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交流总结帖] 每周E客-----龙卫球老师在线总结帖
龙卫球老师的在线交流已经结束了,现将问题总结出来,以便查询。
龙卫球:网友们,你们好。谢谢来参加今晚的交流。我一定尽力尽情回答问题。
When-I-Feel:为什么去北航当院长啊?
龙卫球:我去北航任教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看来是逃避不了回答了。我想说的是,这个选择不关乎法大好不好,也不关乎爱不爱法大,也不关乎其他的一些理由。法大是我的母校,对我来说法大能不好吗?法大培养和爱护了我,我能不爱法大么?但是,好不好是个感情和事实兼有的问题,爱是个感情问题。而去留是一种人生的行为方式,好与爱不能成为唯一的理由,甚至不是真正的理由。你爱我吗,爱我就留下,这是电影里的表达。现实生活中,去留两相仿,有时都是因为爱,有时是因为其他的决断或者冲动,对么?
如果一定要说出理由,那么我说三条吧:
1,古人云:自奉减几分。在今人眼中,法大是法学热土,北航是法学荒漠。我从热土到荒漠了,是不是多少有“自奉减分”的意味呢?!对自己定位低微一些,也就轻松自在一些。
2,古人又云:宴安如鸠毒。又说:境遇无常须自立。我在法大久了,也就有了疏懒之心,这可是人生落后的危险信号。去北航,动一动,自己有了从新耕耘的压力,就不至于“死于安乐”了。呵呵。
3,古人再云:耕读可兼营。这是回答为什么做“院长”。院长本不是官,而是“耕”,人们发音错了,就成了什么“官”。读是做学问,耕是办教育。在北航有机会做一段法学院的教育组织者,也算是读与耕兼营了。当然,古人也说了,既读,就要专心;既耕,就要尽力。尽力而为吧。
一线天:考龙卫球老师的研究生有什么要求呢?
龙卫球:只要认真读书、做事就行。不过我的指导能力有限,所以只能量力指导,在数量上自我节制。每年大体是采取先来先取的原则。
politics99:龙师去北航后还能带法大以后新录取的研究生吗?
龙卫球:只要法大愿意让我带,也就没有拒绝的道理,乐意效劳!
噼里啪啦:老师您不用考虑太多只要我们这些学生们支持您,您还有什么其他的顾虑呢!
龙卫球:当然很愿意开课,课不过法大不灵,法大很考验讲课能力的。
Horison:法大和北航,龙老师更喜欢哪呢?如果是法大,那么为什么要离开她,如果是北航,那是不是代表老师不是个念情的人?
龙卫球:都喜欢。'博爱"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现代精神。
17341763:龙老师来,好高兴啊~~龙老师今年和刘老师的teamwork的授课方式好棒!物权法即将讲完,不知龙老师对大家学习债权法有什么建议与要求?学习民法至今,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民法涵盖的内容好多,让人应接不暇,每每听龙老师讲课又旁征博引,不知道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可以达到老师那种境界?
龙卫球:谢谢。民法确实博大精深,不光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还有实际学习的过程。学好民法(债法),我个人的体会是多读书(知识学习),多思考(实际学习 ),多梳理。总之,古训是不错的,川学海而至海,民法是学不完的 。
蜀山飞侠:以前不是说 夫子已弃军都山,法大再无龙卫球了吗? 怎么,难道他还是留下了?、
龙卫球:法大有个龙卫球,夫子难弃军都山。难道过去的人你们就不认是法大人了吗?
理想感:原来听说龙老师研究三国里的法学思想,那请问龙老师从法学的角度三国里面的哪个人物做的最好?
龙卫球:三国还是瞒喜欢看的。因为那个时候要做好什么人物都难,但是三国里面很多人物都做出来了,所以很让我钦慕,个人最喜欢姜维、鲁肃,不是他们做得最好,而是因为他们做得最不容易,唤起了我的共鸣和同情。
苏格拉底的猫:老师离开法大会有舆论压力吗???
龙卫球:舆论都是支持我的吧?
Binghua118:想问龙老师:好不容易出台的物权法在这个月的1日起开始施行,但有学者指出,它有两大硬伤,一是没有廓清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具体权利归属,二是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公共利益”。而这必将导致私有产权的平等保护徒具空文。老师对此如何看待?
