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41035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2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预期在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作用.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1.2 适应性预期特点认为预期仅仅由过去的经验形成,即预期将随时间的推移和以往数据的变化而缓慢地作出调整,即为“适应性预期”。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理论中引入的就是这种适应性预期,公式为:其中 表示对变量X的适应性预期;0k1,表示过去的预期对当前预期的影响大小;表示对变量X当期观察到的水平;表示过去对变量X的预期值。适应性预期重视过去的预期对当前预期的影响,按此观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不变的预期联系在一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则包括了预期的调整过程。适应性预期是不完善的。因为对变量的预期不仅要根据该变量过去的信息,而且要受到现在和过去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货币政策估计的影响。即人们对未来

2、的预期不仅受到他们所有可得信息的影响,而且,人们的预期本身也是影响预期的重要变量。8.1.3 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最早由穆思提出。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理性预期”主要用于分析金融市场。卢卡斯最早把理性预期概念应用于稳定性经济政策的争论,研究理性预期假说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影响,形成了理性预期理论。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费希尔等。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前,根据掌握的各种经济信息对与当前决策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公众对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测未必完全准确,但是并不妨碍理性预期理论的成立。因为理性预期要求的预期,是对该变量在未来预测期内的变化规律和数学期望

3、值进行估测,求得该变量未来值的完全概率分布。而且,随着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信息渠道的完善和畅通,理性预期的准确性还将不断提高。理性预期学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强调预期,特别是理性预期的作用。因为经济主体无法确知未来,只能将其计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未来的预测或预期的基础上。这种预期是以理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做出的预测。其次,该理论模型坚持均衡方法,坚持工资物价的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和商品供求的相等,即市场出清。8.1.4 理性预期理论的含义规范的表述:X代表正被预测的变量,代表对该变量的预期;代表使用所有可知的信息,对变量X的最佳预测。理性预期理论关于预期的形成有两层普通的含义:第

4、一,如果某变量变动的方式有所改变,那么该变量预期的形成方式(预期与过去信息的关系)也会改变。理性预期这层含义与凯恩斯的无理性预期不同。第二,预期的预测误差平均为零,且不能事先预知。预期的预测误差为 ,即变量X的实现值和预测值之差。8.2 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亦称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含义:金融市场上的预期等于运用所有可知信息作出的最佳预测。是理性预期理论在证券定价上的应用。8.2.1 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基于下述假设: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可知信息;持有证券的回报率等于证券的资本利得(价格变化)加上现金收益,再除以原来购买该证券的价格。即:P为证券价格,C为现金收益(

5、利息或股息)。考虑在t时开始持有证券,对其回报率进行预期,由于现价Pt和现金收益C在开始时已知,上述回报率定义中唯一不确定的变量就是下期的价格Pt+1。用 表示持有期终了时该证券价格的预期,则预期收益 为:有效市场理论把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看作是运用现在所有可知信息作出的最佳预测。即,市场对未来证券价格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所以:该式又蕴含着,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将等于该回报率的最佳预测值,即:债券市场供求分析说明,证券的预期回报率有向均衡回报率即供求量相等的回报率靠拢的趋势。供求分析根据以下均衡条件决定一种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即一种证券的预期回报率()等于其均衡回报率(),而均衡回报率是该证券供求量相等

6、时的回报率,即 。由此可以决定均衡回报率,并用均衡回报率来决定预期回报率。运用上述均衡条件,在 中用 代替 ,就可推导出一个描述有效市场上定价行为的等式:这个等式表明,金融市场上的现价决定于一定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用所有可知信息对某种证券回报率作出的最佳预测等于该证券的均衡回报率,因此有效市场上的一种证券的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知的信息。8.2.2 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假定公司普通股实际年回报率10%,其现价 低于对其明天价格的最佳预测 ,对这种股票的最佳预测是年率50%,高于10%的均衡回报率。实际回报率与最佳预测回报率的差异会使人们预测,该股票的回报率将大幅上升,这就是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

7、既然人们知道,对A股票的投资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率,人们就会大量买进,导致该股票的现价 相对于其预期未来价格 逐步上升,从而使 下降。当现价上升至一定高度,使 ,则满足有效市场的条件,人们就会停止对A股票的买入,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也就随之消失。同理,如果一种证券回报率的最佳预测为-5%,而其现在的实际回报率为10%,那么,对这种证券的投资就是不利的,它的实际回报率高于均衡回报率。人们于是会出售该证券,其现价相对于预期未来价格不断下降,直到 升至 的水平,从而满足有效市场的条件。有效市场条件的另一种表述是:有效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因为,有效市场理论并不要求每个金融市场参与者都熟知某

