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9878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策略 廖理军 内容简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列为教育基本国策,要实现教育公平,薄弱学校的提升尤为重要。薄弱学校应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课程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立德树人,智慧成长,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通过这些措施让每一个孩子均能享受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也越来越快,正向着“一体化、国际化、现代化”迈进。如何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促进公平”这一基本国策,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是关键。 一、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 近几年成都市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满履盖,灾后重建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各级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有力,使学校的设施设备日趋完善、场地建设上了新台阶,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理化生实验室、教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等建设完善;市——县——校教育网络交流平台、学校班级多媒体及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学校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使教师、学生、家长互动交流学习成为现实,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如何用好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关键在人。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高端培训、科研交流、校本研修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组织干部教师走出去,走进名校进行高端培训,以及国家、省、市、县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等,使干部教师队伍教育观念更新,专业技能更强,专业素养更高。学校应立足校本研修,进行教研交流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针对问题,让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进行“订单式”的学历提升学习和专业培训,让更多教师“一人多专”以能胜任两门以上学科教学,较好地解决学校“缺科但不缺编”的问题。关注教师发展的最小元素,教师自我规划与学校规划相结合,在尊重教师发展“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学校统筹安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教师交流、校本研修。对新教师,学校可采用“师徒结对、名师指导”的方式,解决“课堂管理能力,能否合格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等问题,使新教师成熟周期缩短;对骨干教师,学校重点从丰富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经验出发,依托市、县优质教育集团,通过团队式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方式,发展他们的潜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让他们尽快成为名师;针对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重点通过高端培训和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刷新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名师工作室承担科研课题,进行课堂新模式探索,让他们形成成果,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品牌,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只有人尽其才,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各种资源的育人功能。 二、科学决策 民主管理 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办学章程》、《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教育教学行动指南》、《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以此来指导学校工作、教师行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 为突出自主办学、开放办学,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重视家长、社区、学校的联系互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卡”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状况,同时更好地让家长管理自己的孩子,学会教育自己的孩子。通过“法制教育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廉政教育进校园”,“毒品、网瘾的危害”等宣传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逐步“明理”;通过“我唱红歌”、“经典诵读”、“我与灾区手拉手”等活动让孩子们逐渐“明志”;通过“我为邻居做好事”、“爸爸妈妈!今天我当家”、“山水田园城市中的我”大讨论,“走进低碳生活宣传教育活动”等,让孩子们逐渐“明事”。 三、教育均衡 措施有力 让孩子们都能享受优质教育服务 “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县教育局的两个重点工程。孩子们能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判断教育均衡的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良好的办学硬件,第二是良好教师资源,第三是良好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课程。办学硬件已发展得比较好了,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较高,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市、县、主管部门以“集团发展”“联盟发展”“互动发展”等模式,让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结成捆绑发展联盟,通过学校管理交流、德育工作交流、教学互动、教研交流等,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教育教学活动等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进行干部教师的交流互派,更直接和现实地进行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资源互补,更有效地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 学校班级设置和教师配备等,应努力实现均衡体现公平,认真执行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入学、三残孩子“融合教育”等政策。对学生中的“后进生”更应重点关注,从学习上、生活上,思想行为上,给予关心帮助和教育引导,坚信他们会进步,并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个人和合格公民。对于生活上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通过教育资助、减免伙食费用、捐助等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孩子因学困或贫困而失学。 四、教育科研推进课改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农村学校教师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效益低下,造成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许多学生因学困而厌学、弃学,这是农村学校薄弱的关键所在。如何提升质量,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新课改之路,远有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近有蒲江外国语实验学校,他们都走得很坚定,而且取得了成效,各种新模式、新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为什么不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最后内化为自己的新模式,走出自己的特色呢?关键在实践。 通过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根本变化,教师素质有大幅度提高。走进课堂,可以欣喜地看到,教师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堂课都有亮点,我们的课堂更新、更活、更实。教师们达成的共识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教师的引导重实效,形成了“学案导学”、“导学精练”、“先学后教”、“251”、“堂堂落实”、“节节过手”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更多欢声笑语,使我们的课堂更具生命活力。教师也在课改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突破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品尝着教育成功甜蜜。 五、立德树人 智慧成长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培育最好的个人和合格公民,学校应建立“感恩、责任、自制”的三维德育教育模式。 感恩教育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做人知道感恩,感激你所拥有的,珍惜你所拥有的。在“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对照我们今天和平安健康的生活,我们应感激国家强盛,使我们远离战争,拥有和平;对照我们贫穷落后的近代史,非洲的饥饿人群,我们应感激共产党的领导,感激国家的发展让我们远离贫困,拥有今天的富足;看看“病残者”的艰辛痛苦、“瘾君子”的可怜可悲和不可自拔,让我们感激自己远离疾病、拥有健康;在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9·18国耻日等特殊节日,学校通过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学生,感谢国家、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同学、感激自己身边所有的人。 责任教育是最好的理想教育。初中学生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成为“最好的个人和合格的公民”,责任教育尤其重要。清明节扫墓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昌盛而牺牲的烈士致哀,长江大学学生勇救落水者大讨论,“汶川大地震”我们怎么做?我长大后做什么?通过课堂,通过思想和灵魂的碰撞,对比身边的事和自己做的事,让学生在感激的同时,逐渐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自制教育是最好的行动教育。学校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的《成长日记》等方式,让学生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自己,反省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自我调适,在调适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内化巩固将成就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教育学生心动不如行动,知道不如做到,知行统一。重视学生记《成长日记》,写日记是“道德长跑”,教育学生用给自己写历史的心态,写好自己每一天的历史。 教育工作德育为首,学校的“三维德育育人”模式,让孩子们逐渐学会感恩,明白自己的责任,表现在行动中自律性更好,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学习更刻苦努力,人格塑造与智能培养和谐统一。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只要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积极追赶,一定会让农村薄弱学校丢掉“薄弱”帽子,让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实现教育公平。 2010年8月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