龙卫球:你讲得很有道理,”物权法“确实没有完全解决私有产权的正位问题,要正位就要解决根子问题还需要一个配套体系。
Binghua118:还有就是我们的物权法中有太多抽象且概括的专业术语,如“动产”、“不动产”、“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相邻关系”“ 共有”“ 用益物权 ”
“地役权 ”“担保物权”
“抵押权”“ 最高额抵押权”“ 质权” “动产质权”“ 权利质权” “留置权” “占有” 等等。记得当年的《拿破仑民法典》以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闻名于世,拿破仑坚持法典的起草风格就是让法典对于如他那样没有受过法律训练的非法律家也应当透明易懂。司汤达说它是一部史诗,每天要读几遍来享受。理查德?A?爱波斯坦曾经明智地指出:在一个法律多如牛毛的现代社会,简约的法律才是有力量的。所以想问龙老师:像我们物权法这样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法律能否为我们的老百姓所接受和理解?他们怎样去拿起这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怎样才能将充满专业术语和深奥法理的“纸面上的法律”转化为了“现实中的法律”?法官们在利用它来判案的时候是否会感到吃力而有失法的原意呢?有人说,物权法是正确的废话,老师如何看待?
龙卫球:我很赞成你说的两点:(1)法律能够简约就尽量简约,好理解的法当然更容易成为现实的法。(2)纸面的法律要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法律。
但是,关于法律语言问题,我又认为,物权法的表述有时不能完全简约化。因为,专业化在今天不可避免。语言是社会的表达,社会复杂了,社会专业化了,语言无法不专业化。白云飘在蓝天的田园已经过去,世界现在是工业化了的,信息化了的,非常社会化了的,这样,法律语言怎么能够自免其外呢?
现今民法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积极的方式,这种民法范畴现在成为复杂社会知识的产物,成为我们复杂生产、生活的方式。在这面而言,我们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法律知识体系中。那么,怎么解决这种法律表达专业化带来的困惑呢,当然是提升教育。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你不知就无法将之化为现实的力量,无法享受这种法律的好处。现代合同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也是如此。不过不知民法,倒也不会就无法生存。
民法的古老一块,主要是消极方面的,例如人格法、侵权法,表达的是善良的自在的当然的需要(你也可称为天赋),这些东西,你无需知法律便使你有,你无需知法律仍然保护你的有。
熟悉的陌生人:龙老师,您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心找到安宁?您觉得安宁对一个人重要吗?
龙卫球:古人云,心是主宰。一个人的动、静都不是功夫,心安理得才是幸福。所以,心的安宁,心的神明非常重要。
苏格拉底的猫:大一看会不会太早??老师看武侠吗???喜欢谁的作品??
龙卫球:好书越早读越好,但要不断地读。不同时候读同样一本书,也会不断进步。
武侠在你人生的一个时候会很好看的,那么多能够千里飞跃的人,还有一个比读书、种地、甚至搞政治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武侠江湖。现在不太看了,主要是这些作品的想象有余,技术含量却不高。
火星主教: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法学教育太深奥,不适合本科教育。”您是怎么看待的?我们是否应该在本科时先学一些哲学或其他,待到“功力”深厚时在去学法学?
龙卫球:学哲学也不比学法律简单。只是,法律的学习有些法律外的基础要求,有一个应该更宽的起点,有一个不断向社会各种知识体系突破的过程。我觉得,法学教育不是要不要或者能不能设在本科起点的问题,而是我们如果在本科起点搞法律教育的话,怎么使得法律本科学习阶段成为一个符合法学教育规律的起点阶段的问题。
要认真对待法律本科教育。
Binghua118:最后一个问题:
现在有关小产权的话题很是热门,北京也已经叫停了小产权房。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为什么中国农民自己却没有享有到真正的所有权?集体土地总是要通过政府征地拆迁转化为所谓的“国有”然后再高价出售给房产地商,政府从这个地租差中获取了巨额的差价利润,据悉,有的地方政府专靠征地卖地来维持财政。然而在这一圈地运动中真正受损的只是我们的农民,他们失去土地后还剩下什么?失地农民才是真正的无产者。
我们的农民不堪其扰!有的农民自己以远远地于城市日益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出卖土地和房产给客户,以获得一点收入。然而就这样的小产权房却遭到我们政府的无情铲平!
