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评促教之农村小学数学原平市新原联校 贾淑平在平时教学中对倾听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一、 以听促评本人长期任教于农村小学,由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低效,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强,而且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学效果。所以只有养成学生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肢体
2、语言、口令等与学生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动作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例如:在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时说“小朋友的眼睛看哪里?”学生就回答“小朋友的眼睛看黑板。”这样一问一答,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情境图上。学生说计算过程时,教师通过用手指着耳朵说“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等语言来吸引学生倾听的注意力。学生合作交流完时,教师下口令“一、二、三。”学生就要马上坐好。如何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汇报呢?我引导没有做汇报的同学对汇报人进行评价,首先从最简单的评价语言开始,“xx同学回答声音很洪亮”“我同意xx同学的观点”“我喜欢xx同学回答的方法”“我不同意xx同学的观点”虽然语言很简单,但因为需要对
3、汇报人进行评价,学生就养成了倾听的习惯。而且学生的评价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二、以评促说针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倾听提高评价能力,通过评价语言的表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阶段的以听促评、以评促听的“倾听习惯”养成实验研究,本班的学生已经从最初入学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到现在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再者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我经常设计丰富、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生动、有趣性,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丰富的口头表达语言能力。例如:教加减混合时,我把所有的情景图都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理解、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基础上加以评价、补充,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总之,农村学生的倾听习惯、口头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来吸引学生的倾听习惯,以倾听培养评价能力、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