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9167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学校 德阳市第三中学校 案例名称 皇帝的新装 教师姓名 王娟 案例类型 讲读课第二课时 学段 七年级上册 教学/活动目标 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赏析文章的讽刺艺术。 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质。 学习者分析 作为初一的学生,其识字任务在小学时已基本完成,有一定的复述概括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识字与内容概括我不做重点讲解,而是将教学重点设为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学生对童话这一文体有所了解但不深入。所以,我将教学难点设为让学生体会童话里的讽刺艺术。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皇帝的新装》说唱动画视频,复习童话的情节。 赏读文章 活动一:“谁是可恨的骗子?”【小组讨论并分享】 活动二:“谁是可怜的骗子?”【小组讨论并分享】 小结:骗子的可怜根源在于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致使整个社会风气不正,作者写作的目的就在于讽刺这种状况。 活动三:品味语言,赏析文章的讽刺艺术。【小组讨论并分享】 文章最后还出现了一个人——小孩子,为什么要以小孩子结尾? 活动四:如果你穿越到游行大典的现场,你会对文中的谁说一句什么话呢?【自由发言】 总结:本文不仅讽刺了昏庸腐败的统治阶级,还对孩子的纯真进行赞扬,安徒生说过,他写的童话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写给大人看的。希望大家在成长的路上多读读安徒生,也许对你的人生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教学/活动反思 本堂课五易其稿,终得其形。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的观点进行教学,设置四个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有话可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敢说。 活动一:“谁是可恨的骗子?”让学生读懂人物,了解童话中的人物存在的人性弱点,并对其进行批判。 活动二:“谁是可怜的骗子?”让学生品悟底层人民的悲哀,明确这一出闹剧的根源在于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并明确作者的创作目的。 接着进入活动三:品味文章语言的讽刺艺术。 最后,活动四,说真话抒真情。 总体而言,这堂课将语文和德育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留痕迹的渗透课堂,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