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5课时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熟练地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2.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有关性质.
数学思考:通过学生作图、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经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发现的喜悦.
教学重点: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并能说出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将二次函数y=ax2+bx+c化成y=a(x-h)2+k的形式,并说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将二次函数y=x2-4x+5化为y=(x-h)2+k的形式,则y=__(x-2)2+1__.
师生活动:出示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
2.画出二次函数y=2(x-1)2+2的图象,并指出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小)值.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如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教师提示:(1)对于形如y=a(x-h)2+k的函数,大家会画它的图象吗?
(2)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把y=x2-6x+21化成y=a(x-h)2+k的形式吗?
(4)画出二次函数y=2+3的图象,并指出它是由抛物线y=x2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2.拓展新知、加深理解
求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详细过程,学生熟记解析步骤及做法,得到公式.
教师板书:对称轴是直线x=-,顶点坐标是(-,).
如果a>0,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如果a<0,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三. 应用举例
例 求下列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小)值:
(1)y=-3x2+12x-3;(2)y=2x2-3x-5.
四. 拓展提升
(1)二次函数y=2x2+bx+c的顶点坐标是(1,-2),求b和c的值;
(2)将抛物线y=2x2-4x+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五. 达标测评
1.抛物线y=-(x-1)(x-2)的顶点坐标是(D)
A.(1,2) B.(-1,2) C.(-,) D.(,).
2.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是由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先向__左__平移__3__个单位,再向__下__平移__2__个单位得到的.
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3
-2
0
1
3
5
…
y
…
7
0
-8
-9
-5
7
…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__1__,x=2对应的函数值y=__-8__.
4.已知二次函数y=x2+6x+10,用配方法把它写成y=a(x-h)2+k的形式,说出其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画出草图,并说明其增减性.
5.已知抛物线y=x2-4x+h的顶点A在直线y=-4x-1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六. 课堂总结
1.课堂总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表格,指导学生比较5类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作业布置:教材P19,习题1.2A组T7.
七.知识网络
八.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