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二)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2)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3)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视课堂辩论情况决定是否提供资料帮助,如需要可展示如下内容:
反对克隆人
1、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
2、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3、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4、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支持克隆人
1、“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我们修正我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纽约时报书评》
2、“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3、“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麻省理工学院生命工程教授约翰·布洛克
4、“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市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资料链接:百度搜索_
"无性繁殖"克隆等 到底是福音还是魔咒?_环境_中国网
(三)布置作业
小作文: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假如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附:板书
奇妙的克隆
说明对象: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说明顺序: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实验对象、研究成果 :
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辩论赛 我看克隆人
正方 反方
六、教学反思
《奇妙的克隆》是八年级上册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从克隆的含义,实验,发展,利弊四部分,从不同侧面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教学时首先用大家所熟知的孙悟空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仙人掌、富贵竹、草莓、克隆绵羊多利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在拓展延伸的部分设计了一个辩论赛: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加上课外所搜集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展开了激烈辩论。通过这一环节,课文中较难理解的“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中将说明方法的理解落到实处,着重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方法,并体会文章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是将深奥的事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