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瑞雪图》教学设计孙慧.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10325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雪图》教学设计孙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瑞雪图》教学设计孙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雪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扬扬,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等词语的意思。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以动衬静的写法,体会作者观察、写景的顺序。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瑞雪”的含义,并拓展看图说话和写话训练。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喜欢雪吗,想看下雪吗?老师带来一组下雪图片,想看吗?有个要求:边看边想有“雪“字的成语或词语。 引入学习:《瑞雪图》 2、板书课题: 剖题:瑞:吉祥 图:图画 题意:吉祥之雪,美如图画 题意在文中哪句体现了?(齐读最后一句) 写法:点题 (设计意图:优美的音乐,动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机的写法指导,使学生感悟写作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奠定基础。) 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复习旧知,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2、学生听录音示范朗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3、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读,读出味道来。(可以同桌交流朗读) (设计意图:范例引导,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主读文,读出自己的感悟,并在同桌交流中,学会合作、分享。) 三、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反馈学情: 问:对雪前很感兴趣的举手?雪中?雪后?生反馈。 (一)感悟夜静雪大 1、生齐读雪中内容,回答读后有什么感受?(师板:大雪下) 2、指导朗读:怎样把雪读得很大很大?(学生个别读),师引导要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来建议一下,哪些词要强调?引导读好重点词:大片大片(读得“厚重”) 一会儿(读得“轻快”) 3、提问:这是白天看雪,晚上还看雪吗? 4、夜晚有什么特点?从书上找出一个词来——万籁俱寂(理解) 5、指导要怎么读夜静?(板:夜静) 谁能把夜读得很静很静? 6、一学生读静夜听雪,(学生闭目听)并评价 (一轻二慢) 7、 引导读“簌簌”、“咯吱”(学生按自己的体验读),师范读,学生尝试 8、引发思考:既然写山村夜晚寂静,为什么还要写“沙沙声、咯吱声”?突出“静” 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小结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按时间,白天看——晚上听;并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小标题:夜静大雪下 (二)感悟雪后景美人欢 1、雪下得很大,雪后景色如何,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雪后美景图片) 2、谁愿意把同学们带到雪地里欣赏欣赏?读得很美很美? 3、谁听出来了,有什么感受?(板:景美) 4、出示课件:雪景的文字 5、指导读好:嗬 (学生起立做推门状;惊喜) 师引读:嗬,好大的雪啊——万里江山(师打手势导读) 6、理解“粉妆玉砌”(词意)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粉妆玉砌”的世界,描述雪景(说后看图) 7、启导:先写远处的景,接着写哪儿的什么? 8、(出示课件)理解:银条儿 雪球儿 9、(出示课件)比较句子: A B组对比读,谈好在哪儿? A、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B、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A、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B、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10、这是写雪景的静态美,还写了雪景的动态美吗?找找看。 11、引入:假如你置身于如此美的雪景里,最想干什么? 板:人更欢 12、指导读好:咯吱咯吱 理解:震落下来 (喜悦) 13、小结(点击课件)写法填空 (三)读悟感受 1、仅仅是小孩高兴吗?看补充材料:雪的作用。 2、引读:啊—— 板:感受:瑞雪丰年画 3、师介绍写作背景 引读:啊—— 4、小结: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画? (夜静大雪下 景美人更欢 瑞雪丰年画) 还有吗?引入学习“雪前” (四)感悟雪前 1、一读就懂,默读一次,抓住“骤然变冷”、“寒风刮”归纳小标题。 2、指导书写“骤” (设计意图: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把读和悟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极好的阅读教学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把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美。 此环节的设计以读贯穿中心,在读中想象、体会,在读后交流感受,然后再带着感受读,读出特色,熟练成诵,对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等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为此,通过这一环节架设起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桥梁,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对话中与本文的作者达到心灵相同。同时,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总结:本节课学到什么?(自我总结; 小标题; 读板书的诗——如诗如画) 五、布置作业: 1、摘录并背诵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及段落。 2、课后阅读峻青的《秋色赋》(选做)。 板书: 瑞雪图 雪 前 骤冷寒风刮 如诗如画 雪 中 夜静大雪下 雪 后 景美人更欢 感 受 瑞雪丰年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