中国的农民真可怜!连他们生活的农村土地都不享有真正所有权,被动辄以“集体”“国家”“公共利益”而受侵害,好有中国特色!
龙老师,我感到太悲哀了!我们该这样去面对这样的“中国特色”?
龙卫球:感动,你对农民产权状态的关注。
中国城市化过程,农民要受益、至少要分享利益,这本应该成为中国今天改革的物权法实践原理,对吧。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真正地把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的物权、财产权看成是“真”的物权。城市化的过程,要正视农民土地物权自身的市场化权利或者说实现权能。现在,我们的法律或者政策还没有这样看待农村物权,所以国家把农民、农村的物权不当市场化物权,什么都要自己开发,什么都敢叫“公共利益”,农民当然就难免不幸了。
politics99: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买卖不击破租赁”的规定是否过于笼统?例如原房屋租赁合同中含有人身性质的条款,比如说“每月租金800元,承租人须每月为出租人(业主)之子进行家教共计12小时以充抵租金400元”;按法律规定,承租人放弃或丧失优先购买权,出租人(业主)转让该房屋后,合同期限内原合同在新的业主和承租人之间继续有效;但是我认为“家教”条款明显不宜适用于新的业主和承租人之间,经过系统法律思维训练的人,以及自觉采取理性和公正标准的人自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在目前我国基层法院法官专业能力普遍不高以及职业道德尚需改进的情况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否有一定必要性呢?
龙卫球:合同履行也是需要解释的。而解释是要考虑许多元素的,我们的合同法已经有规定。
红衣四少:龙老师,听说您要作客图书馆学生工作委员会的1+1读书活动,请问您将跟我们讲述什么内容呢?
龙卫球:讲“为什么”慢“--闲读米兰 昆德拉的作品《慢》“
具体内容略,呵呵
欢迎来听的同学读读昆德拉的作品,包括他的文论。
politics99:法律对不同利益团体的正当权益施以不同的保护力度,而目前的“正当”标准主要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制定的,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是否会有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对宪法相关内容的修改产生影响呢?
龙卫球:宪法主要是民法的附庸,民法的正当,应该成为宪法的原则或曰基本权利。这不是我说的,是现代宪政主义者的共识。民法的成就不反映到宪法原则中去,光自我肯认是力度不够的。我觉得,宪法民法化应该指这个道理,才对。呵呵。
法律改革有事很难,一是法律认识问题,一个是现实得利集团的抵抗问题,还有一个是惰性问题。所以,一个好的立法,要提高认识、鼓起勇气、积极努力三部曲。有时还需要特别的推进力量。
路西法:不动产登记的实质审查是否需要在各种法规中予以细化
龙卫球:物权法立法中,对于不动产登记的实质审查还是有很多批评的。
现在既然成为规范事实,那么应该是多注意对其限制规定的问题,使其不至于成为登记机构手上的”莫须有“武器。
Rainkeeper:球球啊,我到大二了都还没找到法学的学习方法啊。始终感觉有道屏障横亘在我面前。说直接一点就是看不进去书,就算看了还是记不住。怎么办啊?
龙卫球:古人云:耕读不能心驰气浮,静心在先,阅读在后。古人有沐浴焚香而后读之说,也是这个道理。
学习的方法,古人也说了,要向行云流水那样--永远不要间断。
lyzzh123:龙老师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在就业中有什么不同?
龙卫球:原来教育部设置的意图有所不同,但现在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精致不下去,而法律就业市场也职业化不起来的缘故。
yzzh123:我喜欢阅读很多文学的、哲学的、美学的书籍,感觉阅读的越多,脑子就越来越杂乱,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在不同的书籍中获取最大的收获,并避免有杂乱的感觉?
龙卫球:初始杂乱,而后汇流,再后便似到了大海里面,妙不可言也。
留花卿:龙龙家的洪秀全最近怎样啦?
龙卫球:我还在和他朝夕相处,有时教育他一下。
我说,老洪啊,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过时啦,应该是”民主自由宁有种乎“啰!可惜这小兔子还听不明白呢!没有关系,我会耐心教会他的。
Rainkeeper:球球平时都做什么运动呢?
龙卫球:真想有时间多运动,锻炼过去是一种兴趣,现在成为一种任务。
H水中的魚:想问老师,很多前辈建议我们要多读文史哲类的书,那不免会有杂乱之感,又怎么样才能将这些思想溶入到法律的学习中去呢?
