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9174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扎实实追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摘要]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新课程推进的有力措施,是实践新课程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应体现在语文教学活动的每个层面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自主合作,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的语文学习活动。本文首先阐述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其特征,然后分析新课程理念对有效教学的要求,最后从有效的课堂这个方面阐述笔者对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有效的课堂 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现在的语文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却没改变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也更难了。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途径。于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破冰而出,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 一、 有效教学的涵义及特征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包括以下三重特征:(1)有效果:课堂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得以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所以,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或教法是否有艺术,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有艺术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二、 新课程理念对有效教学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要求的标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为以下三点: 一是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实现,即通过教学,学生更加喜爱这门学科,而不是无所谓甚至越来越反感。通过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形成这个领域的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当系统而熟练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及其体系,并能应用于实践。 二是有效教学源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效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专业的,教学设计是科学有效的。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完美的融合。 三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学生有效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是简单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要避免踏入常见的以讲代学的误区。教材不是讲授的工具,而是学习的载体,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进行。课堂不是教师的表演场,而是学生的活动场,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特定空间。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三、 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的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文教学应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并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掌握学习的方法。 1、做一个爱读书、会思考、情感丰沛的教师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具有一颗对美的事物敏感的心,有一个充满诗性的灵魂。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说“语文课要让学生、教师、作者三颗心一起跳动”。所以当孩子课上有点滴进步时,我们要送上热烈的掌声;当和孩子一起活动时,和他们一样发出激情的呼喊……当说到苏武牧羊、岳飞抗金会拍案而起、热血沸腾;当学到卧薪尝胆、囊萤映雪会肃然起敬、庄严恭谨。平时参加集体培训,多读书,通过读书,通过思考,通过实践,让自己的心灵世界变得丰富饱满,健康向上,这样进行的精神的传递、文明的传承,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2.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把游戏纳入课堂,也可以把游戏作为奖励;多用描述的语言,多用鼓励的语言,慎用批评性的语言;教师对学生多些激情,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化自身角色,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不以权威自居;教学中遇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解决,尊重学生的想法,容纳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3.灵活处理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部分李白和孟浩然饮酒话别时就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理解“对话叙情”。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挖掘隐性资源,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教学《水乡歌》一课就充分利用学生见过的木船、货船,在初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千只船,万只驳”的“驳”的意思。老师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适时向课外沿伸,在课末为学生设计了实践的平台,要求学生仿造课文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生以读引说,从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与本诗情感得到了共鸣。 第三是生成的资源。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写好教案不等于备好课,因为有的教案多是“借”来的资料,教师没有深刻的体验。真正的备课是反复读懂课文,再结合参考资料和学生情况确定目标,写出教学流程。这样可以为重点训练留出空间,为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留出空间,为师生张扬个性留出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把握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水乡歌》在精心的设疑、引导、等待的过程中形成的了那些意想不到的精彩。我感觉学生经历了一个花开,而教师等待花开的过程。 再者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大海的学生也激发了新鲜之感。 第四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也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设计了一则《庐山的云雾》的课件,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却没有解决课文重点“抓住主要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的要求。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不理想。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是一堂纯粹的欣赏课。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有明确目的,应考虑如何把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忘记语文教学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以外的手段的运用都只能是辅助手段,是为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服务的。过分追求异彩纷呈的视觉、听觉刺激而忽视了文本的诵读、语言的表达及其内心的感悟,那是不恰当的,都不能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手段。 4.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二)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简单之中的不简单,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才是智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文化底蕴。最后,让我们以崔峦老师的话共勉:“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