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上《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
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缆车、升降机、表针、火车车厢、风车、电扇的运动。
设计意图:用动态的生活图片展示,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它们运动时的样子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子给它们分分类?
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么分?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做手势来表示它们的运动,从孩子们的手势中观察出孩子们对于物体运动的理解。
师:你们说得真好!像缆车、火车车厢和升降机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而像电扇、表针和风车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板书课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生1:
生2:
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师:今天这节课来了一些新伙伴,你们想不想去游乐场看看?
师:你能从下面的游乐项目中找出平移运动的吗?你喜欢玩旋转类的游戏吗,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的例子,利用游乐场的图片,从玩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间接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你们看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咱们一起跟小熊做个游戏愿意吗?游戏之前让咱们一起先来看看游戏建议吧!
(课件演示游戏建议)
(学生进行活动)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小熊做的是什么运动?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游戏对平移与旋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呀?
二、探究体验
1、点和图形的平移
(课件出示点和三角形的移动方法。)
2、说一说。
师:请看小房子从原来的位置是怎么移的?两个同学一块儿说说。
出示课件: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移的?向哪儿平移几格?
设计意图:《平移与旋转》是一节空间几何的基础,比较空洞,难以理解,通过动画演示,将抽象的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形象的帮助孩子来理解平移了几个格子,怎样来数格子。
3、怎么判断一个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师:你们真棒!通过动脑,学会了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了。
三、课堂练习
1、小房子是如何移动的?
2、这些图形是怎么移动的?
3、学生练习纸。
四、布置作业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下节课向大家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