8、种证券的全部信息,并进行理性预期,才能使该证券价格趋于有效市场条件起作用的位置。金融市场结构给许多市场参与者以发挥作用的机会,只要有人注意到未加利用的盈利机会,它们就会追逐该利益,从而导致该盈利机会消失。有效市场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并不要求市场上每个人都熟知每种证券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一切。8.2.3 股票价格的随机变动随机变动描述的是这样一种变量的运行方式:即,它今天的值是已知的,明天的值却可能下跌,也可能上升,所以这个变量的未来变动是不能预先知道的,也就是随机的。有效市场理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股票价格将大致遵循随机变动方式,就一切实用目的而言,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动是无法预先知道的。因此,

9、当人们提到股票价格随机变动理论时,实际上是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展开的。股票价格的随机变动可以有以下的实例证明。假定人们能预先知道B公司股票价格在下周上涨10%,那么预计该股票的年资本利得率和年回报率都会超过50%。这很可能大大高于该种股票的均衡回报率,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人们会立即购买该种股票,致使其现价持续上涨,直至实际回报率与均衡回报率的差额()为零为止。如果人们能预先知道C公司股票价格将下降10%,那么该种股票的预期回报率与均衡回报率的差额将为负数(),人们会立即抛售这种股票,致使其现价下跌至可预知的价格变动接近零为止(),此时,有效市场条件再次成立。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可预知的股票价格变动将趋

10、于零,这就导出如下结论:股票价格通常是随机变动的,进而汇率也是如此。8.2.4 对股票技术分析价值的看法人们预测股票价格,通常采用的技术是,研究过去的股票价格数据,从中找出其升降的趋势或有规律的周期,并依据这种规律,确定买入和卖出的时机。这种预测方法称为“技术分析”,为许多人所信奉。而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过去股票价格的数据无助于预测未来股票价格的变动,因此,依靠这种数据进行预测的技术不能成功地预见股票价格的变动。有效市场理论的这个论断的实证与其检验技术有关。第一种检验采用实证分析,即比较使用技术的和不使用技术分析的证券分析家的成绩。结果正如有效市场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技术分析家并不比其他金融分析

11、家强,平均说来,他们的准确率并不很高,过去预测成功的纪录也不能表明他们未来预测的成功。第二种检验是按照技术分析得出的买卖股票的规则,用计算机买卖股票,比较其可得的利润。这种检验结果也不能证明,技术分析有更高的准确性。1987年10月19日的美国股票市场危机,引起人们对有效市场理论和预期理论的质疑。因为,按照人们对这两个理论的理解,合理的市场似乎不应使股票价格产生如此大的波幅。实际上,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导致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未来评价的最佳预测的变化,其他还有政府限制公司兼并的提议,贸易赤字,未能大幅度削减的财政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美元贬值,对银行业金融危机的

12、担忧。除了这些市场的基础因素,即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前景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例如,技术分析家所关注的市场心理因素等。这次危机表明,股票市场并不完全由市场基础因素决定,市场心理或制度结构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排除理性预期或有效市场理论背后的基本原理,即市场参与者将充分利用可能的盈利机会,并使其趋于消失。即使股票市场价格并不总是反映市场的基础因素,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含义仍然能够成立。8.3 卢卡斯对政策效果的评价卢卡斯和萨金特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政府政策结果不佳的原因,认为当预测的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计量经济

13、模型中的变量关系因为预期而发生变化,根据这样的计量经济模型所采取的政策,很可能是错误的。政策的效果因此取决于公众对该政策的预期。8.3.1 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卢卡斯在其著名论文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中,提出对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有用性的批判。经济学家发展这些模型有两个目的:一是预测经济活动;二是评价不同政策的效果。虽然卢卡斯没有直接回答这些模型作为预测的工具是否有用的问题,但是明确指出,不能指望运用这些模型评价具体政策能够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计量经济学政策评价典型的例子是,美联储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决定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该模型包括描述几百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许多方程式。假定这些关系都不变,

