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任何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资产,期末账务处理之后,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18×10=180(万元)
2.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A.55.50万元
B.58.00万元
C.59.50万元
D.62.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普通思路:
(1)20×8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 (180-102)
(2)20×9年3月15日
借:应收股利 4
贷:投资收益 4
(3)20×9年4月4日
借:银行存款 157.5
投资收益 22.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8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
贷:投资收益 78
20×9年度确认的投资收益=4+(78-22.5)=59.5
简便思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持有期间计入资本公积,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即,处置时将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过程产生的累计投资收益=现金股利4+(售价157.5-入账价值102)-资产减值损失0=59.5(万元)
(四)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2个小题。【2009年新考题】
1.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 )。
A.1050万元 B.1062万元 C.1200万元 D.1212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计入其入账价值。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050+12=1062
2.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A.120万元 B.258万元 C.270万元 D.318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投资收益即实际利息,溢折价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所以,累计实际利息=累计票面利息-累计溢折价摊销额
累计溢折价摊销额,即初始确认的溢折价=1062-12×100=-138(折价)
累计实际利息=累计票面利息-累计溢折价摊销额=12×100×5%×2-(-138)=258(万元)
注:本例无需计算实际利率。
(五)20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l 000元(含交易费用)购入A公司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 250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于年末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XYZ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2001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A公司发生了严重财务困难,XYZ公司据此认定对A公司的债券投资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02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9元,2003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9元,但2004年12月31日将仅收到本金800元。
(2)2002年12月31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59元。
(3)2003年12月31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59元,并且有客观证据表明A公司财务状况显著改善,A公司的偿债能力有所恢复,估计2004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9元,本金1 000元。
(4)2004年12月31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59元和偿还的本金1 000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面3个问题(小数保留到整数)。
1.2001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 )元。
A.297 B.338 C.383 D.70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假设不发生减值的利息调整表
计息日期
票面利息
实际利息10%
溢折价摊销额
摊余成本
2000年1月1日
2000年12月31日
2001年12月31日
2002年12月31日
2003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
59
59
59
59
59
100
104
109
114
118
-41
-45
-50
-55
-59
1000
1041
1086
1136
1191
1250
合 计
295
545
-250
—
(1)20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00年l2月31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3)2001年12月31日确认计息、确认减值
①计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完成上述账务处理之后,债券的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1250-250)+41+45=1086
②确认减值
确认减值损失时,首先应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就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现值时,必须按照原实际利率10%作为折现率(不得重新确定折现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59×(1+10%)-1 + 59×(1+10%)-2 +800×(1+10%)-3 =703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1086-现值703=383(注:账面价值应是当年利息调整之后的摊余成本)。
借:资产减值损失 38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83
2001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383元。
2.2002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
A.109 B.104 C.100 D.7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02年12月31日计息
实际利息=2002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703 (1086-383)×10%= 70 (注:摊余成本应扣除减值准备)。
溢折价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59-70=-11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溢折价摊销额= 703-(-11)=714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1
贷:投资收益 70
2002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70元。
3.2003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转回的减值损失为( )元。
A.237 B.383 C.726 D.96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03年12月31日会计处理
(1)计息
实际利息=2003年初摊余成本714×10%=71
溢折价摊销额= 票面利息59-实际利息71= -12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2
贷:投资收益 71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714-溢折价摊销额(-12)=726
2003年12月31日,减值情况发生了变化,与上次的估计不同了,要重新计算减值损失。
(2)确认减值
首先应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003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000+59)×(1+10%)-1=963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即摊余成本726-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963=-237
即,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转回的金额限制条件有两个:一是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即383,二是转回后账面价值不得超过假定没有发生减值情况下的摊余成本即1191。减值损失237<原减值准备383,转回后账面价值=726+237=963 <1191,因此,转回减值金额为237。2003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37
贷:资产减值损失 237
2003年12月31日XYZ公司对该 债券投资应转回的减值损失为237元。
(六)2005年1月1日,Y公司购入一批甲公司当天发行的、面值10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一次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买时,Y公司一共支付了900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2元。
2005年12月31日,债券市价为9100元。
2006年12月31日,债券市价为8000元,判定为减值。
2007年12月31日,减值因素消失,债券市价为9800元。
Y公司每年计提利息。不考虑其它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面2个问题(小数保留到整数)。
1.2006年12月31日Y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 )元。
A.1247 B.1485 C.1100 D.133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2005年1月1日取得投资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0
贷:银行存款 920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98
(2)2005年末计息及计价
实际利息=9202×8%=736.16
借:应收利息 6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36
贷:投资收益 736
摊余成本=9202+136=9338
公允价值变动=9100-9338 =-238
借: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23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38
(3)2006年末计息及减值
①计息
实际利息=9338(不是9100)×8%=747
