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为学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0402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学》导学案 高港实验学校 胡彩云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昏”“逮”“材”“卒”“恃”“之”“而”“其”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文意。 3.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地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昏”“逮”“材”“卒”“恃”“之”“而”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地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的道理。  课前自学 1. 了解作者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号仪一,四川眉州丹棱人,清代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生而颖异,十岁能文。清雍正十一年进士,曾任吏部郎中等职,乾隆十二年到广东肇罗道做道元,后在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 2. 背景资料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题旨提供了线索。这是长辈对晚辈的指教、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以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直以告谕。彭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让子侄们一目了然长辈的意图,而举贫富二僧去南海的例子,让后辈领会其中所蕴涵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喻义,可谓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3. 熟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主谓间停顿)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句首连词后停顿,主语后停顿) 旦旦/而学之(而,连词,在句中时,在“而”前面停顿) 4. 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记下自己的疑问并向同学请教。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逮人也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语于富者 子何恃而往 一瓶一钵 屏弃而不用 卒 6.试着翻译课文。 7.请你搜集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学习有所成就或自恃“聪明”反被所误的事例各一例。 8.课前诵读: 劝学诗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 1. 教师释疑。 2. 当堂检测。 四、探讨文章主题。 1. 课文在例举蜀鄙二僧的故事时,富僧反复问贫僧的一句话是什么?二僧为何富者没去成,而贫者去了南海并顺利回来了?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3. 我们的课文题目是“为学”,在文中作者针对“为学”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请找出这句话。 4. 你们觉得成功还需要哪些条件呢?动笔写一写吧。可以向大家推荐你熟知的立志或勤学的名言,也可以自创名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背诵字词解释及翻译。 3.完成巩固练习。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3)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 (4)卒于鲁也传之 2.僧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的原因何在? 3.表现富者态度变化的是哪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原句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①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②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④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⑤仲永环谒⑥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⑦然众人矣。” 注:①隶:属于。②旁近:邻近人家即邻居。③就:成功,完成。④文理:文采和义理。⑤扳:拉,带领。⑥谒:拜访。⑦泯:消灭,丧失。 5.解释加点的字词。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4)稍稍宾客其父 6.从文中找出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7.你从哪句看出仲永有非凡天资?最能体现方仲永天资非凡,才思敏捷的词语是? 8.使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作答。)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