14、就可根据过去的数据判断现在选择某种货币政策的效果。比如,美联储想知道货币增长率从5%提高到10%时,失业和通货膨胀会发生什么变化,就只要将提高的货币增长率输入该模型,该模型就能提供失业率下降多少、通货膨胀上升多少的答案。其他政策也可以用该模型进行检验。据此美联储的决策者可以知道,货币供给增长率为多少时,能够对失业和通货膨胀产生最理想的结果。卢卡斯依据理性预期理论的一条简单原理,对这种政策评价方法提出挑战:即当预测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变化。即,当政策变动时,预期和过去信息的关系也会变化,即预期影响经济行为,导致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各种变量关系发生变动。此时运用以往数据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

15、模型,不再能正确评价采取某种政策的效果,根据这种模型,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8.2.3 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异议根据卢卡斯的观点,解读凯恩斯主义计量经济模型中常用的期限结构方程式,就不会仅仅将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现值与过去值联系起来,而要充分考虑现在利率的变动对将来利率的影响。按照期限结构方程式,长期利率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有关。假定过去每次短期利率上升,都很快降了下来,这就表明这种利率上升是暂时的。理性预期理论认为,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暂时的,其对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的影响很小,长期利率的上升也非常有限。所以,根据以往数据估算的利率期限结构,表明短期利率变动对长期利率只有微弱的影响。假

16、定美联储采取措施将短期利率从5%持久地上升到8%,并为观众预期到,其结果就与前面的判断不同。如果仅根据以往数据,按照期限结构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是,长期利率只发生很小的变动。但是,如果公众认识到短期利率上升并将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按照理性预期理论,公众看到利率上升到8%,并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会大幅度上升,人们将卖出长期债券,致使长期债券价格下跌和长期利率上升。这个结论与按期限结构方程式得出的截然不同。可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算美联储政策变动的效果,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卢卡斯批判期限结构的论断说明,政策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公众对政策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暂时的,则长期利率的反应将

17、是有限的。如果公众预期短期利率的上升是持久的,则长期利率的反应将是较大的。卢卡斯批判不仅指出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不能用于政策评估,而且还表明,公众对政策的预期将影响政策效果。卢卡斯在其论文中还批评过消费方程式和投资方程式。卢卡斯批判也适用于对理性预期较有争议的其他经济领域,因为卢卡斯的基本原理并非说预期总是合乎理性,而是说当一个被预测的变量发生变化时,预期的形成也会发生变化。8.3.3 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理性预期理论还可用于总供求的分析。卢卡斯和萨金特等建立了把预期视为合乎理性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对预期的价格水平而言,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个假定能够推导出政策无效的命题。在新古典模型中,

18、相对于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而言,所有的工资物价都是灵活可变的,即预期物价水平上升会立即引起工资和物价相同幅度的上升。因为工人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就会要求增加工资,以阻止实际工资的下降。这种工资和物价决定的观点表明,预期物价水平上升,立即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左移,如果预期变为现实,则实际工资将保持不变,总产出则处于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水平上。也就是说,预期中的政策对总产出和失业率没有影响,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下图讨论预期外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失业的影响。AS1是对应预期的价格水平P1,原来的总需求曲线AD1与AS1交于A点,该点实现的价格水平是预期的价格水平P1,总产出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19、Yn上。由于A位于Yn上,所以总供给没有位移的倾向,经济处于长期均衡。假定央行突然决定,购买债券投放货币,以解决失业率太高问题。因为该政策是公众未曾预期的,所以货币供应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到AD2。预期的价格水平仍是P1,总供给曲线仍为AS1,均衡点为AD2与AS1交点B。总产出超过自然率水平而增大到Y2,实际的价格水平上升到P2。P1P2价格总水平PAS1AD1AD2ABOYnY2总产出Y预料之外的扩张性政策引起的短期反应假定公众预期央行将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情况就会与前面不同。由于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公众认识到扩张性政策将使需求曲线右移,预期总价格水平将上升到P2。因此工人将要求提高工资,以

20、抵消价格上涨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于是,总供给曲线将左移到AS2,与AD2交于B,在这一均衡点上,总产出位于自然水平Yn,价格则上升到P2。价格总水平PP1P2OYn总产出YAD1AD2ABAS1AS2预料之中的扩张性政策引起的短期反应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表明,预料中的扩张性政策不会引起总产出的增加,经济会移向长期均衡点,在该点,总产出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新古典模型中“古典”包含着与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相同的意义,因为政策是预料中的,总产出将保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但是,新古典模型承认,总需求曲线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动,可以使总产出离开自然失业率水平。新古典模型得出的结论十分引人注目:预