借:应收利息 6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47
贷:投资收益 747
②确认减值
减值金额=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9100(不是9338)+147)- 8000=1247(相当于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85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23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47
2006年12月31日Y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1485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Y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转回的减值损失为( )元。
A.1247 B.1485 C.1760 D.133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2007年末计息及减值
期初摊余成本=9338+147-1247-238 =8000(-1247-238 均相当于减值准备),实际利息=8000×8%=640
借:应收利息 6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40
贷:投资收益 640
账面价值=8000+40=8040,价值回升=9800-8040=1760,但转回减值损失以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为限。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6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485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275
2007年12月31日Y公司对该债券投资应转回的减值损失为1485万元。
(七)2000年1月1日,X公司支付价款l 300元购入某公司1999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另外支付手续费等139元。该债券5年期,面值1 250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为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X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年1月5日,收到上年度利息59元。不考虑其他因素。(金额保留两位小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2个问题。
1.2000年1月1日X公司购入该债券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250 B.1439 C.1380 D.130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读题注意三点:一是发行日,二是付息方式,三是买价。债券到期日为2003年12月31日,持有期间为4年。不是当天发行的债券,买价中包含应收利息。本例付息方式是分期付息。交易费用是买价的一部分,也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20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利息调整=买价1439(含交易费用139)-面值1250-利息59=130 (溢价)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0
贷:银行存款 1439
入账价值=银行存款1439-应收利息59=明细合计=成本1250+利息调整130=1380
2.X公司2000年对该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
A.65.14 B.28.78 C.25 D.27.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00年12月31日计息
实际利息=1380×2%=27.6
借:应收利息 59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1.4
投资收益 27.6
X公司2000年对该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7.6元。
(八)2006年7月1日,中天公司购入一批2005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10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一次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买时,中天公司一共支付了950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8元。2008年6月30日,中公司出售该批债券,取得转让收入9800元。中天公司每年末计提利息。不考虑其它因素。
则2006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小数保留整数位)。
A.753 B.376 C.777 D.38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2006年7月1日取得投资时
应收利息=10000×6%×6/12=300
溢折价=9708-10000-300=-592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
应收利息 300
贷:银行存款 970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2
计息期
票面利息
实际利息8%
溢折价摊销额
摊余成本
2006年7月1日
2006年12月3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12月31日
300
600
600
600
376
759
771
785
-76
-159
-171
-185
9408
9484
9643
9815
10000
合 计
2100
2692
-592
—
(2)2006年12月31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3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6
贷:投资收益 376
2006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76元。
(九)20×4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10 000元。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4年10月31日付款。20×4年6月4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263 250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 400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 400元,成本为13 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假定不考虑其它因素。
回答下面互不关联的5个问题:
1.20×4年6月4日出售应收债权应确认的损失为( )元。
A.64 350 B.87 750 C.23 400 D.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收债权出售,属于金融资产转移。如果出售不附追索权,则应终止确认,出售损失记为营业外支出。20×4年6月4日出售应收债权:
借:银行存款 263 250
营业外支出 64 350
其他应收款 23 400
贷:应收账款 351 000
出售债权的账面价值为:351 000-23 400=327 600。即, 263 250元是327 600元债权的售价,而不是351 000元债权的售价。
2.假设20×4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46 800元,则收到退回的商品时应确认的损失为( )元。
A.12 000 B.23 400 C.35 400 D.11 4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债权售价,是在考虑了估计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与后来实际退回的金额不相等时,应与银行再次结算(多退少补)。
20×4年8月3日的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应收款 23 400
银行存款(支付给银行) 23 400
借:库存商品 28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8 000
3.假设20×4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11 700元,则收到退回的商品时应确认的损失为( )元。
A.3 000 B.14 700 C.8 700 D.11 7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假设8月3日实际退回商品价款11 700元,则: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银行存款(银行补付甲公司) 11 700
贷:其他应收款 23 400
借:库存商品 7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 000
4.假设甲公司与中国银行在合同中约定,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可以向甲公司追偿,并且甲公司保留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则20×4年6月4日甲公司出售应收债权应确认的损失为( )元。
A.64 350 B.87 750 C.23 400 D.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如果金融资产出售附追索权,且保留了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则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应视为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20×4年6月4日出售应收债权:
借:银行存款 263 250
贷:短期借款 263 250
5.假设甲公司与中国银行在合同中约定,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可以向甲公司追偿,并且甲公司保留资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20×4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 400元。假设20×4年10月31日中国银行收到乙公司支付的价款,则甲公司应确认的损失为( )元。
A.64 350 B.87 750 C.23 400 D.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假如20×4年10月31日银行收到价款,则甲公司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263 250
营业外支出 64 350
贷:应收账款 327 600(351 000-23 400)
假如20×4年10月31日银行没有收到价款,则甲公司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263 250
贷:银行存款 263 250
(十)2012年6月1日,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货已发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 000元。当日收到乙企业签发的一张带息商业承兑汇票,该票据年利率为12%、期限为3个月。相关销售商品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甲企业要求编制半年报。
7月20日,甲企业持该票据向银行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