龙卫球:刚才在现场的时间有限,现在回家了,勉力将未答完的问题答问,算是做家庭作业吧。
关于鼓励多读文史哲的问题,我也完全赞成。法学是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知识体系,当然离不开文史哲知识的滋养和启发,何况法学的人文素养就直接扎根于人文知识之中。
除了文史哲,也要多读读科学或者说工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领域的书籍和资料。道理一样,今天的法学也离不开这些知识滋养,离不开这些社会存在的条件。没有“技术”的法不是现代法,不会“社会学”的法也不会现代法。
更重要的,几千来,法学知识还有自己的一套繁份复杂的体系。
所以,学好法律真的好累,在所有的教育科目中,法学教育被公认最辛苦。不努力,不付出数倍的代价,是作不好一个优秀的法律人的。
但勿急,慢慢来。学习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乐在其中的过程。
火星主教:您觉得现在法学专业出国留学是否会有好的前景?
如果真的想选择留学,哪个国家比较好?英?美?法?还是。。。。。。?
龙卫球:留学是一种开阔学习的方法,尤其学习现代法律这个西方舶来品,还是应该要有点西游精神的。
此外全球化时代,留学也是一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方式。
西方这些法律发达国家,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你的兴趣和特点是什么。看起来你很幸福哦,可以自由选择,我们那个时候出国是蛮困难的,抓住一个就算一个。
个人私见,美国很不错,因为好像在法律方面来讲,已经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去最发达的地方学习最发达的知识,似乎顺理成章。不过也有不足,那就是回来之后也可能会有些反差,难以学以致用。
莞儿:我是一名研一的学生,到研院发现很茫然,实在不想搞学术,不知道如何可以使研究生这三年过得充实一些?
龙卫球:研究能力对于实务能力是一种必要条件,我们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研究能力仅仅属于“做学问”的要求。
美国法学院有门课叫“LEGEL RESEARCH AND LEGAL WRITING",是JD一年级的必修课,是每个法律职业者都必须学会的初步知识。
研究生阶段,是对于这种基本的研究能力的学术深化而已,是对于这种能力在某些专门领域的开发、训练过程。我理解,就是使你成为一个潜力专家的过程。
我建议你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和自己的疏懒作斗争,否则时间忽悠而过,那就很难弥补的了。
H水中的魚:想知道老师觉得在判决一些案件时,是应该坚持遵守法律条文的规定还是可以被舆论民意所影响
龙卫球:司法独立不等于无视舆论。法律适用不排除舆论的参与--特别是法律被认识到存在释义和补充空间。舆论有时还代表一种实践的认知和评价。但是,舆论亦有真假、深浅之分,好的舆论是建立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的,另外在专业一些的领域,还要一些特殊的知识条件。所以对于舆论要能够甄别,而不宜盲从。
红衣四少:龙卫球老师,您好,在法大有那么多粉丝,能告诉我原因吗?您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这么多人为您疯狂?
龙卫球:不是粉丝,都是我人生旅程中的朋友。古人云:”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口口:记得龙老师上次跟我们说关于课余爱好的培养,我就像龙老师说的那样培养了自己在新闻采访方面的爱好,现在大四了,还是有点迷茫啊
龙卫球:这就对了,迷茫是一种无法摆脱的状态,更是新闻人的“理想素养”--为理想而迷茫。
泰戈尔说:"一片迷离的光,使得汹涌的河流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残暴。“
一个好记者,正是由于迷茫,倒经常能够更清晰窥见一些社会黑暗。
qq033: 想问龙老师,您在北航待了段时间后,觉得两边的学生有何不同呢
龙卫球:都好。各有特性。
北航的学生看起来都蛮慢条斯理的,工科的环境使人可以发展出耐心这个好东西。
yflayw:老师,您好,感谢老师百忙之中来与我们交流。
法大给人的感觉学术气息很浓厚,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这只属于另一种浮躁。
讲座很多,可是真正对法学研究有帮助的,让我们长见识的屈指可数啊!
老师们都要求学生们多看书,可是在本科学习期间我们的法学素养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程度呢?
另外,考验似乎成为法大学子的唯一出路,究竟考研有多大的用处?读研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呢?研究生的课程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是像本科生一样不停的上课呢,还是研究真正的学问呢??