21、料中的政策对经济周期没有影响,只有预料外的政策才对经济周期有影响,尽管预料中和预料外的政策本身没有什么两样。这个论断被称为“政策无效性命题”。8.3.4 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理论,既然公众能对政府政策做出正确的预期,并且采取有效的对策抵消这种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就是无效的,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不变的、取信于民的货币政策。如果货币政策按固定规则实施,或只是符合常规,那么公众就能掌握充分的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抵消这些政策效果的对策。如果政府实行的是突然的和反常的货币政策,它只能在公众未能及时做出反应之前产生效果,并随公众的行为调整而

22、失去效果不仅如此,公众将根据这种不规则的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并使以后这种不规则的货币政策失去效果,所以这种货币政策只能欺骗公众于一时,而不能永久地欺骗公众。尽管公众对政府政策的预期也会犯错误,但是他们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尽管公众的学识未必很高,但是就像没有学过空气动力学的鸟类仍然能飞得很好一样,所以公众的理性预期不仅能有效地阻止政府非规则政策生效,甚至会使政府自食非规则政策的苦果。卢卡斯说:“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它不能再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扩大生产的期望,结果却造成通货膨胀。”滞胀正是由此而起。因此对付理性预期的最明智的货币政策就是公开宣布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率,长

23、期坚持实行,取信于民,这就能在避免失业率上升和生产下降的情况下,促使通货膨胀率逐步下降。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与货币学派基本相同,但是他们在关于制定怎样的货币增长率的见解上存在分歧。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最优货币增长率不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增长率,而是与公众预期相一致的货币增长率;最优货币增长率的预测值也应该与公众的预测值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物价平稳,人们可以做出最优选择和安排,市场机制才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这样的货币增长率才是最优的。从理论上说,公众的最优预测是可知的,但在实际中很难做到。技术难度大,当事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做出的最优预测和决策,对个人是理性

24、的、最优的,但是所有个人的理性预期并不代表社会的理性预期,或者说,微观理性预期的总和并不等于宏观理性预期。这就决定了建立一个与公众预期相一致的最优货币数量模型事实上难以做到,最优货币增长率至今仍不可知。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认为,既然最优货币增长率不可知,就没有必要耗费精力去计算这个增长率。货币政策的关键不在于确定货币增长率应该是3%还是4%,而在于增长率一经确定,就永不更改。只有坚持长期性稳定不变的货币政策,才能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再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只有政府不再干预经济,一切听其自然,那么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经济就能恢复均衡。8.3.5 理性预期学派的利率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推导出利率变动的

25、影响也会为公众的预期所抵消。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货币的现象”。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和央行的货币供应量是决定利率的两大因素。高利率不仅不利于投资、储蓄和消费,还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要央行增发货币,压低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以及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学派反对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他们认为,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是最重要的,它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货币供求平衡主要通过收入,而不是利率来调节。货币的增加与利率的变化不完全是反方向的,在货币量增加的初期,利率可能下跌,但是随着借贷需求的增加和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利率又会上升。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利率不是传导机制的中心环节,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理性预

26、期学派认为,货币学派的利率理论比凯恩斯的理论更进一步。但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在央行突然、出乎意料地提高货币供应增长率情况下,货币学派的这个论断才能成立,而这种情况是非常态的,所以与实际情况不符。在现实生活中,各国货币当局总是按照常规原则决定货币政策,尽管人们对该原则有异议,且各国原则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原则一经确立,就成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准则,一般不会发生无规则的变化。所以,公众往往能事先估计到货币当局将要做出的决定或采取的行动,并据此形成理性预期。一旦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应量,公众的预期价格立即形成,结果使名义利率立刻随预期价格上升,实际利率不受影响。货币学派认为的货币供应增加使

