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长城》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悠久历史和军事价值等,熟悉有关长城的文学文化,关注长城的现状和未来。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激发学生探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走进长城,如何让学生接受专题所传达的长城文化的深邃内涵,这是教师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学时要注重激励,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当下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价值观,但其与自然、与生活还有一些距离,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引领学生关注周边的生活环境,提高参与意识。设计教学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分组。
教学重点:
1.探究长城的构造、历史、价值等知识,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
3.学会探究学习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在探究长城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及概括,形成自己的看法。
2.能通过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外更深入地沉浸于丰厚的长城文化之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一看)
由旅游话题引入长城,引领学生欣赏长城的相关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长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生欣赏,思考,交流自己的感觉。
师生点评。
二、交流展示(说一说)
交流体会:你对长城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学生齐读感知。
三、初读感知(找一找)
通读文本,找一找:长城的构造有哪些?
学生自由读书,圈划知识点,做好发言准备。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生互动点评。
教师出示关于长城的构造资料:图片、文字等,学生加深认知。
四、问题探究(议一议)
读完文本,议一议:长城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温馨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筑、旅游等方面来谈。
学生自主思考,分组探究,准备发言。
学生代表交流看法,师生点评、补充,做好总结。
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长城过去的价值和现在的价值。
五、迁移训练(比一比)
看过长城专题,了解了一些关于长城的知识,比一比:你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成语、谚语或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搜集、整理,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外延知识。
教师总结,出示相关知识,学生齐读、识记、做好记录,增加知识积累。
六、以歌会意(听一听)
长城已经成为中华的象征,她的身上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有一些歌曲传唱着长城的故事,你知道关于长城的歌曲吗?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部分歌曲名。
听唱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引领学生激起爱国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