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熟读成诵。感悟诗的语句美与形象美。
3.感悟古诗意境,能理解诗句的诗意。通过品读诗句感受春日
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写作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积累导入。
1.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能说几个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吗?
2. 出示词语,读一读。(课件二)
3. 当温暖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禁不住去外面郊游踏春,而古代的文人墨客更会在这诗意的季节咏颂赞美春天。其中最受人们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板书课题。
4. 交流朱熹资料。(课件三)
二、 自读古诗,理解大意。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课件四)
2. 检测:同桌读、指名读、小组读,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滨”“泗”的读音。
3. 认识词“泗水”“泗水河”
4. 理解“滨”:出示带有滨的句子。引出词语“海滨”、“湖滨”“泗水滨”最终理解“滨”
5.再读故事,看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6. 提出不懂的地方,先组内交流。
7. 你眼前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自由谈)
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觉到这是风景优美的春天和诗人的心情?我们随诗人一起去浏览这个明媚的春日。
三、感悟语言,品味意境美。
1.学习第一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课件五)
(1)重点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于泗水县,流入淮河中。
(2)教师指引,疏导诗句意思。
(3)指名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4)指导朗读:风景好,天气好,心情好。读诗。
2.自主学习第二句诗:“无边光景一时新”。(课件六)
(1)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无边”——“一时”——“新”)
(2)无边: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光景: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一时新:下子焕然一新。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3)指导朗读:春天到了,一切都焕然一新,置身在那一望无际的风光中,朱熹不禁脱口而出“无边光景一时新。”春天到了,万象更新,让人耳目一新,怎能不让人赞叹。
3.学习三、四两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课件七)
(1)重点理解:“等闲”,平常、随便。“东风面”,春风的面貌。“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2)同桌间相互读一读,讨论对这句诗的理解
(3)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
(4)讲解:“万紫千红”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5)指导朗读:
4.总结:
(1)朱熹在春日里到______去_______。板书:寻芳。他看到了____________。板书:无边光景。他想到了------板书:万紫千红。最后完整的读这首古诗。
(2)吟诵诗歌。(课件八)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1) 尝试背诵并默写。
四、欣赏美景,提升拓展。
1.朱熹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对泗水情有独钟。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课件九)
2.介绍泗水的深厚文化。(课件十)
泗水河是山东境内的一条河,它流经山东的曲埠、泗水等县。它养育出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他的名字叫---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他死后,葬于故乡,他的故宅被保护起来,称为“孔庙”。每年春秋时节,许多人都向往着能到这里来祭拜孔子,追随圣人的足迹。朱熹就是其中的一员。
3.理解:朱熹不仅是想去欣赏风光,还是想寻求知识,提高自己。
五、布置作业。(选做作业)
1.用优美、简练、有个性的语言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
2.拿出自己的笔,任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画出它的美丽。(可以是诗歌或小作文的形式。)
板书设计:
春日
朱熹
泗水滨 寻芳
无边风景 万紫千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