27、利率短期下降的效果也不复存在。这进一步证实了货币的中性,货币当局并不能左右经济的实际变量,而只能作用于名义变量。理性预期学派还认为,货币当局不能,也不应该经常改变策略影响实际利率。货币当局从根本上改变其原则或策略只能使公众预期暂时发生差错,人们很快会调整过来,掌握并形成新的理性预期;如果货币当局经常从根本上改变它的原则和策略,则它将背离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意图。因为,只有不为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要想获得货币政策的成功,就只有欺骗公众;这种欺骗的成功则会造成公众预期和反应的紊乱,以及经济秩序不稳定,使得经常改变原则和策略的央行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原因,而失去存在的理由。8.3.6 对理性预期理

28、论的评论理性预期学派说明,人们的预期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对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预防、抵制,对政府政策效果的抵消,对政府干预经济的难度提升;同时,理性预期学派也将他们的理论引向了极端,似乎只要存在着理性预期,一切政府干预都会落空,甚至出现负效应。事实上,严格意义的理性预期未必存在,因为人们并不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预期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阶层、利益,以及逻辑分析、理性思考能力、知识水平的影响,加上信息的失真和不对称性,决定了这种预期的结果难免相互矛盾。这表明,理性预期及其效果能否形成大可质疑,即便能够形成,其覆盖面未必大到足以抵消货币政策效果的地步。

29、正是因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条件并不完全成立,所以他们的论断,即“货币政策无效”也不能完全成立。萨金特在20世纪90年代对他的学生说“人类已经陷入非理性的丛林”,所以坚持理性预期的论断难免误入歧途。但是,不完全预期并不等于完全不能预期,不完全抵消政策效果也不等于完全不能抵消政策效果。所以,理性预期学派的论断还是有道理的,公众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期并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而且人们的预期水平越来越高,理性预期学派论断的准确性将相应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将随之递减。就目前的预期水平而言,理性预期理论的启示在于,它告诫管理层,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要充分注意理性预期对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8.4 新凯恩斯主

30、义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的传播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垄断地位,一些年轻的凯恩斯主义者在继承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理性预期理论的合理成分,为凯恩斯主义增添新的内容,推动了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8.4.1 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新凯恩斯主义从非凯恩斯经济学那里汲取某些新的论点或方法,为自己增添了一些新的假设,引导出新的论点。并在三个方面,保留或继承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一是非市场出清假设,二是货币非中性假设,三是短期均衡分析方法。这些都与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完全不同。第一,凯恩斯主义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认为,工资和物价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的程度,如凯恩斯所言,工资和

31、物价变动达不到实现劳动力供求相等、商品供求相等的地步。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遵循货币学派所继承的古典经济学传统,坚持工资和物价能够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出清的程度。第二,凯恩斯主义坚持货币非中性理论。如凯恩斯所言,因为存在着市场对利率的约束,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是非中性的。所以必须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实现经济的稳定,而不仅仅依靠货币政策的作用。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萨金特与华莱士都是货币政策中性论的主张者。他们认为在公众拥有充分信息条件下,货币政策无效,因而货币是中性的。新凯恩斯主义保留并继承了关于货币非中性的假设,认为货币至少在短期中会影响实际产出水平。第三,新凯恩

32、斯主义并不拒绝使用长期均衡分析方法,但在一般理论上仍然遵循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均衡分析方法。尽管凯恩斯主义一直强调短期均衡分析方法,但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则注重凯恩斯学说的长期化、动态化,进而有投资函数理论、消费函数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等。然而,凯恩斯主义的一般理论仍然是短期均衡分析的成果。理性预期学说则着重长期均衡分析,因而得出货币中性的结论,使经济中的货币因素与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分离开来。正是以上方面的不同,表明新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继承关系,同时,它也从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那里汲取了新的内容,体现在费希尔的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问题上。8.4.2 粘性工资、粘性价格费希尔的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指

33、这样一种情况:即随着总需求的增加,工资和价格不是原地不动,而是缓慢地变动调整。工资和价格调整的缓慢、滞后和小幅度正是粘性的表现。新古典理论认为,所有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弹性,即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立即引起工资和价格同幅度上升。新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将理性预期作为一个有用的假设,却并不接受新古典模型对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弹性的论断。他们认为,经济中存在着某些因素妨碍工资和价格完全随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长期劳资合同是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之一,这种粘性使工资和价格不能充分顺应预期价格水平的变动(这种现象称为“工资价格粘性”)。例如,工人签了三年合同,具体规定了三年的工资率。由于该协定的束缚,即使他们