有时候感觉,上了一天的课程,回过头来,好像连复习的时间都没有,无法消化的。
请老师给我们提点建议吧!
谢谢老师!
龙卫球:1,学习贵在不断,到时自然精深。
2,研究生教育在今天确实有点泛滥(我们已经是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国),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不知不觉变成对于本科教育的破坏机制--贬低本科学历和学位。本科毕业,如果不继续拿一张研究生文凭,将来就会被这个盲目崇拜研究生文凭的社会所挤压。假设为了形式而不自由,真是有所不甘对吧?
3,在这场研究生教育狂飙运动中,教育管理部门有责任,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让我们努力,一起期望真正的研究生教育。期望认真对待本科文凭。
红衣四少:我是新闻系大二学生,大一没怎么听法学课程,现在应该怎么学习法学呢?
龙卫球:我当年的命运和你正好相反,欲学新闻而不可得。
如果你真得有兴趣学法律,那什么时候都不晚。建议从基础课程开始,逐渐积累。除了课堂,更多的学习任务还要带到课外。
红衣四少:您认为法大是”小强特美“吗?
龙卫球:人人都有自己眼中的美丽法大。我眼中的法大很美,但是美在哪里,有时又不是从语言上说得出来。从高等学府方面来说,法大的内在美还有很多要发展的地方:比如精良的培养体系,多元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校园生活,又比如,对于教师们来说,得有一个宽松的放松的自由的从教从研环境,还至少得有一个独立的体面的办公空间
Yflayw:老师,我是法学双学位的学生,今天上午刚刚上了国际私法,知道老师主攻民商法,想听听老师对国际私法的理解是什么?国际私法是调节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对于国际冲突规范老师有什么意见呢?我的感觉国际法、国际私法相当程度上都是对一国国力的体现,国力越强大似乎冲突规范就越倾向与这个国家,老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龙卫球:我是国际私法的外行。下面算瞎说。
既然你问我的理解,我也不隐瞒,我觉得可能今天光从冲突法去看国际私法的核心和机理,恐怕确实不够”与时俱进“了,国际实体法已经不容忽视,甚至成为一种方向。
学习民法是学习国际私法的前提。萨维尼认为,法律关系的本质对于国际私法的冲突法中的许多问题之解答十分重要。而法律关系的本质的学习,只有从民法才能有所成。
熟悉的陌生人:龙老师,现在的你以一个什么样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呢?您觉得生活还在不断的给您惊喜吗?
龙卫球:坚持用拥抱的眼光去看世界。生活是有规矩的,也是可以灵活变化的,所以惊喜自然不断。
火星主教:我是学生会实践部的一员,马上就要开展读书会了,您能介绍一下经验,推荐几本好书吗?
龙卫球:好书太多,各人兴趣不同,好书范围也不同。
读书会是一种学习读书、锻炼交流、分享受益的好形式,重在构建一种读书氛围。
不好具体推荐,大凡经典都可挑,但最好一起讨论,挑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书来。
火星主教:老师在法大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啊?
龙卫球:很多最难忘的事情。比如今晚,难忘今宵。
微笑的狐狸:老师您经常上网吗?有空的话来bbs上看看吧
呵呵
不过你一出现,粉丝蜂拥而上,会交通堵塞啊
龙卫球:好,我一定常来。交通法不适用网络,堵塞不受处罚。
蓝色思念:老师您觉得法学的就业率怎么样啊?法大其他专业呢?
龙卫球:我们现在的法学教育有些泛滥,加上就业体系不完善,所以法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些严重了。
教育部门宜早下决心解决,防微杜渐。
Yflayw:期待自己的妙不可言那天啊~~~~~~~~~~~~
呵呵~~~老师做学生的时候,会不会有迷茫啊?您大一的时候就对自己的人生有确定的规划吗??
龙卫球:常有迷茫。大一的时候很有理想,希望自己有个丰富的人生。没有太具体的规划,要求自己努力而已。
龙卫球:终于答完了
夜半时分
回头看看这么多的关爱
这么多让我怦然的帖子
那么多的爱和情谊
心禁不住奔涌起来
窗外的军都黑色
忽然在光明的闪现中
消逝了 消失了
在这里
我永远不是一个人
对自己独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