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触电事故专题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专题应急预案
为了全面贯彻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方针,在施工现场出现触电事故时,可以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有效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的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触电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企业施工生产的实际状况,特制定《触电事故应急专题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触电事故专题应急预案,但愿对大家有协助。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生产现场配置的电气设备、开关箱外壳、机械设备、电机没有触电保护接地,或保护接地线对地电阻超标,装置出现漏电时,作业人员有发生触电的危险。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不到位、高温导致电线绝缘部分破损或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操作人员易发生触电,导致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能使肌肉产生忽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数十微安的电流直接流过心脏会导致心室纤维性颤动。室颤电流约为50mA,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后,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数分钟甚至数秒即可导致生物性死亡。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应急处置工作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各项应急救援措施,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安全施救;应急救援行动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以企业自救为主,同步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企业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安环部、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1号车间、2号车间、3号车间、机电维修、仓库。质管部。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为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副经理
组员:安环部、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1号车间、2号车间、3号车间、机电维修、仓库、质管部。
重要职责:负责领导我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急救和处置工作,决策有关重大应急事项,调集救援力量和物资,保证总体决策和救援方案的顺利实行,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和控制次生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故扩大。
3.2.1 总指挥职责
(1)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请示并贯彻指令。
(2) 审定并签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
(3) 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
(4) 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5) 审定我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
(6) 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和专家组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7) 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3.2.2 副总指挥职责
(1) 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作。
(2) 搜集现场信息,核算现场状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3) 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4) 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状况。
(5) 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
(6) 按照应急指挥部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公布工作。
(7) 搜集、整顿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
(8) 核算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部请示应急终止。
(9) 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
3.2.3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在生产现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按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处理抢险救援工作中的平常工作。
(2)理解掌握事故救援信息,及时向总经理和生产副总经理汇报,向下传达总指挥部的抢险救援指令。
(3)与上级有关部门获得联络。
(4)负责现场受伤人员分类急救和护送医院工作。
(5)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调配、补充及教育培训。
(6)负责事故受伤人员及家眷的安安慰问工作。
(7)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送,保证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
(8)完毕指挥部和上级交办的指令。
3.2.4 综合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联络、协调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车辆的协调工作。
(3)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授权下,负责公布有关应急救援的信息。
(4)负责应急救援工作通讯联络移动电话的记录及更新,保证通信畅通
3.2.5 机电维修职责
负责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及抢险抢修工作。
3.2.6 各生产车间职责
(1)负责先期的事故应急响应,并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2) 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
(3) 负责本单位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
(4) 在本预案启动后必须听从企业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命令。
(5) 负责指派本车间人员参与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6) 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7)负责组建本车间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参与应急救援行动;负责本车间的应急管理工作。
4、防止与预警
各单位、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或其他任何人假如发现电气设备设施、用电场所、电动工具等存在事故征兆,应立即报厂长、生产车间主任、企业安环部,安环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假如原因不明或事故不可防止,应迅速汇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接到也许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组员部门,一边采用对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一边评估事态发展状况,做好启动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一旦确认事故发生并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按照有关程序,由指挥部总指挥公布指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信息汇报程序
5.1报警方式和程序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系统为通过电话报警。当确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现场任何人员应立即报警,在向车间领导汇报事故的同步,立即上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事故状况,并立即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组员,应急指挥部接报后确认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总指挥下达指令,启动应急救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报警注意事项:对的汇报事故内容,重要包括:事故地点、部位、人员伤亡,报警人单位及联络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5.2办公室电话︰
值班室电话︰东门值班室
5.3对外求援联络方式
对的拨打“120”急救电话。报警内容重要包括:事故单位名称、人员伤亡状况,报警人单位及联络电话和报警人姓名等。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企业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三级: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Ⅲ级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如下:
Ⅲ级响应:发生人员轻伤如下事故,事故危害程度一般、影响范围在本单位区域内、不超过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
Ⅱ级响应:发生人员重伤事故,事故危害程度较重、影响范围虽在企业区域内但超过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必要时可祈求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力量支援。
Ⅰ级响应:发生人员死亡事故,事故危害程度严重,影响范围也许会超过企业范围并超过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应在启动企业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的同步,及时祈求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力量支援。
到达Ⅲ级响应和Ⅱ级响应条件时启动企业应急预案,到达Ⅰ级响应条件时在启动企业应急预案的同步,及时报请上级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救援。
6.2 响应程序
企业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环节。
针对应急响应级别分环节实行应急程序,发生Ⅲ级响应和Ⅱ级响应事故时,按照企业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展开救援行动;当Ⅱ级响应事故的事态不停扩大,无法有效控制时或发生Ⅰ级响应事故时,应及时启动扩大应急响应,向上级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机构祈求应急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