34、在第一年形成对通货膨胀率和未来价格水平的新预期,他们也不能采取任何行动相应调整工资率。只有在两年后,重新谈判工资合同时,工人和厂商才能将预期通货膨胀率纳入他们的协定。工资、物价粘性的另一原因是,即使没有明确的合同,厂商为了避免影响工人的积极性,也不愿经常变更工资。例如,在高失业时期,厂商为了避免工人工作效率下降,宁可保持相对较高的工资,尽管他知道这是降低工资的最好时机。此外,厂商和供应者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或者为避免价格变动而提高企业成本,也会导致价格粘性的存在。尽管粘性因素并不存在于所有的工资和价格协议中,但它确实能够阻碍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立即完全转化为工资和物价的调整。尽管新凯恩斯学派并不

35、同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弹性的观点,但是,他们也承认预期对于总供给决定的至关重要性,并把理性预期理论看作是预期形成的合理描述。他们假定工资和物价的粘性,否定它们的调整有充分的弹性。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预料外的政策(如新古典模型中所说)比预料中的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更大。但是,与新古典模型不同的是,政策无效性命题不能成立,预料中的政策也能影响总产出和经济周期。8.4.3 预料外与预料中的政策的效果考察新凯恩斯主义对预料外扩张性政策的短期反应,与新古典模型分析相同,原来均衡点A,此时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1相交,产出在自然率水平上,价格水平为P1。当央行

36、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购买债券,增加货币供应,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因为扩张性政策是预料外的,故预期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曲线也不变。于是经济运行到B点,在这个位置,总产出增加到Y2,价格水平上升到P2。价格总水平PP1 P2 OYnY2总产出YABAS1AD2AD1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预料之外的扩张性政策在下图中,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该扩张性政策是预料中的,预期又是理性的。这就是说,公众预期价格水平会上升,工资也相应增加,总供给曲线左移。因为刚性因素的存在,工资和物价不能完全调整,总供给曲线无法像在新古典模型中那样,一直上升到AS2,而只会移到AS3,经济则稳

37、定在AD2和AS3相交的C点。此时总产出已经超出自然率水平,达到Y3,价格水平则上升到P3。与新古典模型不同,在凯恩斯主义模型中,预料中的政策对总产出仍有影响。下图中的Y2大于Y3,即产出对预料外政策的反应大于对预料中政策的反应。因为在预料外政策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不移动,此时价格水平较低,产出水平较高。这就从几何图形上证明了预料外政策效果大于预料中政策效果的原因。价格总水平PO总产出YYnY3Y2P1P2P3PnAS2AS3AS1AD1AD2ABC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预料之中的扩张性政策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证明,预料中政策对总产出也有影响,所以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不同于新古典模型,同时它也不排除稳定的

38、货币政策的有益影响。但是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还是对政策制定者提出警告:设计这样的政策并非易事,因为预料中政策和预料外政策的影响很不相同,所以政策制定者为了预测自己行动的后果,必须知道公众对这些行为的预期,这无疑相当困难。无论在新古典模型,还是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政策制定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8.5 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博弈8.5.1 政府在博弈中背信的可能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博弈建立在公众预期的基础上,在公众与政府的博弈中,同样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效果。有关规则的货币增长率理论,已经为弗里德曼所清楚表述,这个理论隐含着:政策制定者面对信息约束;对未来事件预测的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乘数的不确定;

39、失业率降到自然率以下将引发的通货膨胀;以及与市场力量相比,政治干预过程的不可靠等。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提出政策无效性主张,质疑货币政策影响实际变量的能力,从而增强了弗里德曼对相机抉择政策的攻击。1977年,吉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创立了一个新古典模型,重新表述反对相机抉择政策的观点。在这个模型中,政策制定者与私人部门当事人进行着动态的博弈。吉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宏观经济政策评价的基本见解是,如果经济当事人是前瞻性的,就使得经济政策成为理智对手政府(或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的动态博弈。假设政府制定并向公众宣布它所认为的最优政策(有利于社会和政府本身),如果该政策为公众所相信,那么在此之后的时期中,该政策就可能失去它的最优性。因为,最优政策是在公众尚未相信的情况下制定的,一旦发生“公众相信”这个新情况,政府就会发现,背弃诺言不仅能实现原来的目标,而且还能得到额外的好处,原来的政策就不是最优的。布莱克本指出,在t时提出的最优政策,到了t+n时往往不再是最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